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硬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314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硬度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硬度计,包括本体,本体的前侧壁面开设有矩形孔,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侧壁与本体上矩形孔对应位置壁面固定连接,本体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本体上圆形孔通过本体的顶部壁面贯穿至本体的底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砝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便携式硬度计,使两组推板向相趋近的一侧壁面贴合,两组推板上呈梯形部分的侧壁分别与两组卡块左右两侧上的梯形槽的侧壁相互贴合,使两组卡块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砝码缓缓向底部滑动,压针的底端挤压被测量物品的顶部壁面,测量装置将压针的移动幅度计算出来,得到的结果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达到了方便测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硬度计
本技术涉及硬度计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硬度计。
技术介绍
硬度计是一种硬度测试仪器。金属硬度测量最早由雷奥姆尔提出硬度定义,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硬度计,利用邵氏原理对物品进行硬度测量时,有的需要将硬度计安装在装有砝码机架,再将物品的顶部壁面与硬度计的底部壁面贴合,再将砝码压在压针上,得出物品的硬度,但是被测量的物品的厚度不一定相同,每次进行测量时都需要进行校准,降低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硬度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硬度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硬度计,包括本体,本体的前侧壁面开设有矩形孔,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侧壁与本体上矩形孔对应位置壁面固定连接,本体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本体上圆形孔通过本体的顶部壁面贯穿至本体的底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砝码,砝码的顶端通过本体顶部壁面上的孔延伸至本体的外部,砝码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卡块,两组卡块相趋近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弧形槽,两组卡块的左右两侧壁面相趋近的一端均开设有梯形槽,两组卡块上弧形槽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圈,两组橡胶圈相趋近的一端与砝码的侧壁紧密贴合,两组卡块相远离的一侧壁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组卡块的两组弹簧相远离的一侧端分别与本体内部壁面左右两端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本体的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孔,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推板,两组推板相趋近的一端分别通过本体上两组矩形通孔延伸至本体的内部,两组推板相趋近的一端均呈梯形,两组推板相趋近的一端分别与两组卡块上梯形槽相互对应。作为优选,所述砝码的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垫板,本体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座,压座的底部壁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压座上圆形通孔与本体底部壁面上的圆形孔相互对应。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压针,压针的顶端通过压座上圆形通孔延伸至本体的内部,压针的顶部壁面与垫板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的底部壁面与本体内部底部壁面左端固定连接,本体的内部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抵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测量装置,测量装置的输出端与垫板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测量装置的底部壁面与本体内部底部壁面固定连接,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充电口,充电口的后侧壁面与本体的左侧壁面底端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硬度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携式硬度计,将压座的底部壁面与需要测量的物体的顶部壁面相互贴合,工作人员的双手捏住两组推板相远离的一侧壁面,使两组推板向相趋近的一侧壁面贴合,两组推板上呈梯形部分的侧壁分别与两组卡块左右两侧上的梯形槽的侧壁相互贴合,使两组卡块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砝码缓缓向底部滑动,压针的底端挤压被测量物品的顶部壁面,测量装置将压针的移动幅度计算出来,得到的结果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达到了方便测量的效果。(2)、该便携式硬度计,测量完毕之后,将砝码向顶部移动,使压针移动至本体的内部,挡板将砝码向上移动的距离进行限定,避免砝码向上移动的距离过长导致测量装置损坏的情况发生。(3)、该便携式硬度计,两组卡块上弧形槽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圈,且两组橡胶圈与砝码的侧壁紧密贴合,通过两组橡胶圈增加两组卡块对砝码侧壁的摩擦力,使两组卡块将砝码夹的更紧,避免砝码突然向底部移动导致压针损坏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硬度计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便携式硬度计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便携式硬度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本体、2显示屏、3砝码、4挡板、5卡块、6橡胶圈、7弹簧、8推板、9垫板、10压座、11压针、12电池、13抵板、14测量装置、15充电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便携式硬度计,包括本体1,本体1的前侧壁面开设有矩形孔,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2,显示屏2的侧壁与本体1上矩形孔对应位置壁面固定连接,本体1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本体1上圆形孔通过本体1的顶部壁面贯穿至本体1的底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砝码3,砝码3的顶端通过本体1顶部壁面上的孔延伸至本体1的外部,砝码3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所需要的重量,砝码3的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板4,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卡块5,两组卡块5相趋近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弧形槽,两组卡块5的左右两侧壁面相趋近的一端均开设有梯形槽,两组卡块5上弧形槽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圈6,两组橡胶圈6相趋近的一端与砝码3的侧壁紧密贴合,两组卡块5相远离的一侧壁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两组卡块5的两组弹簧7相远离的一侧端分别与本体1内部壁面左右两端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本体1的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孔,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推板8,两组推板8相趋近的一端分别通过本体1上两组矩形通孔延伸至本体1的内部,两组推板8相趋近的一端均呈梯形,两组推板8相趋近的一端分别与两组卡块5上梯形槽相互对应,砝码3的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垫板9,本体1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座10,压座10的底部壁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压座10上圆形通孔与本体1底部壁面上的圆形孔相互对应,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压针11,压针11的顶端通过压座10上圆形通孔延伸至本体1的内部,压针11的顶部壁面与垫板9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2,电池12的底部壁面与本体1内部底部壁面左端固定连接,本体1的内部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抵板13,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测量装置14,测量装置14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测量装置14的输出端与垫板9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测量装置14的底部壁面与本体1内部底部壁面固定连接,压针11在测量装置14的内部,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充电口15,电池12和充电口15均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充电口15的后侧壁面与本体1的左侧壁面底端固定连接,充电口15与电池12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压座10的底部壁面与需要测量的物体的顶部壁面相互贴合,工作人员的双手捏住两组推板8相远离的一侧壁面,使两组推板8向相趋近的一侧壁面贴合,两组推板8上呈梯形部分的侧壁分别与两组卡块5左右两侧上的梯形槽的侧壁相互贴合,使两组卡块5向相远离的一端移动,砝码3缓缓向底部滑动,压针11的底端挤压被测量物品的顶部壁面,测量装置14将压针11的移动幅度计算出来,得到的结果通过显示屏2显示出来,达到了方便测量的效果。测量完毕之后,将砝码3向顶部移动,使压针11移动至本体1的内部,挡板4将砝码3向上移动的距离进行限定,避免砝码3向上移动的距离过长导致测量装置14损坏的情况发生。两组卡块5上弧形槽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圈6,且两组橡胶圈6与砝码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硬度计,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前侧壁面开设有矩形孔,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2),显示屏(2)的侧壁与本体(1)上矩形孔对应位置壁面固定连接,本体(1)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本体(1)上圆形孔通过本体(1)的顶部壁面贯穿至本体(1)的底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砝码(3),砝码(3)的顶端通过本体(1)顶部壁面上的孔延伸至本体(1)的外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卡块(5),两组卡块(5)相趋近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弧形槽,本体(1)的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孔,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推板(8),两组推板(8)相趋近的一端分别通过本体(1)上两组矩形通孔延伸至本体(1)的内部,砝码(3)的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垫板(9),本体(1)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座(10),压座(10)的底部壁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压座(10)上圆形通孔与本体(1)底部壁面上的圆形孔相互对应,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压针(11),压针(11)的顶端通过压座(10)上圆形通孔延伸至本体(1)的内部,压针(11)的顶部壁面与垫板(9)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2),电池(12)的底部壁面与本体(1)内部底部壁面左端固定连接,本体(1)的内部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抵板(13),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测量装置(14),测量装置(14)的输出端与垫板(9)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测量装置(14)的底部壁面与本体(1)内部底部壁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硬度计,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前侧壁面开设有矩形孔,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2),显示屏(2)的侧壁与本体(1)上矩形孔对应位置壁面固定连接,本体(1)的顶部壁面开设有圆形孔,本体(1)上圆形孔通过本体(1)的顶部壁面贯穿至本体(1)的底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砝码(3),砝码(3)的顶端通过本体(1)顶部壁面上的孔延伸至本体(1)的外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卡块(5),两组卡块(5)相趋近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弧形槽,本体(1)的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孔,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推板(8),两组推板(8)相趋近的一端分别通过本体(1)上两组矩形通孔延伸至本体(1)的内部,砝码(3)的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垫板(9),本体(1)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座(10),压座(10)的底部壁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压座(10)上圆形通孔与本体(1)底部壁面上的圆形孔相互对应,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压针(11),压针(11)的顶端通过压座(10)上圆形通孔延伸至本体(1)的内部,压针(11)的顶部壁面与垫板(9)的底部壁面固定连接,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2),电池(12)的底部壁面与本体(1)内部底部壁面左端固定连接,本体(1)的内部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抵板(13),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戴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