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48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包括壳体、后盖、安装底座以及按压开关键,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的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按压开关键设有三个,按压开关键分别并排且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的前端部,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内,后盖可拆卸的嵌设于壳体的后端部,且电路板位于后盖的前端部设置,安装底座可拆卸的盖设于壳体的后端部,且后盖位于安装底座的前端部设置,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均设置于电路板上,且按压开关键均与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无需布线,安装更简便,操作简单,外观更美观简洁,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
技术介绍
智能窗帘是带有一定自我反应、调节、控制功能的电动窗帘。如根据室内环境状况自动调光线强度、空气湿度、平衡室温等,有智能光控、智能雨控、智能风控三大突出的特点。然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大多是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位置不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随意移动,且安装繁琐,需要布线,线路复杂,影响美观,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旨在解决现有的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大多是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位置不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随意移动,且安装繁琐,需要布线,线路复杂,影响美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包括壳体、后盖、安装底座以及按压开关键,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所述按压开关键设有三个,所述按压开关键分别并排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后盖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且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后盖的前端部设置,所述安装底座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且所述后盖位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前端部设置,所述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按压开关键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后端部的内侧壁分别凸设有多个卡扣凸起,所述后盖的外侧缘的上端壁均分别可拆卸的卡设于所述卡扣凸起的下端部设置,所述后盖通过所述卡扣凸起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壳体内。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所述第一磁吸块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后盖的内侧壁的四个顶角上,所述第二磁吸块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外侧壁的四个顶角上,且所述第一磁吸块分别与所述第二磁吸块通过磁性吸附可拆卸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盖的内侧壁的四个顶角上分别凹设有一与所述第一磁吸块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磁吸块分别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所述安装底座的外侧壁的四个顶角上分别凹设有一与所述第二磁吸块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磁吸块分别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周壁均分别凸设有多个限位凸条,且所述限位凸条均分别于所述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的外周壁抵接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且所述后盖的后端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与所述腰型孔相对应的避空槽。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的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按压开关键设有三个,按压开关键分别并排且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的前端部,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内,后盖可拆卸的嵌设于壳体的后端部,且电路板位于后盖的前端部设置,安装底座可拆卸的盖设于壳体的后端部,且后盖位于安装底座的前端部设置,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均设置于电路板上,且按压开关键均与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使得后盖与壳体之间以及后盖与安装底座之间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不需要通过打螺钉来固定,且安装底座可通过磁性吸附安装固定,可随意移动位置,使用更方便,且内置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可通过433射频通讯芯片与主控开关无线连接,主控开关与智能窗帘无线连接,从而实现无线遥控控制智能窗帘,无需布线,安装更简便,操作简单,外观更美观简洁,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生态链中,可以作为智能窗帘、室内灯光等家用智能电器的无线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的又一分解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包括壳体101、后盖102、安装底座103以及按压开关键104,所述壳体101内设有电路板105以及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05电连接的433射频通讯芯片(未图示)和锂电池106,所述按压开关键104设有三个,所述按压开关键104分别并排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101的前端部,所述电路板105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101内,所述后盖102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壳体101的后端部,且所述电路板105位于所述后盖102的前端部设置,所述安装底座103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壳体101的后端部,且所述后盖102位于所述安装底座103的前端部设置,所述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106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05上,且所述按压开关键104均与所述电路板105电连接。具体地,所述壳体101的后端部的内侧壁分别凸设有多个卡扣凸起1011,所述后盖102的外侧缘的上端壁均分别可拆卸的卡设于所述卡扣凸起1011的下端部设置,所述后盖102通过所述卡扣凸起1011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壳体101内,从而使得后盖与壳体之间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不需要通过打螺钉来固定。具体地,还包括第一磁吸块107和第二磁吸块108,所述第一磁吸块107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后盖102的内侧壁的四个顶角上,所述第二磁吸块108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03的外侧壁的四个顶角上,且所述第一磁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后盖、安装底座以及按压开关键,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所述按压开关键设有三个,所述按压开关键分别并排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后盖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且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后盖的前端部设置,所述安装底座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且所述后盖位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前端部设置,所述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按压开关键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后盖、安装底座以及按压开关键,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所述按压开关键设有三个,所述按压开关键分别并排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后盖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且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后盖的前端部设置,所述安装底座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且所述后盖位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前端部设置,所述433射频通讯芯片和锂电池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按压开关键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的内侧壁分别凸设有多个卡扣凸起,所述后盖的外侧缘的上端壁均分别可拆卸的卡设于所述卡扣凸起的下端部设置,所述后盖通过所述卡扣凸起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窗帘控制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吸块和第二磁吸块,所述第一磁吸块分别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王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佳域丰城装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