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源的高效PFC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86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源的高效PFC电路,PFC控制芯片的第二管脚分别通过第六电阻和第五电容连接第二电阻,PFC控制芯片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整流桥,PFC控制芯片的第四管脚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四电容,PFC控制芯片的第五管脚通过第三电容接地,PFC控制芯片的第六管脚分别连接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六电容,PFC控制芯片的第七管脚通过第一电容接地,PFC控制芯片的第八管脚依次通过第十电阻和第十三电阻接MOS管的栅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高效PFC技术是开关电源设时的校正技术,应用时能够有效减小电流谐波,提升电源转换效率,设计适当的电感量,使PFC开关管工作在连续模式从而减少开关管的峰值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源的高效PFC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信息
,尤其是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源的高效PFC电路。
技术介绍
通信电源大多为交流输入,交流电传输能量的效率称为功率因数(powerfactor)。功率因数表现为负载的视在功率除以平均功率。视在功率通过对电压和电流分别实时采样,将得到的值相乘来计算。对正弦波来说,如果电压和电流的波形的相位相同,那么功率因数就为1。功率因数为1表示传输功率的效率最好。当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变化时,功率因数将随之减小,如果继续增加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达到90度,此时功率因数为0。在这个条件下,平均功率除以负载功率为0(意味着负载没有消耗功率),但是电流仍然在电力线上流动,由于电力线上存在电阻,从而导致电能白白耗费变成热能。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源的高效PFC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源的高效PFC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源的高效PF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FC控制芯片(U1)和PFC电感(L1),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一管脚接地,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二管脚分别通过第六电阻(R6)和第五电容(C5)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整流桥(Q1),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整流桥(Q1),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四管脚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依次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阻(R3)连接整流桥(Q1),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于大功率通信电源的高效PF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FC控制芯片(U1)和PFC电感(L1),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一管脚接地,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二管脚分别通过第六电阻(R6)和第五电容(C5)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整流桥(Q1),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三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整流桥(Q1),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四管脚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依次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阻(R3)连接整流桥(Q1),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五管脚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和依次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七电容(C7)接地,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六管脚分别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六电容(C6)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九电阻(R9)和第八电阻(R8)接直流电源,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七管脚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PFC控制芯片(U1)的第八管脚依次通过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三电阻(R13)接MOS管(Q2)的栅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严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讯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