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63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包括有绕线支架以及两绕组;两绕组均套设于绕线支架外并沿绕线支架的轴向间隔排布,每一绕组均为蜂房式绕组,两绕组的绕线方向相反,两绕组均具有起始线和终止线。通过采用两蜂房式绕组,且两绕组的绕线方向相反,如此形成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并配合两绕组沿绕线支架的轴向间隔套设于绕线支架外,使得结构设计合理,其用于变压器上,变压器可耐高压至20Kv,耐高压性能好,可用于高压环境,扩大了使用范围,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
技术介绍
接电源的线圈叫原线圈(也叫初级线圈),接负载的线圈叫副线圈(也叫次级线圈),次级线圈的结构一般是在用中空管状结构套上两个(或多个)匝数不同。人们通过计算设计,改变原副线圈的比值,在原线圈接上一个交变电压,在副线圈上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交变电压。相对于变压器的原线圈(初级线圈)而言,变压器的副线圈就叫次级线圈,这就是次级线圈的由来。目前的次级线圈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耐压值较小,可使用范围较为局限,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次级线圈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次级线圈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耐压值低、使用范围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包括有绕线支架以及两绕组;该两绕组均套设于绕线支架外并沿绕线支架的轴向间隔排布,每一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绕线支架以及两绕组;该两绕组均套设于绕线支架外并沿绕线支架的轴向间隔排布,每一绕组均为蜂房式绕组,两绕组的绕线方向相反,两绕组均具有起始线和终止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绕线支架以及两绕组;该两绕组均套设于绕线支架外并沿绕线支架的轴向间隔排布,每一绕组均为蜂房式绕组,两绕组的绕线方向相反,两绕组均具有起始线和终止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为中空管状结构,绕线支架的中部外壁开设有连通绕线支架内部的两线槽,两绕组的局部分别嵌入对应的线槽中,绕组的宽度与线槽同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支架的一端外壁开设有多个连通绕线支架内部的通孔,所述绕线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呈U形,其具有两第一连接部,两第一连接部穿过对应的通孔向外伸出绕线支架,该两绕组的起始线一体成型连接并缠绕在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连接部上导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双绕的蜂房式变压器次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泰思电磁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