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塔PH值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036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脱硫塔PH值检测系统,包括排空阀、石膏排出泵、泵前阀、泵后阀、PH计前阀、PH计、PH计后阀以及石膏旋流器,其中:所述PH计一端和所述PH计前阀相连,另一端和所述PH计后阀相连:所述石膏排出阀通过管道一端与所述泵前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泵后阀相连;所述泵前阀与脱硫塔通过管道相连且连接点在液面下方,所述泵后阀与所述石膏旋流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PH计后阀通过管道与脱硫塔相连且连接点在脱硫塔液面的上方,从所述连接点出来的管道与水平面成锐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脱硫塔PH计流通式和浸入式两种方式,不用经常打开阀门,易于操作,有效提高了脱硫塔内PH值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塔PH值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硫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脱硫塔PH值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湿法脱硫工艺主要采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吸收剂,CaCO3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在脱硫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逆流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二氧化硫从烟气中去除,反应产物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石膏。脱硫后的烟气依次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经烟囱排放。目前,脱硫系统一般采用两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对脱硫塔内PH值的变化进行测量:(1)PH计浸入式测量系统;(2)PH计流通式测量系统。如果脱硫项目用于检测脱硫塔内浆液PH值来判断塔内浆液酸碱度,以此决定是否加石灰石浆液中和,一般选用的是PH计浸入式,具体如图1所示,直接将第一PH计11和第二PH计12(一用一备)浸入脱硫塔的液面以下直接测量。这种虽然安装方式简单,占地面积小且成本低,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长期使用下,浆液容易沉积不流通,测量不准确。PH计流通式测量系统如图2所示:脱硫塔上开孔,通过接管道至地沟,第一PH计11和第二PH计12(一用一备)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其前后设置检修阀门(包括第一PH计前阀21、第二PH计前阀22、第一PH计后阀31、第二PH计后阀32),阀门打开使浆液流通,并外接工艺水冲洗管80,以便测量准确。这种方式也有非常明显的缺点:阀门常开会影响塔内液面高度的控制,所以PH计后阀(包括第一PH计后阀31、第二PH计后阀32)为常关状态;需要工艺水冲洗管及配套阀门,定期进行冲洗,否则会出现积浆,无法测量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硫塔PH值检测系统,不仅易于操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脱硫塔PH值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空阀、石膏排出泵、泵前阀、泵后阀、PH计前阀、PH计、PH计后阀以及石膏旋流器,其中:所述PH计一端和所述PH计前阀相连,另一端和所述PH计后阀相连:所述石膏排出阀通过管道一端与所述泵前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泵后阀相连;所述泵前阀与脱硫塔通过管道相连且连接点在液面下方,所述泵后阀与所述石膏旋流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PH计后阀通过管道与脱硫塔相连且连接点在脱硫塔液面的上方,从所述连接点出来的管道与水平面成锐角;所述排空阀设置在所述石膏排出泵和所述泵前阀之间。作为本技术结构上一种优化,所述石膏排出泵、泵前阀、泵后阀以及排空阀的数量皆为2。作为本技术结构上一种优化,所述2个泵后阀分布在所述石膏旋流器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结构上一种优化,所述PH计前阀、PH计以及PH计后阀的数量皆为2。作为本技术结构上一种优化,所述2个PH计通过管道并联。作为本技术结构上一种优化,所述2个石膏排出泵通过管道并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脱硫塔PH计流通式和浸入式两种方式,不用经常打开阀门,易于操作,有效提高了脱硫塔内PH值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具体的,本技术通过排空阀、石膏排出泵、泵后阀、PH计前阀、PH计、PH计后阀以及石膏旋流器的连接方式以及空间排布,保证了各个部件连接管道内流速以及石膏排出泵进出口压力稳定,在不影响脱硫塔内液位的控制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脱硫塔内PH值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脱硫系统中常见的PH计浸入式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脱硫系统中常见的PH计流通式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脱硫塔PH值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1:第一PH计、12:第二PH计、21:第一PH计前阀、22:第二PH计前阀,31:第一PH计后阀、32:第二PH计后阀、41:第一石膏排出泵、42:第二石膏排出泵、51:第一泵后阀、52:第二泵后阀、61:第一泵前阀,62:第二泵前阀、70:石膏旋流器、80:工艺水冲洗管、91:第一排空阀、92:第二排空阀、100:脱硫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脱硫塔PH值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如下结构:第一PH计11、第二PH计12、第一PH计前阀21、第二PH计前阀22,第一PH计后阀31、第二PH计后阀32、第一石膏排出泵41、第二石膏排出泵42、第一泵后阀51、第二泵后阀52、第一泵前阀61,第二泵前阀62、石膏旋流器70、第一排空阀91、第二排空阀92,这些部件通过管道连接在脱硫塔100的外部。第一PH计11一端和第一PH计前阀21相连,另一端和第一PH计后阀31相连;第二PH计12一端和第二PH计前阀22相连,另一端和第二PH计后阀32相连;第一PH计11、第二PH计12通过上述方式并联。第一石膏排出泵41一端与第一泵前阀61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泵后阀51相连;第二石膏排出泵42一端与第二泵前阀62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泵后阀52相连;第一石膏排出泵41、第二石膏排出泵42按照上述方式通过管道并联。第一泵后阀51、第二泵后阀52与石膏旋流器70相连,即两个泵后阀51、52分布在石膏旋流器70的两侧。第一PH计后阀31、第二PH计后阀32通过管道分别与脱硫塔100相连,两个连接点在脱硫塔100液面的上方,并且连接点出来的管道与水平面成锐角(作用是防止浆液倒流),经过多次实验,角度成45度角效果最佳。第一泵前阀61、第二泵前阀62通过管道与脱硫塔100相连且连接点在脱硫塔100液面的下方,第一排空阀91设置在第一石膏排出泵41和第一泵前阀61之间,第二排空阀92设置在第二石膏排出泵42和第二泵前阀62之间。之所以选择2个石膏排出泵,是因为如果仅用1个,万一坏了没有备用,那PH值的测量就不是非常准确,操作也不方便,所以相应地,PH计、PH计前阀、PH计后阀、泵后阀的最佳数量也是2个。在开启状态,保证管道浆液为流通状态,脱硫塔内浆液PH值能够达到实时准确的测量,在测量完毕后可以适时停泵。如图3所示,为了使第一石膏排出泵41和第二石膏排出泵42在脱石膏和不脱石膏状态下都能保证管道内流速以及泵进出口压力稳定,并且不影响塔内液位的控制,假设第一石膏排出泵41和第二石膏排出泵42流量为100m³/h,管道内浆液流速1.7m/s,脱石膏状态下,旁路支管为常开状态,另一旁路支管为关闭状态,此状态下保证大部分浆液去脱石膏,少部分浆液在管道内流通回流至脱硫塔,实现第一PH计11的准确、快速测定。在不脱石膏状态下,泵出口浆液全部回流至塔,旁路支管为常开状态,实现第一PH计11、第二PH计12的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塔PH值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空阀、石膏排出泵、泵前阀、泵后阀、PH计前阀、PH计、PH计后阀以及石膏旋流器,其中:/n所述PH计一端和所述PH计前阀相连,另一端和所述PH计后阀相连:/n所述石膏排出阀通过管道一端与所述泵前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泵后阀相连;/n所述泵前阀与脱硫塔通过管道相连且连接点在液面下方,所述泵后阀与所述石膏旋流器通过管道相连;/n所述PH计后阀通过管道与脱硫塔相连且连接点在脱硫塔液面的上方,从所述连接点出来的管道与水平面成锐角;/n所述排空阀设置在所述石膏排出泵和所述泵前阀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塔PH值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空阀、石膏排出泵、泵前阀、泵后阀、PH计前阀、PH计、PH计后阀以及石膏旋流器,其中:
所述PH计一端和所述PH计前阀相连,另一端和所述PH计后阀相连:
所述石膏排出阀通过管道一端与所述泵前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泵后阀相连;
所述泵前阀与脱硫塔通过管道相连且连接点在液面下方,所述泵后阀与所述石膏旋流器通过管道相连;
所述PH计后阀通过管道与脱硫塔相连且连接点在脱硫塔液面的上方,从所述连接点出来的管道与水平面成锐角;
所述排空阀设置在所述石膏排出泵和所述泵前阀之间。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迎迎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环工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