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手势识别的可移动式交通指挥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指挥灯,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手势识别的可移动式交通指挥灯,属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智能交通
技术介绍
目前的交通指挥模式是交通指挥中心接到交通事故报警或交通堵塞报告后出警进行交通疏导,不但处理模式不够灵活,也容易错失交通疏导的最佳时机,由于消息的滞后性,导致出警不够及时的后果。目前交警在指挥疏导交通时,同一时间只有正对交警的方向可以清楚地看到交警做出的手势,这样就导致交通疏导效率非常低下,造成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手势识别的可移动式交通指挥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现有交通指挥出警慢,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手势识别的可移动式交通指挥灯,包括由支撑杆上段、支撑杆下段组成的指挥框架,支撑杆上段、支撑杆下段均为中空结构,支撑杆上段的外径与支撑杆下段的内径相适配且支撑杆上段可沿着支撑杆下段上下滑动,在指挥框架的顶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手势识别的可移动式交通指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支撑杆上段(9)、支撑杆下段(12)组成的指挥框架,支撑杆上段(9)、支撑杆下段(12)均为中空结构,支撑杆上段(9)的外径与支撑杆下段(12)的内径相适配且支撑杆上段(9)可沿着支撑杆下段(12)上下滑动,在指挥框架的顶端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在太阳能电池板(2)的下方设置红绿灯组,红绿灯组由四个方向的红绿灯(6)组成,且每个红绿灯分别固定在指挥框架上,摄像头(8)设置在指挥框架内部并固定安装在红绿灯(6)上,在指挥框架的顶端安装通信天线(1),在指挥框架的底端设置底座(18),在底座(18)上且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手势识别的可移动式交通指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支撑杆上段(9)、支撑杆下段(12)组成的指挥框架,支撑杆上段(9)、支撑杆下段(12)均为中空结构,支撑杆上段(9)的外径与支撑杆下段(12)的内径相适配且支撑杆上段(9)可沿着支撑杆下段(12)上下滑动,在指挥框架的顶端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在太阳能电池板(2)的下方设置红绿灯组,红绿灯组由四个方向的红绿灯(6)组成,且每个红绿灯分别固定在指挥框架上,摄像头(8)设置在指挥框架内部并固定安装在红绿灯(6)上,在指挥框架的顶端安装通信天线(1),在指挥框架的底端设置底座(18),在底座(18)上且位于指挥框架的内部设置锂电池(17)和主机(16),在主机(16)和锂电池(17)上部设置保护罩(15),防滑垫(14)设置在保护罩(15)上,交通警察(10)在正常指挥交通时站在防滑垫(14)上,摄像头(8)将监测到的交通警察指挥动作图像传输到主机(16)中,主机(16)内部的手势识别算法对监测到的指挥动作图像进行手势分析,并将结果传至四个方向的红绿灯(6)中进行显示,太阳能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宇昕,程磊,刘董经典,杨旭,陈朋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