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便携投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46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35
本实用公开了LCD便携投影仪,包括便携投影仪,所述便携投影仪包括投影仪机体,所述便携投影仪还包括收带主体、控制主体和背带,所述投影仪机体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手提把手,所述收带主体设置有一对,所述收带主体对称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侧端,所述控制主体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的侧端,所述背带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的内端,所述收带主体包括壳架、滑槽、弹片、发条和转轴,所述壳架的侧端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外壁,所述壳架与手提把手为一体结构,所述滑槽镂空开设在壳架的内端,所述弹片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壳架的内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投影仪设备技术领域,能够方便使用者选择携带方式,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CD便携投影仪
本技术涉及投影仪设备
,具体为LCD便携投影仪。
技术介绍
投影仪便携主要依赖于常规的把手,而常规的把手只能够提供单一的手提携带,只适宜超短距离携带移动,长时间手提投影仪会造成手部酸痛,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LCD便携投影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LCD便携投影仪,包括便携投影仪,所述便携投影仪包括投影仪机体,所述便携投影仪还包括收带主体、控制主体和背带,所述投影仪机体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手提把手,所述收带主体设置有一对,所述收带主体对称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侧端,所述控制主体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的侧端,所述背带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的内端;所述收带主体包括壳架、滑槽、弹片、发条和转轴,所述壳架的侧端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外壁,所述壳架与手提把手为一体结构,所述滑槽镂空开设在壳架的内端,所述弹片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壳架的内端,所述弹片的外壁与壳架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发条的内端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端,所述发条的外端与壳架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发条的侧壁与壳架滑动接触,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壳架的下部内侧端,所述转轴贯穿壳架,所述转轴位于壳架内侧的一端与背带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背带收卷在转轴的外侧;所述控制主体包括螺母和螺栓,所述螺母的侧端固定连接在壳架的外端,所述螺栓贯穿螺母,所述螺栓螺纹安装在螺母的内端,所述螺栓的侧端挤压在弹片的下部外壁,所述弹片的下端内壁与背带挤压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收带主体还包括壳罩,所述壳罩罩在转轴和发条的外侧,所述壳罩与壳架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收带主体还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弹片的下端内壁,所述卡块与背带挤压匹配。优选的,所述控制主体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对称设置在螺母的侧部,所述固定块与壳架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控制主体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螺栓的外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需要将装置背起携带时,直接将背带背在肩膀上即可,通过背起装置携带的方式,相对于手提而言提高了便捷度;当使用者需要选用手提方式携带装置时,借助外力将螺栓向外拧松,使得螺栓的与弹片不接触,利用弹片的弹力向外恢复,从而使得背带的下端失去束缚,利用发条的弹力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转动收卷背带,从而使得背带被转轴收入到壳架内侧,从而使得背带的上部与手提把手贴合在一起,方便了使用者拿起手提把手携带投影仪;当使用者需要选用背带模式时,将背带向上拉出,再反向操作即可;利用壳罩将发条和转轴罩在内部,达到保护发条的目的;当弹片的下端外壁受到外力挤压后,利用弹片带动卡块将背带压紧在壳架的内端;通过旋钮方便了手动旋拧螺栓转动,通过螺栓挤压弹片的下部外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收带主体切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便携投影仪;2、收带主体;3、控制主体;4、背带;5、壳架;6、滑槽;7、弹片;8、发条;9、转轴;10、壳罩;11、卡块;12、固定块;13、螺母;14、螺栓;15、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的方位或位置的相对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LCD便携投影仪,包括便携投影仪1,便携投影仪1包括投影仪机体,便携投影仪1还包括收带主体2、控制主体3和背带4,投影仪机体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手提把手,收带主体2设置有一对,收带主体2对称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侧端,控制主体3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2的侧端,背带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2的内端;收带主体2包括壳架5、滑槽6、弹片7、发条8和转轴9,壳架5的侧端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外壁,壳架5与手提把手为一体结构,滑槽6镂空开设在壳架5的内端,弹片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壳架5的内端,弹片7的外壁与壳架5的内壁滑动接触,发条8的内端固定连接在转轴9的外端,发条8的外端与壳架5固定安装在一起,发条8的侧壁与壳架5滑动接触,转轴9转动安装在壳架5的下部内侧端,转轴9贯穿壳架5,转轴9位于壳架5内侧的一端与背带4固定连接在一起,背带4收卷在转轴9的外侧;控制主体3包括螺母13和螺栓14,螺母13的侧端固定连接在壳架5的外端,螺栓14贯穿螺母13,螺栓14螺纹安装在螺母13的内端,螺栓14的侧端挤压在弹片7的下部外壁,弹片7的下端内壁与背带4挤压在一起;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需要将装置背起携带时,直接将背带4背在肩膀上即可,通过背起装置携带的方式,相对于手提而言提高了便捷度;当使用者需要选用手提方式携带装置时,借助外力将螺栓14向外拧松,使得螺栓14的与弹片7不接触,利用弹片7的弹力向外恢复,从而使得背带4的下端失去束缚,利用发条8的弹力带动转轴9转动,通过转轴9转动收卷背带4,从而使得背带4被转轴9收入到壳架5内侧,从而使得背带4的上部与手提把手贴合在一起,方便了使用者拿起手提把手携带投影仪;当使用者需要选用背带模式时,将背带4向上拉出,再反向操作即可。收带主体2还包括壳罩10,壳罩10罩在转轴9和发条8的外侧,壳罩10与壳架5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壳罩10将发条8和转轴9罩在内部,达到保护发条8的目的。收带主体2还包括卡块11,卡块11固定连接在弹片7的下端内壁,卡块11与背带4挤压匹配;当弹片7的下端外壁受到外力挤压后,利用弹片7带动卡块11将背带4压紧在壳架5的内端。控制主体3还包括固定块12,固定块12对称设置在螺母13的侧部,固定块12与壳架5固定连接在一起。控制主体3还包括旋钮15,旋钮15固定连接在螺栓14的外端;通过旋钮15方便了手动旋拧螺栓14转动,通过螺栓14挤压弹片7的下部外壁。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需要将装置背起携带时,直接将背带4背在肩膀上即可,通过背起装置携带的方式,相对于手提而言提高了便捷度;当使用者需要选用手提方式携带装置时,借助外力将螺栓14向外拧松,使得螺栓14的与弹片7不接触,利用弹片7的弹力向外恢复,从而使得背带4的下端失去束缚,利用发条8的弹力带动转轴9转动,通过转轴9转动收卷背带4,从而使得背带4被转轴9收入到壳架5内侧,从而使得背带4的上部与手提把手贴合在一起,方便了使用者拿起手提把手携带投影仪;当使用者需要选用背带模式时,将背带4向上拉出,再反向操作即可;利用壳罩10将发条8和转轴9罩在内部,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LCD便携投影仪,包括便携投影仪(1),所述便携投影仪(1)包括投影仪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投影仪(1)还包括收带主体(2)、控制主体(3)和背带(4),所述投影仪机体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手提把手,所述收带主体(2)设置有一对,所述收带主体(2)对称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侧端,所述控制主体(3)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2)的侧端,所述背带(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2)的内端;所述收带主体(2)包括壳架(5)、滑槽(6)、弹片(7)、发条(8)和转轴(9),所述壳架(5)的侧端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外壁,所述壳架(5)与手提把手为一体结构,所述滑槽(6)镂空开设在壳架(5)的内端,所述弹片(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壳架(5)的内端,所述弹片(7)的外壁与壳架(5)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发条(8)的内端固定连接在转轴(9)的外端,所述发条(8)的外端与壳架(5)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发条(8)的侧壁与壳架(5)滑动接触,所述转轴(9)转动安装在壳架(5)的下部内侧端,所述转轴(9)贯穿壳架(5),所述转轴(9)位于壳架(5)内侧的一端与背带(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背带(4)收卷在转轴(9)的外侧;所述控制主体(3)包括螺母(13)和螺栓(14),所述螺母(13)的侧端固定连接在壳架(5)的外端,所述螺栓(14)贯穿螺母(13),所述螺栓(14)螺纹安装在螺母(13)的内端,所述螺栓(14)的侧端挤压在弹片(7)的下部外壁,所述弹片(7)的下端内壁与背带(4)挤压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LCD便携投影仪,包括便携投影仪(1),所述便携投影仪(1)包括投影仪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投影仪(1)还包括收带主体(2)、控制主体(3)和背带(4),所述投影仪机体的上端转动安装有手提把手,所述收带主体(2)设置有一对,所述收带主体(2)对称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侧端,所述控制主体(3)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2)的侧端,所述背带(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收带主体(2)的内端;所述收带主体(2)包括壳架(5)、滑槽(6)、弹片(7)、发条(8)和转轴(9),所述壳架(5)的侧端固定连接在手提把手的外壁,所述壳架(5)与手提把手为一体结构,所述滑槽(6)镂空开设在壳架(5)的内端,所述弹片(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壳架(5)的内端,所述弹片(7)的外壁与壳架(5)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发条(8)的内端固定连接在转轴(9)的外端,所述发条(8)的外端与壳架(5)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发条(8)的侧壁与壳架(5)滑动接触,所述转轴(9)转动安装在壳架(5)的下部内侧端,所述转轴(9)贯穿壳架(5),所述转轴(9)位于壳架(5)内侧的一端与背带(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背带(4)收卷在转轴(9)的外侧;所述控制主体(3)包括螺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云朵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