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35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包括一推车和外接线,所述推车的底板上表面左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前后两端的限位板之间架设有用于卷线的卷筒,所述卷筒外周侧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便于绕线的环形凹槽,所述卷筒前端穿过所述前侧限位板延伸至所述前侧限位板外,所述卷筒前端面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卷筒转动放线的第一转动把手,所述外接线一端固定在卷筒上,所述外接线卷绕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外接线另一端连接有橡胶电缆,所述橡胶电缆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电阻率探头,所述橡胶电缆末端设置有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两头圆锥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避免在对海上钻孔进行检测时探头仪器卡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
本技术涉及海洋勘察设备
,特别是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
技术介绍
静力触探方法是一种原位测试手段,也是一种勘探手段,它和常规的钻探-取样-室内试验等勘探程序相比,具有快速、精确、经济和节省人力等优点,可以满足广大沿海地区的工程勘察需求。现有技术中由于海上钻孔中的风化岩石破碎强烈,钻孔中泥浆的存在,所以在现在对海上钻孔内进行检测时,需要在电阻率探头下附带配重,便于电阻率探头能够更好的进入或拉出钻孔内对钻孔进行检测,现在的传统配重为一些杂物、螺栓、石头和铁块等,这样在配重进入孔中和出孔时,会出现卡在钻孔塌掉的碎石层中的情况,且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在检测时,需拿着外接线,慢慢的放下,外接线的重量较重,会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对海上钻孔进行检测时探头仪器卡住的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包括一推车和外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的底板上表面左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前后两端的限位板之间架设有用于卷线的卷筒,所述卷筒外周侧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便于绕线的环形凹槽,所述卷筒前端穿过所述前侧限位板延伸至所述前侧限位板外,所述卷筒前端面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卷筒转动放线的第一转动把手,所述外接线一端固定在卷筒上,所述外接线卷绕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外接线另一端连接有橡胶电缆,所述橡胶电缆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电阻率探头,所述橡胶电缆末端设置有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两头圆锥状。进一步的,所述外接线与市电连接为所述橡胶电缆供电。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包括上块体和下块体,所述上块体和下块体相配合形成所述配重块,所述下块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橡胶电缆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截面为S形,所述上块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凸部,所述上块体与所述下块体上端连接处开设有便于橡胶电缆伸出的出线口,所述上块体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块体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电阻率探头两两之间距离为1m。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重量范围在4kg-5kg之间,所述配重块的直径范围为2cm-2.5cm之间,所述配重块的长度范围为30cm-45c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推车底板的上表面右端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上端嵌设有一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轴承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周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下端套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套筒转动的蜗轮,所述第一套筒内设置有与所述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前端穿过所述第一套筒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外,所述蜗杆前端面连接有第二转动把手;所述第二套筒内螺旋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外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第一套筒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上方,所述升降杆上端面连接有一L形杆,所述L形杆的横杆正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防脱线滑轮,所述外接线从所述环形凹槽延伸出来后穿过所述防脱线滑轮与所述橡胶电缆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装置中加入了两头为圆锥形的配重块,使得在进孔和出孔时,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电阻率探头卡在钻孔塌掉的碎石层内,也能更快的在泥浆中沉下或拔起,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阻率探头,避免电阻率探头发生卡住的作用;装置中加入了卷筒和第一转动把手,使得通过卷筒和第一转动把手的作用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进行收线和放线,更好的对钻孔内进行检测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起到保护电阻率探头卡住的情况,大大的降低了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所述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包括一推车1和外接线2,所述推车1的底板上表面左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11,前后两端的限位板11之间架设有用于卷线的卷筒12,所述卷筒12外周侧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便于绕线的环形凹槽(未图示),所述卷筒12前端穿过所述前侧限位板11延伸至所述前侧限位板11外,所述卷筒12前端面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卷筒12转动放线的第一转动把手13,所述外接线2一端固定在卷筒12上,所述外接线2卷绕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外接线2另一端连接有橡胶电缆3,所述橡胶电缆3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电阻率探头31,所述橡胶电缆3末端设置有一配重块4,所述配重块4为两头圆锥状。使得在工作人员需要对钻孔内部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将推车1推送至指定位置,然后工作人员经配重块4将电阻率探头31放置于孔口,然后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把手13,将橡胶电缆不断的放入孔内,电阻率探头31对孔内的电阻率进行测量,从而可以得到孔内电阻率的垂向变化,检测完毕后,通过反转第一转动把手13,能够将外接线2和橡胶电缆3从孔内收回。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接线2与市电连接为所述橡胶电缆3供电。使得通过外接线2的作用能够对橡胶电缆3进行供电,再通过橡胶电缆3对电阻率探头31进行供电。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4包括上块体41和下块体42,所述上块体41和下块体42相配合形成所述配重块4,所述下块体42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橡胶电缆3的限位槽43,所述限位槽43的截面为S形,所述上块体41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43相配合的凸部(未图示),所述上块体41与所述下块体42上端连接处开设有便于橡胶电缆3伸出的出线口(未图示),所述上块体41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4,所述下块体42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44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45。使得通过限位槽43的作用能够将橡胶电缆3限位在下块体42内,再通过凸部的作用将橡胶电缆3限位固定在上块体41和下块体42之间,从而能够将橡胶电缆3和配重块4进行连接固定,且通过出线口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将橡胶电缆3穿过上块体41和下块体42之间进行限位固定,通过螺母依次螺旋第一螺纹孔44和第二螺纹孔45内,将上块体41和下块体42进行固定,从而形成配重块4。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阻率探头31两两之间距离为1m。使得每隔1m能够对孔内的电阻率进行一次测量,便于得到孔内电阻率的垂向变化。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4的重量范围在4kg-5kg之间,所述配重块4的直径范围为2cm-2.5cm之间,所述配重块4的长度范围为30cm-45cm之间。配重块4较佳的重量可以是5kg,配重块4的较佳直径可以是2cm,配重块4的较佳长度可以是40cm,但并不仅限于此。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推车1底板的上表面右端设置有第一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5内上端嵌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包括一推车和外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的底板上表面左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前后两端的限位板之间架设有用于卷线的卷筒,所述卷筒外周侧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便于绕线的环形凹槽,所述卷筒前端穿过所述前侧限位板延伸至所述前侧限位板外,所述卷筒前端面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卷筒转动放线的第一转动把手,所述外接线一端固定在卷筒上,所述外接线卷绕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外接线另一端连接有橡胶电缆,所述橡胶电缆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电阻率探头,所述橡胶电缆末端设置有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两头圆锥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包括一推车和外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的底板上表面左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前后两端的限位板之间架设有用于卷线的卷筒,所述卷筒外周侧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便于绕线的环形凹槽,所述卷筒前端穿过所述前侧限位板延伸至所述前侧限位板外,所述卷筒前端面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卷筒转动放线的第一转动把手,所述外接线一端固定在卷筒上,所述外接线卷绕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外接线另一端连接有橡胶电缆,所述橡胶电缆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电阻率探头,所述橡胶电缆末端设置有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两头圆锥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线与市电连接为所述橡胶电缆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井中电阻率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包括上块体和下块体,所述上块体和下块体相配合形成所述配重块,所述下块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橡胶电缆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截面为S形,所述上块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凸部,所述上块体与所述下块体上端连接处开设有便于橡胶电缆伸出的出线口,所述上块体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块体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林袁建滨张自权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