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4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信号传输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抗外部信号干扰的能力较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信号屏蔽罩、插座电性端子组以及插座信号端子组;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与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座绝缘体上;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上,且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包围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及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中第一信号屏蔽罩能够对第一信号屏蔽罩外部的干扰信号进行屏蔽,从而提高了连接器抗外部信号干扰的能力,提高了各信号端子传输信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信号传输的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也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连接器主要起到保证电流流畅连续地流通,它使设计和生产过程更方便、更灵活,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焊接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插头和其他电子元器件连接,插头和插座配合连接,使得其他电子元器件通过连接器和电子设备连接,以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现有的连接器抗外部信号干扰的能力较弱,从而影响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连接器抗外部信号干扰的能力的连接器及应用前述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信号屏蔽罩、插座电性端子组以及插座信号端子组;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与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座绝缘体上;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上,且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包围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及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优选的,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包括第一插座信号端子,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包括第一插座电性端子,所述第一插座电性端子的载流量大于所述第一插座信号端子的载流量。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座电性端子与所述第一插座信号端子采用相同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插座电性端子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插座信号端子的截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包括首尾依次连接为框体的第一信号屏蔽体、第一连接体、第二信号屏蔽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信号屏蔽体和第二信号屏蔽体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插座绝缘体包括插座基板、第一插座凸肋、第二插座凸肋、第三插座凸肋、第四插座凸肋和凸台。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有第一折弯体,所述第一折弯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弯部、第一扣接部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扣接部呈倒U形扣接在第四插座凸肋的端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体上朝向所述第一信号屏蔽体外部设有第一限位臂。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还包括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内部,所述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上分别设有第一接触凸起、第二接触凸起。优选的,所述插头包括插头绝缘体和第二信号屏蔽罩,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包围所述第二信号屏蔽罩。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插座或如以上所述的连接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中第一信号屏蔽罩能够对第一信号屏蔽罩外部的干扰信号进行屏蔽,从而提高了连接器抗外部信号干扰的能力,提高了各信号端子传输信号的准确性;2、本技术中第一扣接部呈倒U形扣接在第四插座凸肋的端部,从而对第四插座凸肋的端部进行保护,防止第四插座凸肋的两端在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被压塌;3、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体上朝向第一信号屏蔽体外部设有第一限位臂,在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若插头下压插入插座的力量较大导致第五插头焊脚的下表面与第一限位臂的上表面接触时,第一限位臂可限位第五插头焊脚继续向下运动,防止插头插入插座过深导致插头或插座损坏;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插座与插头连接后,插座中的第一接触凸起及第二接触凸起会抵持住插头,从而提高插座与插头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插座中插座电性端子与插座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座与插头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座与插头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头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二信号屏蔽罩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插座旋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插座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一信号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第一信号屏蔽罩旋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5中B-B处的剖视图;图18为图10中E-E处的剖视图;图19为图15中F-F处的剖视图;图20为图5中C-C处的剖视图;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插座与插头分离时,第一信号屏蔽罩与第二信号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插座与插头连接时,第一信号屏蔽罩与第二信号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1翻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2翻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一信号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图26中D向的向视图;图28为图26中E-E处的剖视图;图29为本技术实施例8中插座各pin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实施例8中插座采用第一种接线方式接线时的接线示意图;图31为实施例8中插座采用第二种接线方式接线时的接线示意图;图32为实施例8中插座采用第三种接线方式接线时的接线示意图;图33为实施例8中插座采用第四种接线方式接线时的接线示意图;图34为实施例8中插座采用第五种接线方式接线时的接线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0、插座;1100、插座绝缘体;1110、插座基板;1120、第一插座凸肋;1130、第二插座凸肋;1140、第三插座凸肋;1150、第四插座凸肋;1160、凸台;1170、第一插座凹槽;1180、第二插座凹槽;1200、插座电性端子组;1210、第一组插座电性端子;1211、第一插座电性端子;1212、第二插座电性端子;1220、第二组插座电性端子;1221、第三插座电性端子;1222、第四插座电性端子;1300、插座信号端子组;1310、第一组插座信号端子;1311、第一插座信号端子;1312、第二插座信号端子;1313、第三插座信号端子;1320、第二组插座信号端子;1321、第四插座信号端子;1322、第五插座信号端子;1323、第六插座信号端子;1400、第一信号屏蔽罩;1401、第二折弯体;14011、第三折弯部;1402、第四折弯体;14021、第四折弯部;1410、第一信号屏蔽体;1411、第一插座导入圆弧;1412、第一防撞臂;1413、第九插座焊脚;1420、第二连接体;1421、第十一插座导入圆弧;1422、第十二插座导入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信号屏蔽罩、插座电性端子组以及插座信号端子组;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与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座绝缘体上;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上,且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包围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及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信号屏蔽罩、插座电性端子组以及插座信号端子组;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与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插座绝缘体上;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上,且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包围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及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信号端子组包括第一插座信号端子,所述插座电性端子组包括第一插座电性端子,所述第一插座电性端子的载流量大于所述第一插座信号端子的载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座电性端子与所述第一插座信号端子采用相同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插座电性端子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插座信号端子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罩包括首尾依次连接为框体的第一信号屏蔽体、第一连接体、第二信号屏蔽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信号屏蔽体和第二信号屏蔽体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