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设有水平减震装置,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有垂直减震装置,所述垂直减震装置顶部设有计算机主体;所述水平减震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柱,所述第一柱外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柱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平减震装置减少外界产生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力度,通过垂直减震装置减少外界产生的垂直方向的振动力度,以此来减少振动对计算机主体内部零部件的损害,从而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可以防止网吧上网的客户对主机造成损伤,并对计算机主体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主体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蛋白质计算机等,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几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二十四小时天气预报的计算等,过去人工计算需要几年、几十年,而现在用计算机只需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可完成,主机指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位于主机壳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壳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通常主机自身(装上软件后)已经是一台能够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有专门用途的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设。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人们对主机的放置考虑不周,大多都是直接将主机放置地面或者电脑桌上,并不能实现对主机的固定和保护,这就导致人们在上网的时候会碰撞到主机,不能削弱外界碰撞产生的振动,易使主机内部的部件因振动而损坏,大大增加了人们对主机的维护成本,对计算机主机的使用十分不利。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通过水平减震装置减少外界产生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力度,通过垂直减震装置减少外界产生的垂直方向的振动力度,以此来减少振动对计算机主体内部零部件的损害,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设有水平减震装置,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有垂直减震装置,所述垂直减震装置顶部设有计算机主体;所述水平减震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柱,所述第一柱外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柱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远离壳体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计算机主体外壁贴合;所述垂直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冂形板,所述第一冂形板与计算机主体底部贴合,所述第一冂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柱,所述第二柱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冂形板,所述空心柱外部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冂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冂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冂形板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杆远离第一冂形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与第二冂形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冂形板内壁一侧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板。优选的,所述垂直减震装置设置为四个,四个垂直减震装置对称分布于壳体内腔底部。优选的,所述L形板远离第一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每个第三弹簧两端均与一个L形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杆对称分布于第二杆两侧。优选的,所述滚轮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滚轮等距分布于框架一侧。优选的,所述滚轮外部包裹有弹性海绵。优选的,所述壳体、框架、第一冂形板、第二冂形板、第一杆和第二杆均为不锈钢材质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水平减震装置减少外界产生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力度,通过垂直减震装置减少外界产生的垂直方向的振动力度,以此来减少振动对计算机主体内部零部件的损害,从而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可以防止网吧上网的客户对主机造成损伤,并对计算机主体进行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垂直减震装置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垂直减震装置连接透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水平减震装置、3垂直减震装置、4计算机主体、5框架、6第一柱、7第一弹簧、8滚轮、9第一冂形板、10空心柱、11第二柱、12第二冂形板、13第二弹簧、14第一杆、15第二杆、16滑槽、17L形板、18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的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水平减震装置2,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设有垂直减震装置3,所述垂直减震装置3顶部设有计算机主体4;所述水平减震装置2包括框架5,所述框架5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柱6,所述第一柱6外部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柱6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另一端与框架5固定连接,所述框架5远离壳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8,所述滚轮8与计算机主体4外壁贴合;所述垂直减震装置3包括第一冂形板9,所述第一冂形板9与计算机主体4底部贴合,所述第一冂形板9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柱10,所述空心柱10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柱11,所述第二柱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冂形板12,所述空心柱10外部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一端与第一冂形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另一端与第二冂形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冂形板9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杆14,所述第一杆14远离第一冂形板9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水平减震装置(2),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设有垂直减震装置(3),所述垂直减震装置(3)顶部设有计算机主体(4);/n所述水平减震装置(2)包括框架(5),所述框架(5)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柱(6),所述第一柱(6)外部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柱(6)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另一端与框架(5)固定连接,所述框架(5)远离壳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8),所述滚轮(8)与计算机主体(4)外壁贴合;/n所述垂直减震装置(3)包括第一冂形板(9),所述第一冂形板(9)与计算机主体(4)底部贴合,所述第一冂形板(9)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柱(10),所述空心柱(10)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柱(11),所述第二柱(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冂形板(12),所述空心柱(10)外部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一端与第一冂形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另一端与第二冂形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冂形板(9)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杆(14),所述第一杆(14)远离第一冂形板(9)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杆(15),所述第二杆(15)与第二冂形板(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冂形板(12)内壁一侧开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主机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水平减震装置(2),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设有垂直减震装置(3),所述垂直减震装置(3)顶部设有计算机主体(4);
所述水平减震装置(2)包括框架(5),所述框架(5)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柱(6),所述第一柱(6)外部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柱(6)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另一端与框架(5)固定连接,所述框架(5)远离壳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8),所述滚轮(8)与计算机主体(4)外壁贴合;
所述垂直减震装置(3)包括第一冂形板(9),所述第一冂形板(9)与计算机主体(4)底部贴合,所述第一冂形板(9)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柱(10),所述空心柱(10)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柱(11),所述第二柱(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冂形板(12),所述空心柱(10)外部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一端与第一冂形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另一端与第二冂形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冂形板(9)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杆(14),所述第一杆(14)远离第一冂形板(9)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杆(15),所述第二杆(15)与第二冂形板(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冂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芬,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