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风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43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32
一种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中部上方设置有方形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顶部中间设置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中部设置有圆形的固定盘,固定盘中心上下贯穿有可向任意角度倾斜的万向螺旋柱,所述万向螺旋柱上端连接有GNSS接收器,万向螺旋柱下端连接有悬空在支撑框架内的空心球,空心球内装有与GNSS接收器质量相同的防冻液,支撑框架前后两侧的底座上均设置有地质雷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安装简单,空间占有小,方便安装、易于拆卸。精简作业流程,减少作业时间,大大提高测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地质雷达测验的测验方法类似于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比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一般是去除零漂、增益处理、带通滤波、道均衡等。还可以采用二维滤波、偏移归位、反褶积等方法进行处理。外业进行数据采集,采用的剖面法、投射法、宽角法或共中心点法等。结合GPS进行位置的确认,以便对有问题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传统测验方法应该是人拿着GPS流动站徒步跟随地质雷达,根据问题区域进行定点,确定位置经纬度,以便更好的进行问题区域的搜集;作业环境相对舒适、区域面积不是很大、人员配备充足的情况下,对问题区域进行搜集相对来说还算可以;但是对于人员紧缺、作业天气相对炎热的情况下,进行外业徒步测验就相对艰苦;靠人力牵引地质雷达进行徒步作业过程本身占用人员,就够辛苦、繁琐,尤其流动站也需要进行人员配备进行数据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安装简单,空间占有小,提高了测验精度,缩短了测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上方设置有方形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顶部中间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中部设置有圆形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中心上下贯穿有可向任意角度倾斜的万向螺旋柱,所述万向螺旋柱上端连接有GNSS接收器,万向螺旋柱下端连接有悬空在支撑框架内的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内装有与GNSS接收器质量相同的防冻液,所述支撑框架前后两侧的底座上均设置有地质雷达。上述底座上设置有四个可卡住支撑框架底部四个角的卡槽,所述四个卡槽和支撑框架底部四个角分别通过螺栓相互连接。上述支撑框架顶部中间架设有两个支撑横梁,所述固定盘固定在两个支撑横梁中部之间。上述GNSS接收器与两个地质雷达在同一条直线上。上述底座后端连接有车轮,底座前端连接有牵拉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安装简单,空间占有小,方便安装、易于拆卸。解决了在常规测验中时间紧,任务重的作业,平时可固定地质雷达探测大堤隐患平衡仪,不影响测量试验、考察。2.改善工作方式和环境,提高测验精度,缩短测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有机的GNSS接收器和地质雷达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测验精度又减少了作业中出现的人员短缺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将徒步人员解脱出来,随时坐在车上进行数据的采集,不用再拿着移动站进行数据采集,改善了外业工作的环境,解放了劳动力,一举多得。3.结构简单、重量轻便、造价低廉、保养简单,可反复使用。只需一般工艺切割、弯制、套丝和普通电焊焊接,所以制作简单并且造价非常低廉,地质雷达探测大堤隐患平衡仪重量轻便,在测量行进过程中不会对地质雷达造成破坏,全部中空材料,耐腐蚀、耐锈迹,可反复使用。4.安装位置应保证和地质雷达在一条平行线上,进行问题区域的数据采集,精简作业流程,减少作业时间,大大提高测验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支撑框架,3GNSS接收器,4地质雷达,5车轮,6牵拉杆,7固定盘,8支撑横梁,9空心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大堤地质雷达4探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中部上方设置有方形的支撑框架2,支撑框架2顶部中间设置有支撑横梁8,所述支撑横梁8中部设置有圆形的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中心上下贯穿有可向任意角度倾斜的万向螺旋柱,万向螺旋柱上端连接有GNSS接收器3,万向螺旋柱下端连接有悬空在支撑框架2内的空心球9,空心球9内装有与GNSS接收器3质量相同的防冻液,支撑框架2前后两侧的底座1上均设置有地质雷达4。底座1上设置有四个可卡住支撑框架2底部四个角的卡槽,四个卡槽和支撑框架2底部四个角分别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螺栓更好的进行仪器的固定,以便于在行驶过程中,仪器接头处出现松动因而脱落,造成仪器的损伤。拆卸方便,易于操作,任何人都能进行作业。支撑框架2内置中空,耐锈、耐腐蚀,重量轻便,固定GNSS接收器3,防止侧滑。支撑框架2顶部中间架设有两个支撑横梁8,所述固定盘7固定在两个支撑横梁8中部之间。GNSS接收器3与两个地质雷达4在同一条直线上。底座1后端连接有车轮5,底座1前端连接有牵拉杆6。万向螺旋柱是衔接GNSS接收器3和空心球9的螺旋装置。在测量过程中防止仪器在测量过程中,颠簸出现不必要的拉扯、倾斜,这就存在了物理上的加速度,所谓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这样万向螺旋柱起到缓冲仪器作用,减小了对仪器的损伤;在发现问题区域进行数据的采集时,也能够立刻平衡,自动整平,进行数据的搜集,提高了工作的精度和测验的效率。控制重量的空心球9是利用的是物理学上的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acceleration)是一个物体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所具有的加速度。假设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与一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的距离为r时,质量所受的重力小为:其中G为引力常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mg可得重力加速度。空心球9注入的相当GNSS接收器3重量的防冻液。在发现问题区域,或者要确定位置经纬度时候,GNSS接收器3作用力与地球反作用力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力,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正好静止。防冻液的选择也为了在天气寒冷的环境下更好进行液体注取,不结冰。本专利无需人员,更快整平、更便捷取点、更快效率完成作业流程。更快的进行仪器整平,简化作业流程,测取数据;可以通过车辆进行地质雷达4的牵引。减少人员上下车进行位置确认的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简化人员安排,减轻作业劳动强度,改善外业条件,区别上更加立竿见影。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上方设置有方形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顶部中间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中部设置有圆形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中心上下贯穿有可向任意角度倾斜的万向螺旋柱,所述万向螺旋柱上端连接有GNSS接收器,万向螺旋柱下端连接有悬空在支撑框架内的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内装有与GNSS接收器质量相同的防冻液,所述支撑框架前后两侧的底座上均设置有地质雷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上方设置有方形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顶部中间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中部设置有圆形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中心上下贯穿有可向任意角度倾斜的万向螺旋柱,所述万向螺旋柱上端连接有GNSS接收器,万向螺旋柱下端连接有悬空在支撑框架内的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内装有与GNSS接收器质量相同的防冻液,所述支撑框架前后两侧的底座上均设置有地质雷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堤地质雷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风学李延林吴潇刘安国冯浩宋帅殷际超代永磊赵竟束杨笛姜苗苗姜蕾王跃峰孙华光周正倩张珍董涛孟祥明王志强李彦帮
申请(专利权)人:刘风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