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8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包括底座和导线管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开设有进线孔,且进线孔的内侧连接有橡胶套,所述底座的上端安置有配电箱,且配电箱的底部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前端安装有接线盒锁扣,且接线盒的上端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的中部安置有插线座,且插线座的下端设置有卡扣,所述配电箱的后侧中部安置有导线卡座,且配电箱的后部外侧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条的前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部安置有接地线,所述导线管道连接于配电箱的内部左侧,且配电箱的上部外侧设置有散热百叶。该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设置有插线座,简化了电路元件的连接,方便了电路元件的插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其按级别可以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三级配电柜在施工现场运用非常广泛,遍布各个需要供电的场合,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市场上的智能综合配电箱使用过程中对于电路元件的安装和连接比较麻烦,人工进行接线时,操作难度高,影响安装速度,且线束连接时对线束没有防护措施,容易造成线束表皮磨损,并且线束连接后没有固定装置,导致配电箱内线束混乱,存在安全隐患,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智能综合配电箱使用过程中对于电路元件的安装和连接比较麻烦,人工进行接线时,操作难度高,影响安装速度,且线束连接时对线束没有防护措施,容易造成线束表皮磨损,并且线束连接后没有固定装置,导致配电箱内线束混乱,存在安全隐患,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包括底座和导线管道,所述底座的外侧开设有进线孔,且进线孔的内侧连接有橡胶套,所述底座的上端安置有配电箱,且配电箱的底部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前端安装有接线盒锁扣,且接线盒的上端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的中部安置有插线座,且插线座的下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内侧连接有导线,所述配电箱的后侧中部安置有导线卡座,且配电箱的后部外侧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条的前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部安置有接地线,所述导线管道连接于配电箱的内部左侧,且配电箱的上部外侧设置有散热百叶,所述配电箱的上端安置有箱顶,且配电箱的前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侧安装有箱门锁扣。优选的,所述底座和配电箱之间为一体化焊接,同时橡胶套与进线孔之间为固定粘接。优选的,所述插线座与盒盖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盒盖与接线盒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线卡座与配电箱之间为固定焊接,且配电箱与导线管道之间为固定粘接。优选的,所述接地线与连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连接板和安装条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并且安装孔呈矩阵式分布。优选的,所述散热百叶与配电箱之间为一体化焊接结构,且配电箱与箱顶之间为固定焊接,并且箱顶为斜坡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的底座和配电箱之间为一体化焊接,同时橡胶套与进线孔之间为固定粘接,通过底座的设置,使配电箱部分与地面隔开,起到了较好的防潮作用,在导线安装时,从进线孔穿入并经过橡胶套,由于橡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韧性,在导线穿过时,能防止导线与底座之间的刮擦,有效的保护了导线的表皮,并且在导线穿过后橡胶套能收缩,减少了导线间的间隙,起到了较好的防尘和防水的作用。该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的插线座与盒盖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盒盖与接线盒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插线座的设置,简化了电路元件的连接,方便了电路元件的插拔,而插线座下端设置的卡扣,方便了插线座与导线的连接,并通过活动连接的盒盖,方便了对插线座部分的检修和导线的更换;同时导线卡座与配电箱之间为固定焊接,且配电箱与导线管道之间为固定粘接,在电路元件与插线座插接后,通过导线卡座的设置,方便了导线的固定,避免了配电箱内部的导线混乱,从而提高了对电路元件安装和拆卸的效率,而导线管道的设置,方便了导线与上端接线盒的连接。该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的接地线与连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连接板和安装条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并且安装孔呈矩阵式分布,通过矩阵式安装孔的设置,方便了不同电路元件的安装,提高了连接板部分的多样性,并通过连接板与接地线的连接,能有效的释放掉连接板上的静电,从而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散热百叶与配电箱之间为一体化焊接结构,且配电箱与箱顶之间为固定焊接,并且箱顶为斜坡式结构,通过散热百叶的设置,能有效的排出配电箱的热气,有效的保护了电路元件,避免了电路元件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电路短路,并通过斜坡式的箱顶,方便了排水,防止了配电箱顶部的积水,有效的保护了配电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插线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进线孔;3、橡胶套;4、配电箱;5、接线盒;6、接线盒锁扣;7、盒盖;8、插线座;9、卡扣;10、导线;11、导线卡座;12、安装条;13、安装孔;14、连接板;15、接地线;16、导线管道;17、散热百叶;18、箱顶;19、箱门;20、箱门锁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包括底座1和导线管道16,底座1的外侧开设有进线孔2,且进线孔2的内侧连接有橡胶套3,底座1的上端安置有配电箱4,且配电箱4的底部设置有接线盒5,接线盒5的前端安装有接线盒锁扣6,且接线盒5的上端连接有盒盖7,盒盖7的中部安置有插线座8,且插线座8的下端设置有卡扣9,卡扣9的内侧连接有导线10,配电箱4的后侧中部安置有导线卡座11,且配电箱4的后部外侧设置有安装条12,安装条1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3,且安装条12的前部连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侧部安置有接地线15,导线管道16连接于配电箱4的内部左侧,且配电箱4的上部外侧设置有散热百叶17,配电箱4的上端安置有箱顶18,且配电箱4的前部连接有箱门19,箱门19的外侧安装有箱门锁扣20;底座1和配电箱4之间为一体化焊接,同时橡胶套3与进线孔2之间为固定粘接,通过底座1的设置,使配电箱4部分与地面隔开,起到了较好的防潮作用,在导线10安装时,从进线孔2穿入并经过橡胶套3,由于橡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韧性,在导线10穿过时,能防止导线10与底座1之间的刮擦,有效的保护了导线10的表皮,并且在导线10穿过后橡胶套3能收缩,减少了导线10间的间隙,起到了较好的防尘和防水的作用;插线座8与盒盖7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盒盖7与接线盒5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插线座8的设置,简化了电路元件的连接,方便了电路元件的插拔,而插线座8下端设置的卡扣9,方便了插线座8与导线10的连接,并通过活动连接的盒盖7,方便了对插线座8部分的检修和导线10的更换;导线卡座11与配电箱4之间为固定焊接,且配电箱4与导线管道16之间为固定粘接,在电路元件与插线座8插接后,通过导线卡座11的设置,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包括底座(1)和导线管道(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开设有进线孔(2),且进线孔(2)的内侧连接有橡胶套(3),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置有配电箱(4),且配电箱(4)的底部设置有接线盒(5),所述接线盒(5)的前端安装有接线盒锁扣(6),且接线盒(5)的上端连接有盒盖(7),所述盒盖(7)的中部安置有插线座(8),且插线座(8)的下端设置有卡扣(9),所述卡扣(9)的内侧连接有导线(10),所述配电箱(4)的后侧中部安置有导线卡座(11),且配电箱(4)的后部外侧设置有安装条(12),所述安装条(1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3),且安装条(12)的前部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侧部安置有接地线(15),所述导线管道(16)连接于配电箱(4)的内部左侧,且配电箱(4)的上部外侧设置有散热百叶(17),所述配电箱(4)的上端安置有箱顶(18),且配电箱(4)的前部连接有箱门(19),所述箱门(19)的外侧安装有箱门锁扣(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插拔智能综合配电箱,包括底座(1)和导线管道(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开设有进线孔(2),且进线孔(2)的内侧连接有橡胶套(3),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置有配电箱(4),且配电箱(4)的底部设置有接线盒(5),所述接线盒(5)的前端安装有接线盒锁扣(6),且接线盒(5)的上端连接有盒盖(7),所述盒盖(7)的中部安置有插线座(8),且插线座(8)的下端设置有卡扣(9),所述卡扣(9)的内侧连接有导线(10),所述配电箱(4)的后侧中部安置有导线卡座(11),且配电箱(4)的后部外侧设置有安装条(12),所述安装条(1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3),且安装条(12)的前部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侧部安置有接地线(15),所述导线管道(16)连接于配电箱(4)的内部左侧,且配电箱(4)的上部外侧设置有散热百叶(17),所述配电箱(4)的上端安置有箱顶(18),且配电箱(4)的前部连接有箱门(19),所述箱门(19)的外侧安装有箱门锁扣(20)。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川宋力孙向梅翟永波卢凯旋侯胄赵金生张永福张宇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和竞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