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电路板以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85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电路板以及电机,接线端子包括:主体部;连接部,连接部凸出于主体部设置,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可变形地设置,以使连接部发生变形后与电路板进行抵接并导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不便于装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电路板以及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电路板以及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电机被广泛应用于家电等领域,常用小型电机按照引线的连接方式不同分为有引线电机和无引线电机。固定引线电机是指引线被直接固定连接在PCB板上,PCB板与电机绕组相应端子连接以向电机定子绕组提供电流。现有技术中带PCB板的小型电机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先将外部引线焊接在PCB板上,再将PCB板焊接在电机的基体上,最后盖上保护外壳。然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结构,焊接过程复杂、耗时较长,且因不同型号的电机引线长度不同,需要对不同的产品配备不同规格的连接端子和连接引线,使得小型电机的库存增加,不利于生产备货和库存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电路板以及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不便于装配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主体部;连接部,连接部凸出于主体部设置,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可变形地设置,以使连接部发生变形后与电路板进行抵接并导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部(121);/n连接部(122),所述连接部(122)凸出于所述主体部(121)设置,所述连接部(122)的至少部分可变形地设置,以使所述连接部(122)发生变形后与电路板(20)进行抵接并导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121);
连接部(122),所述连接部(122)凸出于所述主体部(121)设置,所述连接部(122)的至少部分可变形地设置,以使所述连接部(122)发生变形后与电路板(20)进行抵接并导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2)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活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主体部(12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主体部(121)间隔设置,以使所述连接部(122)具有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2)为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122)的至少部分为弯曲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2)为弹片结构,所述弹片结构具有连接段(1221)和弯折段(1222),所述连接段(1221)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21)上,所述弯折段(1222)设置在所述连接段(1221)远离所述主体部(121)的一端,以使所述弯折段(1222)发生变形后与所述电路板(20)的至少部分进行抵接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1222)的内壁面朝向所述主体部(12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2)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122)沿预定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
定位柱(123),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21)上,所述定位柱(123)与所述连接部(122)间隔设置,所述定位柱(123)用于对所述电路板(20)进行抵接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23)的外端面位于所述连接部(122)的端部远离所述主体部(121)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23)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柱(123)沿预定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21)上,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柱(123)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部(122)。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接线端子和电路板(20),所述接线端子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连接部(122)与所述电路板(20)的至少部分进行抵接贴合。


1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保护盖(30)进行卡接,以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保护盖(30)上,并使所述电路板与接线端子(12)的至少部分进行抵接且导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卡接凹槽结构或卡接凸起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主体板(21)和卡接板(22),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卡接板(22)上,所述卡接板(22)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1)上;沿所述主体板(21)至所述卡接板(2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卡接板(2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长升李泽标苏俊宁刘佳佳袁海蛟陈妙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