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62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一侧转动连接,第一遮蔽罩呈内外双层结构,与第二遮蔽罩顶部阶梯式结构相互配合扣合,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相互扣合后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分别位于第二容纳腔的两侧,第二容纳腔容纳直线杆绝缘子瓷瓶。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达到一次操作到位,有效屏蔽电击穿,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作业的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
本技术涉及带电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
技术介绍
当今带电作业已成为送变电设备测试、检修、改造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带电作业技术为电力的安全可靠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工器具设备和防护用具的原因,以往的配电带电作业大都采用屏蔽服,利用高架绝缘斗臂车或低电位间接作业,依据规程所确定的安全距离和配电带电作业的现场环境、电气设备结构条件。现在随着国内外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绝缘服的各项性能和指标越做越好,而国内常规带电作业一般是利用导线遮蔽罩、绝缘毯和绝缘毯夹等基本绝缘遮蔽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可以达到一次操作到位,有效屏蔽电击穿,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作业的整体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所述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所述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遮蔽罩呈内外双层结构,与所述第二遮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所述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遮蔽罩呈内外双层结构,与所述第二遮蔽罩顶部阶梯式结构相互配合扣合,所述第一遮蔽罩和所述第二遮蔽罩相互扣合后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两侧,第二容纳腔容纳直线杆绝缘子瓷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所述第一遮蔽罩和第二遮蔽罩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遮蔽罩呈内外双层结构,与所述第二遮蔽罩顶部阶梯式结构相互配合扣合,所述第一遮蔽罩和所述第二遮蔽罩相互扣合后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两侧,第二容纳腔容纳直线杆绝缘子瓷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外顶壁和外底壁分别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的外直径分别为D1、D2和D3,且D2>D1>D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其特征在于,当直线杆绝缘子为多个时,多个直线杆绝缘子遮蔽罩两两分别通过第三容纳腔插入第一容纳腔内套接连接。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成陈勇何文峰方敏黄湛荣鲁永昌刘国礼滕德军张宇宣冯泽贤戚玉玲黄利娇郑伟洪冼雄铭张进均区国洪吕炳辉胡秋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