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88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时域反射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主体,所述光时域反射仪主体的底端套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左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一连接块,所述拆卸仓的内部设置有按块,所述按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拆卸杆,且拆卸杆的左侧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光时域反射仪主体进行全方位保护的同时,方便用户第二壳体展开,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光时域反射仪主体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减少了经济上的损失,避免了用户需要双手端持该装置进行的情况,提高了用户的工作体验,并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
本技术涉及光时域反射仪
,具体为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
技术介绍
光时域反射仪是通过对测量曲线的分析,了解光纤的均匀性、缺陷、断裂、接头耦合等若干性能的仪器。它根据光的后向散射与菲涅耳反向原理制作,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来获取衰减的信息,可用于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故障点定位以及了解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情况等,是光缆施工、维护及监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现阶段的光时域反射仪在壳体部分通常没有防摔结构,光时域反射仪大多是暴露在室外的,使得当用户误碰或摔落在地上时,可能会对仪器主体造成损伤,给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的光时域反射仪在壳体部分通常没有防摔结构,光时域反射仪大多是暴露在室外的,使得当用户误碰或摔落在地上时,可能会对仪器主体造成损伤,给用户带来经济上损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主体,所述光时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时域反射仪主体(1)的底端套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左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一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接块(3)表面皆贯穿插设有连接杆(4),三组所述连接杆(4)表面的前后两侧皆套设有第二连接块(5),三组所述连接杆(4)的前后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光时域反射仪主体(1)的上方套设有第二壳体(7),且第二壳体(7)与第二连接块(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顶端的右侧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第二壳体(7)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8)的内部,所述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时域反射仪主体(1)的底端套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左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一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接块(3)表面皆贯穿插设有连接杆(4),三组所述连接杆(4)表面的前后两侧皆套设有第二连接块(5),三组所述连接杆(4)的前后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光时域反射仪主体(1)的上方套设有第二壳体(7),且第二壳体(7)与第二连接块(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顶端的右侧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第二壳体(7)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8)的内部,所述固定块(9)的右侧开设有弹簧槽(10),所述固定槽(8)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1),所述弹簧槽(10)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2),且卡块(12)的右侧延伸至卡槽(11)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2)右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拆卸仓(13),所述拆卸仓(13)的内部设置有按块(14),所述按块(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拆卸杆(15),且拆卸杆(15)的左侧延伸至卡槽(11)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拉把(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式光时域反射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壁和第二壳体(7)的内壁皆胶合有海绵垫,且橡胶垫皆与光时域反射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天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