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接近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88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接近开关,包括壳体、检测组件及盖体组件;壳体包括底座及与底座连接的罩体;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罩体内部的线路板、与线路板连接的传输线、与传输线连接的感应线圈、及与线路板连接的电缆;感应线圈可相对线路板移动;盖体组件包括与线路板连接的支撑板、与支撑板连接的缓冲件、及与缓冲件连接的顶盖;顶盖罩设在感应线圈的外侧,顶盖滑设在罩体内。上述防撞接近开关,通过设置传输线实现感应线圈可相对线路板移动,并通过将感应线圈设置在顶盖内,缓冲件将顶盖弹性支撑在支撑板上,进而保证顶盖在受到撞击时,弹性件通过弹性形变吸收冲击载荷,提高抗冲击能力,消除因撞击导致检测失效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接近开关
本技术涉及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撞接近开关。
技术介绍
接近开关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从而驱动直流电器或给计算机装置提供控制指令。接近开关是种开关型传感器,它既有行程开关、微动开关的特性,同时具有传感性能,且动作可靠,性能稳定,频率响应快,应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等、并具有防水、防震、耐腐蚀等特点。现有的接近开关的结构为盖体固定在壳体的一端,感应线圈相对固定在盖体内部,进而保证外界装置在靠近接近开关盖体一端时,感应线圈的内部对应产生感应电信号,以保证识别控制;在实际使用与安装过程中,接近开关的壳体与外界连接固定,盖体与外界装置的设置间隙较小,所以外界装置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出现碰撞接近开关盖体的情况,进而导致感应线圈直接受到碰撞产生的冲击载荷,导致接近开关失效,无法对外界装置进行检测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碰撞导致接近开关失效无法进行检测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撞接近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罩体;/n检测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罩体内部的线路板、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传输线、与所述传输线连接的感应线圈、及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电缆;所述感应线圈可相对所述线路板移动;及/n盖体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检测组件之间;所述盖体组件包括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缓冲件、及与所述缓冲件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罩设在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所述顶盖滑设在所述罩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罩体;
检测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罩体内部的线路板、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传输线、与所述传输线连接的感应线圈、及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电缆;所述感应线圈可相对所述线路板移动;及
盖体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检测组件之间;所述盖体组件包括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缓冲件、及与所述缓冲件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罩设在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所述顶盖滑设在所述罩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直板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线路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自所述线路板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感应线圈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线路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接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所述传输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岸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通米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