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绞合线制作
,尤其是电缆的绞合线生产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电缆的导体都是绞合线,绞合线是利用绞线机制作。传统绞线机把多股金属丝、漆包线、绝缘线等绞合成股线,工作时,通过放线转笼放线并旋转,配合相应的绞线眼模把多股线材绞合成束状绞合线。这种绞线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放线转笼体型笨重,需要较大动力才能转动,能耗高。2、放线转笼旋转较快时,产生较大离心力,经常出现内部组装的放线盘甩飞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只能较低速运行,也由此影响了绞线机的绞线速度。3、只有一处绞线点,绞合不牢固,经常出现多股线材之间绞合松散,影响绞合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且安全,能耗低,生产的绞合线品质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其包括有水平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设置第一转动主轴,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第二转动主轴;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平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1)上设置第一转动主轴(11),第二支撑座(2)上设有第二转动主轴(21);以及包括第一绞线转子(3)和第二绞线转子(4),该第一绞线转子(3)是U形对称转体,第一绞线转子(3)上具有第一转动中心部(31)及由第一转动中心部(31)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一支撑臂(32),第一支撑臂(32)的延伸端上设有输送导杆(33);第一转动中心部(31)对应套装在第一转动主轴(11),实现第一绞线转子(3)跟随第一转动主轴(11)转动;该第二绞线转子(4)也是U形对称转体,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高速绞线机的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平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1)上设置第一转动主轴(11),第二支撑座(2)上设有第二转动主轴(21);以及包括第一绞线转子(3)和第二绞线转子(4),该第一绞线转子(3)是U形对称转体,第一绞线转子(3)上具有第一转动中心部(31)及由第一转动中心部(31)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一支撑臂(32),第一支撑臂(32)的延伸端上设有输送导杆(33);第一转动中心部(31)对应套装在第一转动主轴(11),实现第一绞线转子(3)跟随第一转动主轴(11)转动;该第二绞线转子(4)也是U形对称转体,第二绞线转子(4)上具有第二转动中心部(41)及由第二转动中心部(41)的外周径向对称延伸出的第二支撑臂(42),第二支撑臂(42)的延伸端上设有接收导杆(43);第二转动中心部(41)对应套装在第二转动主轴(21),实现第二绞线转子(4)跟随第二转动主轴(21)转动;该第二绞线转子(4)与第一绞线转子(3)位于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之间并相隔一定距离,第一绞线转子(3)和第二绞线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龙,李永川,林佳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新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