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63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凸板、第二壳体、中空板、安装板、铁芯绕组和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于第一壳体外侧,通过转动T型转杆带动多棱杆和蜗杆转动,并且蜗杆带动蜗轮和齿轮转动,使得齿轮在转动过程带动齿条转动脱离外壳内侧,然后可转动第一壳体带动凸板转动,然后可将电缆进行拆卸维修,维修完毕可转动第一壳体带动齿条插入至导向框和外壳内侧,并且反向转动T型转杆带动齿条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两个铁芯绕组在转动之后相接触进行使用,达到了快速对互感器进行拆卸和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具体是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涉及电流互感器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零序电流互感器用于电力系统,可以产生零序接地电流与继电保护装置或信号装置配合使用,实现保护或监控,现有技术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为整体式互感器,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需要在敷设电缆或安装一次主回路前进行,电缆敷设或安装一次主回路时需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当电缆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维修拆卸时,需要先将互感器进行拆卸,然后再对电缆进行拆卸维修,维修完成还要再继续重新安装互感器,而采用开闭式的互感器则需要较多的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拆卸较为繁琐,同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凸板,所述第一壳体贴合于第二壳体顶端面,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右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齿条、卷弹簧、导向框、硅胶片、外壳、蜗杆、蜗轮、齿轮和卡位机构,所述连接板紧贴于第一壳体右端面,所述齿条通过卷弹簧铰接于连接板底部开设的凹槽内侧,且齿条贯穿于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1)和凸板(2),所述第一壳体(1)贴合于第二壳体(3)顶端面;/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设置于第一壳体(1)右端,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板(61)、齿条(62)、卷弹簧(63)、导向框(64)、硅胶片(65)、外壳(66)、蜗杆(67)、蜗轮(68)、齿轮(69)和卡位机构(610),所述连接板(61)紧贴于第一壳体(1)右端面,所述齿条(62)通过卷弹簧(63)铰接于连接板(61)底部开设的凹槽内侧,且齿条(62)贯穿于外壳(66)顶部右端嵌入的导向框(64)内侧,所述硅胶片(65)粘贴于连接板(61)底端面和外壳(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1)和凸板(2),所述第一壳体(1)贴合于第二壳体(3)顶端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设置于第一壳体(1)右端,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板(61)、齿条(62)、卷弹簧(63)、导向框(64)、硅胶片(65)、外壳(66)、蜗杆(67)、蜗轮(68)、齿轮(69)和卡位机构(610),所述连接板(61)紧贴于第一壳体(1)右端面,所述齿条(62)通过卷弹簧(63)铰接于连接板(61)底部开设的凹槽内侧,且齿条(62)贯穿于外壳(66)顶部右端嵌入的导向框(64)内侧,所述硅胶片(65)粘贴于连接板(61)底端面和外壳(66)顶端面,所述外壳(66)安装于第二壳体(3)右端面,所述蜗杆(67)外侧顶端与外壳(66)内侧顶部转动连接,且蜗杆(67)与蜗轮(68)左端面相互啮合,所述蜗轮(68)焊接于齿轮(69)后端面中部,所述齿轮(69)通过转轴与外壳(66)内侧前端转动连接,且齿轮(69)与齿条(62)左端面相互啮合,所述卡位机构(610)设置于外壳(66)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内侧安装有铁芯绕组(7),所述凸板(2)设置于第一壳体(1)左端面,且凸板(2)铰接于中空板(4)内侧,所述中空板(4)紧固于第二壳体(3)左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610)包括T型转杆(6101)、弹簧(6102)、卡位杆(6103)、多棱杆(6104)、多棱槽(6105)和圆板(610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前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