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88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第一保护壳以及第二保护壳,且第一保护壳位于第二保护壳左侧,所述第一保护壳以及第二保护壳底部相互远离一端均与底座上端活动铰接,所述底座前端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内开设有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内侧安装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右端穿过安装通槽,并延伸至第二手柄右侧,所述第二手柄后端且位于第一手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后端与第二保护壳前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效果好,且移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通讯设备英文简称ICD。用于工控环境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modem等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包括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通讯也包括军事通讯和民事通讯,中国三大通讯运营商为移动通讯,联通通讯和电信通讯。现有的通讯设备移动不便,防护效果差,并且通讯设备上容易落灰,进而提出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第一保护壳以及第二保护壳,且第一保护壳位于第二保护壳左侧,所述第一保护壳以及第二保护壳底部相互远离一端均与底座上端活动铰接,所述底座前端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内开设有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内侧安装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右端穿过安装通槽,并延伸至第二手柄右侧,所述第二手柄后端且位于第一手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后端与第二保护壳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壳右端与第二保护壳左端相贴合,所述底座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上端且位于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内侧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上端均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主体,所述底座前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侧杆,两个所述安装侧杆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推柄,所述第一保护壳以及第二保护壳顶部相互远离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抵块。优选的,所述万向轮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底座下端,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均为可制动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底部且相互靠近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下端均与底座上端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通过安装螺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安装螺杆贯穿于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并与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相互靠近一端均设置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第保护外壳、第二保护外壳、第一手柄、安装通槽、安装螺杆以及第二手柄等,可便于对检测装置主体进行保护,进而提高检测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防止检测装置主体上落灰,通过设置橡胶垫,可避免第一安装壳与第二安装壳进行在接触碰撞时力度较大,相互有损伤,也起到对第一安装壳以及第二安装壳减震缓冲保护的效果;通过设置有万向轮、安装侧杆以及推柄,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移动。本技术保护效果好,且移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中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保护壳、2底座、3万向轮、4安装侧杆、5支撑杆、6支撑块、7推柄、8第二保护壳、9第一手柄、10安装通槽、11安装螺杆、12第二手柄、13支撑板、14检测装置主体、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抵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2,底座2上端安装有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且第一保护壳1位于第二保护壳8左侧,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底部相互远离一端均与底座2上端活动铰接,底座2前端通过第二连接杆16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柄12,第二手柄12内开设有安装通槽10,安装通槽10内侧安装有第一手柄9,第一手柄9右端穿过安装通槽10,并延伸至第二手柄12右侧,第二手柄12后端且位于第一手柄9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5,第一连接后端与第二保护壳8前端固定连接,第一保护壳1右端与第二保护壳8左端相贴合,底座2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底座2上端且位于第一保护壳1和第二保护壳8内侧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5,两个支撑杆5上端均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3下端面上,支撑板13上端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主体14,底座2前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侧杆4,两个安装侧杆4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推柄7,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顶部相互远离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抵块17。本实施例中,万向轮3设有四个,四个万向轮3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底座2下端,且四个万向轮3均为可制动万向轮,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移动,也便于移动到目的地后进行固定。第一保护壳1和第二保护壳8底部且相互靠近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6,两个支撑块6下端均与底座2上端面相贴合,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对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水平平稳放置于底座2上端。第一手柄9以及第二手柄12通过安装螺杆1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安装螺杆11贯穿于第一手柄9以及第二手柄12,并与第一手柄9以及第二手柄12螺纹连接,可便于对第一安装壳与第二安装壳进行固定。第一保护壳1和第二保护壳8相互靠近一端均设置有橡胶垫,通过上述设计,可避免第一安装壳与第二安装壳进行在接触碰撞时力度较大,相互有损伤,也起到对第一安装壳以及第二安装壳减震缓冲保护的效果。工作原理:通过推柄7以及万向轮3,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移动,到需要检测时,可拧下安装螺杆11,然后旋转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使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上的抵块17与地面想接触,进而实现对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进行平稳放置,使检测装置主体14漏出,进而可利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有第保护外壳、第二保护外壳、第一手柄9、安装通槽10、安装螺杆11以及第二手柄12等,可便于对检测装置主体14进行保护,进而提高检测装置主体14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防止检测装置主体14上落灰,通过设置橡胶垫,可避免第一安装壳与第二安装壳进行在接触碰撞时力度较大,相互有损伤,也起到对第一安装壳以及第二安装壳减震缓冲保护的效果;通过设置有万向轮3、安装侧杆4以及推柄7,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移动。本技术保护效果好,且移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端安装有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且第一保护壳(1)位于第二保护壳(8)左侧,所述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底部相互远离一端均与底座(2)上端活动铰接,所述底座(2)前端通过第二连接杆(16)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柄(12),所述第二手柄(12)内开设有安装通槽(10),所述安装通槽(10)内侧安装有第一手柄(9),所述第一手柄(9)右端穿过安装通槽(10),并延伸至第二手柄(12)右侧,所述第二手柄(12)后端且位于第一手柄(9)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后端与第二保护壳(8)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壳(1)右端与第二保护壳(8)左端相贴合,所述底座(2)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2)上端且位于第一保护壳(1)和第二保护壳(8)内侧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两个所述支撑杆(5)上端均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3)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板(13)上端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主体(14),所述底座(2)前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侧杆(4),两个所述安装侧杆(4)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推柄(7),所述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顶部相互远离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抵块(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设备检测装置,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端安装有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且第一保护壳(1)位于第二保护壳(8)左侧,所述第一保护壳(1)以及第二保护壳(8)底部相互远离一端均与底座(2)上端活动铰接,所述底座(2)前端通过第二连接杆(16)固定安装有第二手柄(12),所述第二手柄(12)内开设有安装通槽(10),所述安装通槽(10)内侧安装有第一手柄(9),所述第一手柄(9)右端穿过安装通槽(10),并延伸至第二手柄(12)右侧,所述第二手柄(12)后端且位于第一手柄(9)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后端与第二保护壳(8)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壳(1)右端与第二保护壳(8)左端相贴合,所述底座(2)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2)上端且位于第一保护壳(1)和第二保护壳(8)内侧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两个所述支撑杆(5)上端均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3)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板(13)上端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主体(14),所述底座(2)前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侧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