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板连接器本技术要求了申请日为2020年06月19日,申请号为202010567796.4,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背板连接器组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板连接器,属于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背板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壳体以及安装于绝缘壳体的若干端子模组,其中每一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框架、嵌入成型在绝缘框架中的若干导电端予以及安装在绝缘框架至少一侧的金属屏蔽片。若干导电端子通常包括若干对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的一侧的第一接地端予以及位于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的另一相对侧的第二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第二接地端予以及金属屏蔽片给差分信号端子提供屏蔽,以降低信号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然而,如何实现金属屏蔽片与绝缘框架的固定与定位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连接器,其中第一金属屏蔽片与第二金属屏蔽片易于实现与绝缘支架的定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板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组,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组,所述端子模组包括:/n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尾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尾部的连接部;/n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尾部均延伸出所述绝缘支架;/n第一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绝缘支架的一侧;以及/n第二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绝缘支架的另一相对侧;/n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差分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n其特征在于:/n所述绝缘支架设有若干第一凸柱以及若干第二凸柱;/n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19 CN 20201056779641.一种背板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组,所述端子模组包括:
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尾部以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尾部的连接部;
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尾部均延伸出所述绝缘支架;
第一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绝缘支架的一侧;以及
第二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绝缘支架的另一相对侧;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差分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支架设有若干第一凸柱以及若干第二凸柱;
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柱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凸柱定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
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设有与所述第二凸柱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凸柱定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设有镂空部,所述连接部部分暴露于所述镂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呈框体状,其包括靠近所述接触部的前壁、靠近所述尾部的底壁、与所述前壁相对的后壁以及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壁,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二凸柱设于所述前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设有延伸入所述镂空部中的若干连接壁,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二凸柱还设于所述连接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设有埋入所述绝缘支架中的收窄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连接部共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设有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刘琨,郭荣哲,龚传奇,柳小刚,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