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特别涉及一种RCH-1210型号的按压式连线端子。
技术介绍
市面上RCH-1210产品的上盖与基座之间没有很好的卡合装配关系,容易松动脱落,在运输和使用过程带来诸多不便;产品穿线部位由于结构存在不合理设计,市面上的原基座是通过4个塑胶凸台对电线进行分道,容易阻挡线材的插入,当线材插入时容易受阻不畅;该产品的端子采用类似波浪型的结构,线材免剥按压到产品后,由于接触片的结构不合理使三根线所受力度不同,造成线芯内部损伤过度,在通电状态产生温升过高,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并且无法满足UL等认证公司的认证性能要求,如何解决上述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基体上设有供内子往复运动的开口,开口处设有阻止内子脱离基体的挡接部,内子上设有与挡接部适配的止退部,基体和内子通过挡接部和止退部之间配合限位于基体内。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00),基体(100)上设有供内子(200)往复运动的开口(110),开口(110)处设有阻止内子(200)脱离基体(100)的挡接部(120),内子(200)上设有与挡接部(120)适配的止退部(210),基体(100)和内子(200)通过挡接部(120)和止退部(210)之间配合限位于基体(10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00),基体(100)上设有供内子(200)往复运动的开口(110),开口(110)处设有阻止内子(200)脱离基体(100)的挡接部(120),内子(200)上设有与挡接部(120)适配的止退部(210),基体(100)和内子(200)通过挡接部(120)和止退部(210)之间配合限位于基体(10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子(200)具有往开口(110)的内壁方向伸展的弹臂(220),止退部(210)设置于弹臂(220)上,止退部(210)通过弹臂(220)的配合弹性压迫于开口(110)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220)上设有方便内子(200)装配于开口(110)内的导向面(2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接部(120)为凹槽结构,止退部(210)为适配凹槽的凸起结构,内子(200)通过凸起插入凹槽内实现内子(200)在基体(100)内的限位固定。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式连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子(200)上设有配合开口(110)的口部端面进行限位的凸块(230),内子(200)通过凸块(230)和口部端面与止退部(210)和挡接部(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瑞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