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51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包括:冷启动开关模块和冷启动驱动模块;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冷启动开关模块,提供电容式充放电信号;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第一供电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第一供电端连接,并作为纯硬件冷启动电路的供电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人工冷启动过程操作十分不便,自动冷启动过程需要一个额外的单片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STC系列的单片机下载程序需要冷启动才能进行程序烧录,也就是在给STC系列单片机烧录程序的时候,必须对单片机先进行一次断电,再上电,才能进行程序烧录。开发人员或者学生在单片机的开发过程中必定会对单片机进行多次程序的下载,来验证程序是否正确。目前大多数的冷启动的方式均为人工按键控制,每下载一次程序就要人工按一下按键,操作十分不便。其他的一些自动冷启动为单片机控制的方式,利用额外利用一个单片机检测下载命令,当检测到下载命令的时候,控制三极管切断目标单片机的供电,延时一段时间再对目标单片机上电,实现一个自动冷启动,但是这个方式需要一个额外的单片机,成本过高。如图1所示,利用人工按下按键的方式控制目标单片机的冷启动,正常情况下按键SW1是处于断开状态,PNP三极管的基极被R2拉低,PNP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等于PN结的导通电压,集电结反向偏置,使PNP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目标单片机正常供电。当按下按键后,PNP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等于零,PNP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目标单片机断电;松开按键后PNP三极管的基极再次被R2拉低,PNP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等于PN结的导通电压,集电结反向偏置,目标单片机正常供电。这样就完成了单片机的冷启动。其缺点是:每一次冷启动需要人工操作,反应速度慢,不能实现智能化,在批量操作的时候不方便,同时按键在多次按下之后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如图2所示,利用一个额外的单片机来采集下载请求信号RTS。当单片机U1采集到下载请求信号RTS是未下载程序状态的时候,通过I/0口控制PNP三极管导通,实现对目标单片机的正常供电;单片机U1采集到下载请求信号RTS是即将下载程序状态的时候,先控制PNP三极管截止,对目标单片机断电,延时一段时间(大概50ms),再控制PNP三极管导通,对目标单片机上电,这样就完成了目标单片机的冷启动。其缺点是:需要一个额外的单片机U1来检测下载请求信号RTS,成本过高,同时还需要为每一个U1单片机下载一个特定的检测控制程序,制作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解决了现有人工冷启动过程操作十分不便,自动冷启动过程需要一个额外的单片机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包括:冷启动开关模块和冷启动驱动模块;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冷启动开关模块,提供电容式充放电信号;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第一供电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第一供电端连接,并作为纯硬件冷启动电路的供电端。进一步地,冷启动开关模块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作为第二供电端,其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供电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作为冷启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三极管Q3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进一步地,第二供电端与待下载的目标单片机连接。进一步地,冷启动驱动模块包括:电容C1和电阻R5;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并作为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其另一端与CH340芯片的RTS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冷启动驱动模块第一供电端。进一步地,冷启动驱动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5、接地电容C2和电阻R6;所述电阻R7的一端作为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其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作为冷启动驱动模块的第一供电端,其基极分别与接地电容C2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CH340芯片的RTS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CH340芯片的DTR引脚连接。进一步地,三极管Q5为PNP型三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启动由模拟电路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操作,更加的智能化,反应速度极快,同时不需要额外的单片机,仅仅由三极管和阻容器件组成,成本低,由纯硬件组成的模拟电路,反应速度极快,可靠性更高;使开发STC系列单片机的开发工作更加简便,在STC系类单片机程序下载的时候免去人工操作冷启动的繁琐,加快了冷启动的时间,使程序下载更见简便,同时相比其他的自动冷启动方式成本更低,反应更快,冷启动时间可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背景中人工按下按键的方式控制目标单片机的冷启动的电路图;图2为背景中单片机控制的方式的自动冷启动的电路图;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图4为实施例2的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3~4所示,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包括:冷启动开关模块和冷启动驱动模块;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冷启动开关模块,提供电容式充放电信号;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第一供电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第一供电端连接,并作为纯硬件冷启动电路的供电端。冷启动开关模块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作为第二供电端,其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供电端;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作为冷启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供电端与待下载的目标单片机连接。实施例1,冷启动驱动模块包括:电容C1和电阻R5;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并作为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其另一端与CH340芯片的RTS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冷启动驱动模块第一供电端。实施例2,冷启动驱动模块还可由以下电路结构实现,包括: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5、接地电容C2和电阻R6;所述电阻R7的一端作为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其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作为冷启动驱动模块的第一供电端,其基极分别与接地电容C2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CH340芯片的RTS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CH340芯片的DTR引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启动开关模块和冷启动驱动模块;/n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冷启动开关模块,提供电容式充放电信号;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第一供电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第一供电端连接,并作为纯硬件冷启动电路的供电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启动开关模块和冷启动驱动模块;
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冷启动开关模块,提供电容式充放电信号;所述冷启动驱动模块的第一供电端与冷启动开关模块的第一供电端连接,并作为纯硬件冷启动电路的供电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启动开关模块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3和电阻R4;
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作为第二供电端,其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并作为第一供电端;
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作为冷启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3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H340的纯硬件冷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秦宇徐上陈安琪陈慧婕陈永志姜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