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779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与竖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并与之固定连接的若干花篮螺栓,所述花篮螺栓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部位左右分别设置圆钢。使用本申请所述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进行支撑保护,剪力墙内预埋配电箱体安全、可靠,拆模后箱体无变形、无损坏,箱体与墙面平齐、美观,为后期配电箱安装节约了人工,缩短了工期,为其它工序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特别是群体住宅工程,电气配电箱的安装工程量非常大,每个住户内一般均有一个强电配电箱和一个弱电配电箱。目前的高层住宅多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配电箱安装位置在剪力墙上的,传统的做法是采用配电箱内填充锯末和模板的方法,在结构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木材和锯末进行预埋电箱的加工,结构完成后,又需要投入大量人工对配电箱内填充的锯末进行清理。因此在结构墙体施工时,电气箱体的施工摒弃了传统的在结构墙体上预留洞、拆模后再安装的方法,而是采用电气箱体随结构墙体同时预埋一次成活的方法。而在采用预埋电气箱体一次成活的方法进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拆模后箱体变形的问题。通常的补救方法是:把箱体剔出来重新做,土建随后堵洞抹灰处理。这样会浪费很多材料和人工,并影响结构施工的观感质量。此外,有人提出在电气箱体中设置有伸缩式支撑杆的结构装置,但是该结构易造成电气箱体在拆模后箱体局部变形、局部的损坏,且使用过程中,不易重复使用,为后期配电箱安装造成了麻烦,延长了工期。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便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适用性强的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花篮螺栓,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且中心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花篮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以及加强肋,在所述花篮螺栓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的部位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加强肋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所述花篮螺栓均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材质设置为角钢,两个所述角钢的一侧板相互平行,另一侧板共面,所述花篮螺栓的中心线与所述角钢中共面的侧板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肋的形状设置为L型,其一侧边与所述角钢中相互平行侧板固定连接,另一侧边与所述花篮螺栓端部相对应的侧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特点还有,两个所述花篮螺栓之间的间距为200mm。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等边角钢,且使用的角钢的规格为L40×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等边角钢,且使用的角钢的规格为L50×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等边角钢,同时在所述角钢下设置有厚钢板,所述厚钢板与角钢固定,且使用的角钢的规格为L50×5,所述厚钢板的厚度为5mm。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肋的材质设置为圆钢,且所述圆钢的规格为M8-M14,所述圆钢与所述的花篮螺栓的规格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所述花篮螺栓及所述加强肋之间的固定方式均设置为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传统施工方式是在预埋配电箱内部使用锯末和模板加固,稳定性差,每次拆模后需要清理锯末,费工费料且不环保,本技术一次制作,通过调节花篮螺栓快速紧固,拆除方便,可以周转利用,节材环保。同时通过调整花篮螺栓的杆体的丝杆,可以对不同尺寸的预埋电箱进行延支撑,提高装置的适用性。本技术中,所述预埋电箱支撑装置简便实用,安装、拆卸方法,而且各个零部件都是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如角钢、花篮螺栓、圆钢等,材料可方便寻找,无需订制加工,且加工方法简单实用,加工成本低,并且可以做到节约材料,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使用本申请所述预埋电箱支撑装置进行暗埋敷设,墙体内配电箱体安全、可靠,拆模后箱体无变形、无损坏,墙面平齐、美观,为后期配电箱安装节约了人工,缩短了工期,为其它工序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使用效果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2、花篮螺栓;3、加强肋;4、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是: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花篮螺栓2,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且中心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花篮螺栓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固定连接;以及加强肋3,在所述花篮螺栓2与所述支撑板1相连接的部位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加强肋3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1、所述花篮螺栓2均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的材质设置为角钢,两个所述角钢的一侧板相互平行,另一侧板共面,所述花篮螺栓2的中心线与所述角钢中共面的侧板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肋3的形状设置为L型,其一侧边与所述角钢中相互平行侧板固定连接,另一侧边与所述花篮螺栓2端部相对应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的花篮螺栓,以提高预埋电箱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防止预埋电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致使拆模后箱体变形或损坏,保证预埋电箱的预埋质量;通过在所述花篮螺栓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位置设置有圆钢,通过设置有圆钢,可以进一步的保证花篮螺栓与所述的支撑板之间的固定的强度,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特点还有,所述的两个花篮螺栓的间距控制在200mm,此间距能够有效地保证花篮螺栓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解决箱体局部塌陷地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花篮螺栓的规格为M8-M14,其中,花篮螺栓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所预埋的箱体的大小进行选择,像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使用较多的规格为M10的花篮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肋3的材质设置为圆钢,且所述圆钢的规格为M8-M14,所述圆钢与所述的花篮螺栓的规格相对应。本技术的特点还有,所述支撑板采用等边角钢,角钢的选择是根据所预埋的箱体的厚度进行选择,通过设置不同的类型的等边角钢,从而有效解决箱体局部塌陷地问题。当所预埋的箱体的厚度≤120mm,采用L40×4等边角钢;当120mm<所预埋箱体的厚度≤150mm,采用L50×5等边角钢;当所预埋箱体的厚度>150mm,在使用角钢的同时,所述角钢下还设置有厚钢板,所述厚钢板与角钢固定,且使用的角钢的规格为L50×5,所述厚钢板的厚度为5mm,角钢居中钢板焊接固定确保箱体侧面均匀受力;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板(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n花篮螺栓(2),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且中心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花篮螺栓(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固定连接;/n以及加强肋(3),在所述花篮螺栓(2)与所述支撑板(1)相连接的部位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加强肋(3)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1)、所述花篮螺栓(2)均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
花篮螺栓(2),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之间均匀设置若干个,且中心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花篮螺栓(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固定连接;
以及加强肋(3),在所述花篮螺栓(2)与所述支撑板(1)相连接的部位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加强肋(3)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1)、所述花篮螺栓(2)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材质设置为角钢,两个所述角钢的一侧板相互平行,另一侧板共面,所述花篮螺栓(2)的中心线与所述角钢中共面的侧板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电箱内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3)的形状设置为L型,其一侧边与所述角钢中相互平行侧板固定连接,另一侧边与所述花篮螺栓(2)端部相对应的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东李国玮张瑞付帅张东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