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能够更加贴近于真实生活场景、简便易用、交互友好的智能家居面板。该智能家居面板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容面板,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主控器、光传感器、麦克阵列、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所述电容面板、麦克阵列、光传感器与主控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器与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光信息;所述主控器用于接收信号、决策判断和发出指令;所述麦克阵列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搜索信息;所述扬声喇叭用于输出声音信息;所述振动马达用于提供振感反馈;wifi模块用于连接云端以及向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面板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精装房政策的推动,智能家居行业在各个方面都需要从概念阶段走向实际性落地阶段,成为拉动内需市场、促进房地产及家电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各类生活化家电、厨房小家电朝着智能化方向继续演进,功能挖掘、联网控制、家电家装化一体设计;另一方面,是网络、安全、交互、数据等基础性的内容如何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目前的难点在于每个家庭的情况和用户习惯都不尽相同,如果协议标准的统一属于行业的宏观问题,叩待行业消除利益壁垒、发展出一套技术格局,那么场景及其规则的设计就是行业的微观问题,需要面对用户的共性需求、结合技术的实际情况,在具体而细微的复杂场景中提出合理、清晰、灵活的方案。对于家庭日常高频出现的一些控制操作,比如灯光、窗帘、空调、空净等的开/关的状态切换。这些设备与家庭中其它电器的区别是:它们的存在感不强,却对提供舒适的居家环境很重要,其中灯光、窗帘营造了居家的光线环境,空调(包括除湿、加湿)、空净(包括新风、净化)营造了居家的空气环境,它们共同构建了家庭润物细无声的空间,又在时间维度不断地切换使用,占据着用户的琐碎精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生活中的琐碎被安排得合理和有序,就会产生一种生活的平凡之美,产品在这些方面做得越隐性越会给人以体贴感。在中国家电业发展的几十年中,不同的家电产品支撑起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在集成控制这条脉络上,从拉绳式的电灯开关、到按压式的面板开关、再到显示屏的多功能控制终端、以及语音交互的渗透和习惯养成。我们经历了物品从单一到繁杂,不同的遥控器、显示屏、app、交互方式,让智能家居还未普及就已经呈现了不太友好的体验。如何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考虑到用户在回家、睡觉、起床、出门这些节奏性的时间节点上,在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这些规律性的活动路线上,怎么样更好地场景化集成灯光、窗帘、空调、空净等基础性设备的控制,既省精力、也省能源,是本技术希望提供的一种解决方案和思路。综合考虑与房屋装修和布局的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面板比app更适合在智能家居中实现集成控制。具体到智能面板领域,已有许多可参见的技术细节,比如:智能触控开关和传统机械开关的兼容使用、带插座的面板、无接触式控制的面板、通过感应人体和环境实现智能灯光调节(包括感应夜灯)、距离感应实现家电控制、家电的整体控制(灯光、空调、地热、新风);语音面板控制灯光、通过指纹和人脸识别的对讲面板、习惯识别控制智能家居、具体的面板显示屏UI设计,等等。其中,基于wifi物联网络的家电控制,是面板实现集成化控制的技术基础;环境感应、语音交互,是面板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技术应用。本技术的宗旨在于应用以上技术,提供一种易用、实用、创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够更加贴近于真实生活场景、简便易用、交互友好的智能家居面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家居面板,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容面板,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主控器、光传感器、麦克阵列、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所述电容面板、麦克阵列、光传感器与主控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器与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光信息;所述主控器用于接收信号、决策判断和发出指令;所述麦克阵列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搜索信息;所述扬声喇叭用于输出声音信息;所述振动马达用于提供振感反馈;所述wifi模块用于连接云端以及向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电容面板包括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上设置有可透光的指示logo。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多个发光灯珠,所述发光灯珠在盒体中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区域下方,用于通过开启或关闭发光灯珠来点亮或点灭相应区域的指示logo,从而指示对应区域的设备控制状态。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电容面板上设置用于声音输出的发声孔。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盒体背部带电源线或电池槽,用于支持有线供电安装或者电池供电安装方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一键操作的实体面板,比集成显示屏的面板(滚动翻页、菜单选项方式)更能简单、有效地实现控制,而通过一个简单的触摸动作就可以实现交互,相对于语音指令控制而言更加贴合真实的生活场景;(2)通过振感和发光logo的细节提示,可以在不发声的情况下及时反馈用户操作,给用户更好的体验;(3)当用户需要播放音乐营造休闲氛围时,语音搜索和语音播放则提供了一种无界面的交互方式,使面板融合了部分智能音响的作用;(4)面板可以根据环境光及阈值判断,可实现不同的联动操作,比如:关闭主灯时打开辅灯、窗帘的闭合程度、设备的静音工作模式、房间的灯光检查和设备关闭;从而提高智能化和便捷化;(5)提供了有线供电和无线供电两种方案,从而适应前装阶段和后装阶段的不同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家居面板控制逻辑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四联控制面板正视图和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四联控制面板后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四联控制面板内部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2中的三联控制面板正视图和侧视图;图6为实施例2中的三联控制面板后视图;图7为实施例2中的三联控制面板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1-电容面板,2-盒体,3-电源线,4-电池槽,1-1-灯光面板,1-2-窗帘面板,1-3-空调面板,1-4-空净面板,1-5-发声孔,2-1-主控器,2-2-光传感器,2-3-麦克阵列,2-4-wifi模块,2-5-扬声喇叭,2-6-振动马达,2-7-发光灯珠。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能够更加贴近于真实生活场景、简便易用、交互友好的智能家居面板。该面板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容面板,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主控器、光传感器、麦克阵列、wifi模块、扬声喇叭、发光灯珠和振动马达;如图1所示,所述电容面板、麦克阵列、光传感器、发光灯珠与主控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器与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光信息;所述主控器用于接收信号、决策判断和发出指令;所述麦克阵列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搜索信息;所述扬声喇叭用于输出声音信息;所述振动马达用于提供振感反馈;所述wifi模块用于连接云端以及向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所述电容面板包括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上设置有可透光的指示logo,所述发光灯珠在盒体中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区域下方,用于通过开启或关闭发光灯珠来点亮或点灭相应区域的指示logo,从而指示对应区域的设备控制状态。在实施时,可根据家里的需要,选择有线或无线的安装方式,有线安装可通过电源线与墙面的留线口结合,适合前装阶段;无线安装可通过锂电池供电,自由贴合在家里的墙面、桌面、床头、柜体等地方,无需布线,适合后装阶段。能家居面板在使用时,通过振感给用户及时的操作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面板,其特征在于,/n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容面板,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主控器、光传感器、麦克阵列、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所述电容面板、麦克阵列、光传感器与主控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器与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光信息;所述主控器用于接收信号、决策判断和发出指令;所述麦克阵列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搜索信息;所述扬声喇叭用于输出声音信息;所述振动马达用于提供振感反馈;所述wifi模块用于连接云端以及向设备发送控制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面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容面板,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主控器、光传感器、麦克阵列、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所述电容面板、麦克阵列、光传感器与主控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器与wifi模块、扬声喇叭和振动马达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光信息;所述主控器用于接收信号、决策判断和发出指令;所述麦克阵列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搜索信息;所述扬声喇叭用于输出声音信息;所述振动马达用于提供振感反馈;所述wifi模块用于连接云端以及向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面板包括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节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