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机器人的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是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机器人的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无线供电技术(无线传能)装置不需要用电缆将设备与供电系统连接,便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快速充电。加之非接触快速充电能够布置在多种场所,又可以为各种类型的设备提供充电服务,使随时随地充电变为可能。现有的无线传能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向: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微波式、超声波式及激光式。其中,共振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原理与音叉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在一个磁场中的有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由于其振动频率特性相同也可以实现能量从一个线圈向另一个线圈的电能传输。特点是传输距离较远(这里请补充传输距离的范围)、可实现一对多传功能,适用于中等功率的中等距离传输。本实用无线充电机器人装置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分为能量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无需物理连接。发射端利用电能转换装置将市电转换成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产生变化的磁场,通过空气等介质将能量发射出去;接收端放置于发射端的磁场中,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机器人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无线充电机器人以及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机器人内部设置蓄电池以及充电子系统,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充电子系统,所述充电子系统包括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第一发射线圈,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无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机器人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充电机器人以及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机器人内部设置蓄电池以及充电子系统,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充电子系统,所述充电子系统包括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第一发射线圈,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机器人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为ZKRXS-500-DC-38(XJ)型充电器,由发射机箱、第二发射线圈、接收机箱以及接收线圈四部分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机器人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输入端与220VAC±20%、50/60Hz电源连接,输出功率最高可达432W,输出电压为0-43.2VDC,标称输出电压38.4VDC,最大充电电流为10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机器人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箱具有全铝制外壳以及防水式结构设计,所述外壳上设置LED指示灯,输入线束1根以及输出线束2根,并通过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安营,石巧婷,张兵强,常彦凯,潘超亚,郭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润泰救援装备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