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83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14
本申请公开一种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部署于配电台区出口位置,包括CPU模块、网口模块、IO模块、本地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CPU模块负责全部计算和逻辑运算工作;网口模块至少有两个网口,一个用于主站通信或远程升级,一个用于本地升级维护;IO模块至少包含LED灯的状态展示单元、开关量输入接口、无源接点输出和对时接口;本地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模块的通信;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远程通信;电源模块提供冗余的电源输入。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可作为智慧物联体系“云管边端”架构的边缘设备,具备信息采集、物联代理及边缘计算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
本申请涉及配变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智能配电网实现方案中,各系统独立。配电终端种类较多,增加了配电网系统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为了简化智能配电网结构,提出了智慧物联体系“云管边端”架构。其中的边缘设备需要具备信息采集、物联代理及边缘计算功能,支撑营销、配电及新兴业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将智能配电网中多个独立系统集成为智能配电集成系统,简化了智能配电网的结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部署于配电台区出口位置,包括:CPU模块,用于数据运算处理;网口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网口,其中,第一网口用于主站通信或远程升级,第二网口用于本地升级维护;IO模块,包括LED灯的状态展示单元、开关量输入接口、无源接点输出和对时接口;本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模块的通信;无线通信模块,包括SIM通信单元,所述SIM通信单元用于远程通信;电源模块,提供冗余的电源输入。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还包括导轨安装结构或悬挂安装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各模块集成在一个板卡上。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各个模块均包括独立板卡,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组装。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IO模块中的开关量输入接口至少为四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IO模块中的无源接点输出包括闭锁接点输出和告警接点输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时接口为IRIG-B对时的RS-485接口。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地通信模块包括UART接口、ETH接口、USB接口和至少四路串口,所述串口为RS-232串口和/或RS-485串口。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单元,所述蓝牙单元用于蓝牙通信。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用于对所述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进行定位。本申请中,CPU模块用于负责程序运行和逻辑计算,网口模块用于主站和本地的网络通信,IO模块用于LED控制、无源空接点的输出和对时的输入,本地通信模块用于和其他模块的通信,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无线方式的远程或本地通信,电源模块用于提供冗余的电源输入。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集配电台区供用电信息采集、各采集终端或电能表数据收集、设备状态监测及通讯组网、就地化分析决策、协同计算等功能于一体。将智能配电网中各独立系统集成为智能配电集成系统,简化了智能配电网的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申请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部署于配电台区出口位置,采用多模块结构,包括CPU模块100、网口模块200、IO模块300、本地通信模块400、无线通信模块500和电源模块600。本实施例中,CPU模块100的数量为一个。CPU模块100用于数据运算处理,CPU模块100内由CPU芯片负责全部计算和逻辑运算工作,如配网业务容器的管理、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IO的控制、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配置的管理、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对时的管理等。可选地,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配置有大容量的存储介质。网口模块200包括至少两个网口,其中,第一网口用于主站通信或远程升级,第二网口用于本地升级维护。IO模块300包括LED灯的状态展示单元、开关量输入接口、无源接点输出和对时接口。可选地,IO模块300中的开关量输入接口采用光耦隔离,开关量输入接口的数量为至少为四路。无源接点输出包括闭锁接点输出和告警接点输出。闭锁接点输出和告警接点输出属于无源空节点输出。对时接口为IRIG-B对时的RS-485接口,也可以通过网口进行SNTP方式对时。在存在IRIG-B信号时,优先采用IRIG-B信号对时。本地通信模块400用于与外部模块的通信。例如用于和HPLC模块、微功率模块或双模模块等外部模块的通信。可选地,本地通信模块400包括UART接口、ETH(以太网)接口、USB接口和至少四路串口,所述串口为RS-232串口和/或RS-485串口,用于与外部模块的通信。无线通信模块500包括SIM通信单元,SIM通信单元可以为2/3/4/5G通信,SIM通信单元用于和远程主站通信。可选地,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蓝牙单元,蓝牙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蓝牙通信,如用于本地运维。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定位单元,定位单元用于对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进行定位。定位单元可以为GPS定位装置或北斗定位装置,但不限于此。电源模块600提供冗余的电源输入,包括电源1和电源2,一个模块的失效不会导致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的断电。根据本申请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还包括导轨安装结构或悬挂安装结构,使得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可采用导轨安装或悬挂安装方式。一种可选的方案中,上述各模块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板卡上。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各个模块均包括独立板卡,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组装。组装接口方式不限于插针、排线及标准总线接口。本申请的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部署于集配电台区出口位置,采用硬件平台化、功能软件化、结构模块化、软硬件解耦、通信协议自适配设计,满足高性能并发、大容量存储、多采集对象需求,集配电台区供用电信息采集、各采集终端或电能表数据收集、设备状态监测及通讯组网、就地化分析决策、协同计算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融合终端设备。使智能配电网中各独立系统集成为智能配电集成系统,简化了智能配电网的结构。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基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部署于配电台区出口位置,包括:/nCPU模块,用于数据运算处理;/n网口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网口,其中,第一网口用于主站通信或远程升级,第二网口用于本地升级维护;/nIO模块,包括LED灯的状态展示单元、开关量输入接口、无源接点输出和对时接口;/n本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模块的通信;/n无线通信模块,包括SIM通信单元,所述SIM通信单元用于远程通信;/n电源模块,提供冗余的电源输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部署于配电台区出口位置,包括:
CPU模块,用于数据运算处理;
网口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网口,其中,第一网口用于主站通信或远程升级,第二网口用于本地升级维护;
IO模块,包括LED灯的状态展示单元、开关量输入接口、无源接点输出和对时接口;
本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模块的通信;
无线通信模块,包括SIM通信单元,所述SIM通信单元用于远程通信;
电源模块,提供冗余的电源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安装结构或悬挂安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模块、网口模块、IO模块、本地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集成在一个板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智能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模块、网口模块、IO模块、本地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均包括独立板卡,所述CPU模块、网口模块、IO模块、本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鎏曹翔丁浩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