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23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变送器本体顶部后侧固定有横向电器管,横向电器管右端安装有密封把手,且横向电器管左端固定有接头,接头另一端连接有上防护管,上防护管另一端连接有上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另一端外壁固定有防护管,防护管另一端连接有下接线端子,下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电缆线,电缆线另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变送器本体底部中间安装有螺纹连接柱,变送器本体前端中间安装有仪表盘,仪表盘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调试接口、超限报警指示灯和清零按钮,仪表盘底部设置有标定按钮一和标定按钮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微功耗无线通讯模式,安装更为快捷、安全,具有连接稳定,便于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
本技术涉及温度压力变送器
,具体为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
技术介绍
温度压力变送器属于BH系列油水井无线监控系统的配套产品,适用于石油油水井生产、储运工艺过程的压力和温度监测。配套的无线转接设备,可将诸多无线压力和温度信号转换为MODBUS标准信号通过以太网或串口传输,能够方便的接入测控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层面。现有技术中的温度压力变送器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连接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具有连接稳定,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所述变送器本体顶部后侧固定有横向电器管,所述横向电器管右端安装有密封把手,且所述横向电器管左端固定有接头,所述接头另一端连接有上防护管,所述上防护管另一端连接有上接线端子,所述上接线端子另一端外壁固定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另一端连接有下接线端子,所述下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电缆线,所述电缆线另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变送器本体底部中间安装有螺纹连接柱,所述变送器本体前端中间安装有仪表盘,所述仪表盘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调试接口、超限报警指示灯和清零按钮,所述仪表盘底部设置有标定按钮一和标定按钮二。优选的,所述仪表盘中间安装有LCD显示屏,工作时,所述LCD显示屏上显示有压力数值及单位、温度数值及单位、电池电量指示、压力满度指示、电池电压指示、组号与编号。优选的,所述上接线端子轴心处安装有导线一,所述上接线端子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固定有绝缘接头一,所述防护管内壁顶部和所述绝缘接头一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接头一另一端中间向外延伸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内管。优选的,所述下接线端子轴心处安装有导线二,所述上接线端子远离所述电缆线的一端固定有绝缘接头二,所述绝缘接头二另一端边缘处均向外延伸固定有外管,所述内管外壁和所述外管内壁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优选的,所述外管外壁固定有密封圈垫,所述密封圈垫外壁和所述防护管内壁底部贴合。优选的,所述变送器本体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为38Ah高能量锂亚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采用微功耗无线通讯模式,不需要接线,安装更为快捷、安全、方便,变送器本体采用隔爆铝壳,全密封防水设计,使得电路板系统本质安全,通过将上接线端子和下接线端子对齐,接着将内管旋入到外管内部,直至导线一和导线二相互抵接,设置的密封圈垫,使得防护管内壁和外管外壁之间密封连接,使得上接线端子和下接线端子连接稳定,且封闭性好,不易受腐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仪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接线端子、防护管和下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送器本体;2、横向电器管;3、密封把手;4、接头;5、上防护管;6、上接线端子;601、绝缘接头一;602、内管;603、导线一;7、防护管;8、下接线端子;801、绝缘接头二;802、外管;803、导线二;9、螺纹连接柱;10、电缆线;11、温度传感器;12、仪表盘;13、调试接口;14、超限报警指示灯;15、清零按钮;16、标定按钮一;17、标定按钮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1,所述变送器本体1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为38Ah高能量锂亚电池,具有超长工作寿命,所述变送器本体1顶部后侧固定有横向电器管2,所述横向电器管2右端安装有密封把手3,且所述横向电器管2左端固定有接头4,所述接头4另一端连接有上防护管5,所述上防护管5另一端连接有上接线端子6,所述上接线端子6另一端外壁固定有防护管7,所述防护管7另一端连接有下接线端子8,所述下接线端子8另一端连接有电缆线10,所述电缆线10另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变送器本体1底部中间安装有螺纹连接柱9,所述变送器本体1前端中间安装有仪表盘12,所述仪表盘12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调试接口13、超限报警指示灯14和清零按钮15,所述仪表盘12底部设置有标定按钮一16和标定按钮二17,超限报警指示灯14,在压力或温度超限时闪烁;清零按钮15,在压力零值漂移时,按下2秒清除漂移,所述仪表盘12中间安装有LCD显示屏,变送器本体1采用隔爆铝壳,全密封防水设计,使得电路板系统本质安全,LCD显示屏具有-40~75℃宽温度工作范围,本装置外接无线转接设备,可将诸多无线压力和温度信号转换为MODBUS标准信号通过以太网或串口传输,能够方便的接入测控系统,采用高增益天线,无线传输距离达200m以上,上防护管5和电缆线10均定制护线套,防止线缆接头断裂,工作时,所述LCD显示屏上显示有压力数值及单位、温度数值及单位、电池电量指示、压力满度指示、电池电压指示、组号与编号。如图3所示,所述上接线端子6轴心处安装有导线一603,所述上接线端子6远离所述接头4的一端固定有绝缘接头一601,所述绝缘接头一601另一端中间向外延伸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内管602,所述下接线端子8轴心处安装有导线二803,所述上接线端子6远离所述电缆线10的一端固定有绝缘接头二801,所述绝缘接头二801另一端边缘处均向外延伸固定有外管802,所述内管602外壁和所述外管802内壁均开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外管802外壁固定有密封圈垫,所述密封圈垫外壁和所述防护管7内壁底部贴合,连接上接线端子6和下接线端子8时,首先将上接线端子6和下接线端子8对齐,接着将内管602旋入到外管802内部,直至导线一603和导线二803相互抵接,设置的密封圈垫,使得防护管7内壁和外管802外壁之间密封连接,使得上接线端子6和下接线端子8连接稳定,且封闭性好,不易受腐蚀。工作原理:该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使用时,先将管道上的准备安装变送器本体1的阀门针型阀或闸阀关闭,再将变送器本体1底部的螺纹连接柱9直接旋入阀门的上端口,然后开启针型阀阀门确认无渗漏现象,即安装合格;管道上安装温度传感器11,首先管道上预置温度传感器11插入装置,如焊接盲管套等,将盲管套内注入导热油或导热硅脂,约2/5管的容积;再将温度传感器11上的探头插入盲管套,再用扳手旋紧,最后将上接线端子6与下接线端子8通过防护管7连接好,即可进行压力、温度测试。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送器本体(1)顶部后侧固定有横向电器管(2),所述横向电器管(2)右端安装有密封把手(3),且所述横向电器管(2)左端固定有接头(4),所述接头(4)另一端连接有上防护管(5),所述上防护管(5)另一端连接有上接线端子(6),所述上接线端子(6)另一端外壁固定有防护管(7),所述防护管(7)另一端连接有下接线端子(8),所述下接线端子(8)另一端连接有电缆线(10),所述电缆线(10)另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变送器本体(1)底部中间安装有螺纹连接柱(9),所述变送器本体(1)前端中间安装有仪表盘(12),所述仪表盘(12)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调试接口(13)、超限报警指示灯(14)和清零按钮(15),所述仪表盘(12)底部设置有标定按钮一(16)和标定按钮二(17)。/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送器本体(1)顶部后侧固定有横向电器管(2),所述横向电器管(2)右端安装有密封把手(3),且所述横向电器管(2)左端固定有接头(4),所述接头(4)另一端连接有上防护管(5),所述上防护管(5)另一端连接有上接线端子(6),所述上接线端子(6)另一端外壁固定有防护管(7),所述防护管(7)另一端连接有下接线端子(8),所述下接线端子(8)另一端连接有电缆线(10),所述电缆线(10)另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变送器本体(1)底部中间安装有螺纹连接柱(9),所述变送器本体(1)前端中间安装有仪表盘(12),所述仪表盘(12)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调试接口(13)、超限报警指示灯(14)和清零按钮(15),所述仪表盘(12)底部设置有标定按钮一(16)和标定按钮二(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盘(12)中间安装有LCD显示屏,工作时,所述LCD显示屏上显示有压力数值及单位、温度数值及单位、电池电量指示、压力满度指示、电池电压指示、组号与编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海粤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