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组件以及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838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驱动组件以及取暖器,其中,一种驱动组件,包括:基座,设有安装孔,且具有第一侧以及第二侧;第一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且同轴连接于零件的转轴;第二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所述第一联结器穿过所述安装孔且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联结器;电机,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联结器转动。零件的转轴距离基座的表面的距离可通过第一联结器穿过安装孔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得在基座的第一侧的装置的高度降低,利于用户的使用,利于减小装置所占的纵向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组件以及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驱动组件以及取暖器。
技术介绍
电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以作为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可分为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力、矩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以及同步电机。电机包括主体以及电机轴,电机轴与机械同轴连接,以便驱动机械转动。目前,有的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安装有连接于电机轴的零件,由于电机轴和主体的底端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该零件与底座之间的纵向高度高,影响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组件以及取暖器,用以解决现有的零件与面板之间的纵向高度高,影响面板的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组件,包括:基座,设有安装孔,且具有第一侧以及第二侧;第一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且同轴连接于零件的转轴;第二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所述第一联结器穿过所述安装孔且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联结器;电机,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联结器转动。通过上述方案,电机带动第二联结器转动,与第二联结器配合的第一联结器转动,进而使得了零件的转轴转动。由于零件的转轴以及第一联结器设置于基座的第一侧,且电机以及第二联结器设置于基座的第二侧,零件的转轴距离基座的表面的距离可通过第一联结器穿过安装孔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得在基座的第一侧的装置的高度降低,利于用户的使用,利于减小装置所占的纵向高度。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座且具有通孔,所述第一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联结器从所述通孔显露;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基座拆卸时,所述第一联结器与所述第二联结器分离。通过上述方案,将第一联结器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不仅能够遮挡第一联结器,以便保证装置的整体性。另外,在安装第一联结器时,可先将第一联结器安装到第一壳体内部,再将第一壳体安装到基座上,以便实现第一联结器的模块化安装和拆卸。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一联结器被夹设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上述方案,第一联结器的两端被限位件和第一壳体的内壁限制,以便确定第一联结器在第一壳体内的轴线方向的位置。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和所述限位件分别设有一安装凸缘,所述第一联结器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杆体内嵌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凸缘。通过上述方案,第一杆体内嵌于安装凸缘内,使得第一杆体的侧壁抵接于安装凸缘的内壁,限制了第一杆体的周向,进而限制了第一齿轮的周向。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基座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上述方案,紧固件依次穿过基座、第一壳体以及限位件,使得基座、第一壳体以及限位件连接在一起。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件设有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抵接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端面。通过上述方案,抵接凸起对第一齿轮进行轴线方向的支撑,以便实现第一齿轮稳定地转动。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设于安装孔且抵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通过上述方案,定位件和安装孔相配合,以便实现第一壳体与基座的定位安装,以便提高安装效率。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弯钩,所述弯钩穿出于所述安装孔,且抵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通过上述方案,弯钩穿出安装孔的一端,被基座的第二侧限制沿安装孔的轴向的位移,以防止基座和第一壳体分离。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件包括预设紧固件,所述预设紧固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所述预设紧固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上述方案,预设紧固件的一端,被基座的第二侧限制沿安装孔的轴向的位移,以防止基座和第一壳体分离。一种取暖器,包括罩体、发光件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发光件的外侧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罩体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联结器。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取暖器在基座的第一侧的高度降低,利于用户的使用,利于减小装置所占的纵向高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灯具的部分横向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灯具的一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罩体的一端的部分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灯具的部分纵向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罩体的另一端的部分剖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灯具的另一爆炸示意图;图8为图7在第二壳体处的剖视图;图9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紫外杀菌装置系统示意图;图10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紫外杀菌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板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面板为闭合状态;图12为图11的横向剖视图;图1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板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面板为打开状态;图14为图13的横向剖视图;图1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面板的立体示意图;图16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座的立体示意图;图17为图16在第一壳体处的部分剖视图;图18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部分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安装孔;12、限制槽;13、安装槽;131、限位凸缘;2、第一壳体;211、第一限位孔;212、第二限位孔;221、限位件;222、抵接凸起;223、安装凸缘;224、限制面;241、弯钩;242、预设紧固件;243、紧固件;25、限位槽;26、封盖;3、第二壳体;41、发光件;411、灯管;412、安装套;42、罩体;421、卡接凹槽;51、第一转动件;511、转轴;512、卡接凸起;513、密封凸缘;514、限位块;515、加强筋;52、第二转动件;53、第一联结器;531、第一齿轮;532、第一杆体;54、第二联结器;541、第二齿轮;55、电机;551、主体;553、电机轴;61、第一面板;611、弹性凸起;612、铰接凸起;62、第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设有安装孔,且具有第一侧以及第二侧;/n第一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且同轴连接于零件的转轴;/n第二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所述第一联结器穿过所述安装孔且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联结器;/n电机,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联结器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设有安装孔,且具有第一侧以及第二侧;
第一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且同轴连接于零件的转轴;
第二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所述第一联结器穿过所述安装孔且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联结器;
电机,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联结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座且具有通孔,所述第一联结器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联结器从所述通孔显露;
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基座拆卸时,所述第一联结器与所述第二联结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一联结器被夹设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和所述限位件设有分别设有一安装凸缘,所述第一联结器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杆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贤松谢超沈业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尔凯特智能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