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076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包括冷藏厢体、制冷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冷藏厢体内设置有用于向冷藏厢体内导入气体的进风管和用于将冷藏厢体内气体导出的回风管,且进风管和回风管分别设置在冷藏厢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出风口和输风口、安装在壳体内部的表冷器和变频风机,所述出风口和输风口分别与进风管和回风管连接,所述表冷器安装在输风口与变频风机之间;所述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制冷装置出风口和输风口之间的温度差和出风口的风压,并对变频风机进行调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冷藏厢体内部的温度均匀性和风量的稳定性,满足精准冷藏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冷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冷库冷藏大多采用风机蒸发器、铝排管、空调风柜在冷库制冷。风机蒸发器制冷: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冷速度快;缺点是送风距离有限,温度不均匀,温度波动大。铝排管制冷:优点是保温时间长;缺点是安装麻烦、制冷慢,温度波动大。空调风柜制冷:优点风量大,送风距离远;缺点送风不均匀,各风口风量不一,温度不均匀。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行业(生物医药,科技研发)对温度均匀性、精确性、稳定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冷藏厢体内部的温度均匀性和风量的稳定性,满足精准冷藏的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包括冷藏厢体、制冷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冷藏厢体内设置有用于向冷藏厢体内导入气体的进风管和用于将冷藏厢体内气体导出的回风管,且进风管和回风管分别设置在冷藏厢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出风口和输风口、安装在壳体内部的表冷器和变频风机,所述出风口和输风口分别与进风管和回风管连接,所述表冷器安装在输风口与变频风机之间;所述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制冷装置出风口和输风口之间的温度差和出风口的风压,并对变频风机进行调速。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出风口和输风口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出风口的风压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风压传感器电性连接,且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变频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进风管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大小不同的进风口,所述回风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线性分布的回风口。进一步,所述出风口和输风口的横截面均为梯形结构,且出风口和输风口远离变频风机的一端为小端,且输风口的大端安装有布袋过滤器。进一步,所述表冷器上设置有用于向表冷器内输入冷冻水的进水管和排出冷冻水的出水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通过进风管和回风管形成循环,并对循环的气流进温度监控,调节风速使冷藏厢体内的温度均匀;采用本技术设计结构,一个1000平方米高度为12米的冷藏库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温差不超过1摄氏度;通过对风压进行检测监控,来保持风速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中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中电气控制原理框图。图中:1、冷藏厢体;11、进风管;111、进风口;12、回风管;121、回风口;2、制冷装置;21、壳体;22、出风口;221、第一温度传感器;222、风压传感器;23、变频风机;24、表冷器;241、进水管;242、出水管;25、布袋过滤器;26、输风口;261、第二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包括冷藏厢体1、制冷装置2和控制系统;冷藏厢体1内设置有用于向冷藏厢体1内导入气体的进风管11和用于将冷藏厢体1内气体导出的回风管12,且进风管11和回风管12分别设置在冷藏厢体1的顶部和底部;制冷装置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两端的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安装在壳体21内部的表冷器24和变频风机23,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分别与进风管11和回风管12连接,表冷器24安装在输风口26与变频风机23之间;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制冷装置2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之间的温度差和出风口22的风压,并对变频风机23进行调速。为了方便控制,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2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61、安装在出风口22的风压传感器222和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21、第二温度传感器261和风压传感器222电性连接,且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变频电机电性连接。为了增强气体循环,进风管11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大小不同的进风口111,回风管1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线性分布的回风口121。为了便于安装布局,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的横截面均为梯形结构,且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远离变频风机23的一端为小端,且输风口26的大端安装有布袋过滤器25,布袋过滤器25用于对回风管12导入的气体进行过滤。为了增强冷冻效果,表冷器24上设置有用于向表冷器24内输入冷冻水的进水管241和排出冷冻水的出水管242。综上,本技术所述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使用时,启动表冷器24通入冷冻水对周围气体进行降温,然后再启动变频风机23将低温气体依次通过出风口22、进风管11和进风口111输送至冷藏厢体1内,对冷藏厢体1内部进行降温后,气体自回风口121进入回风管12,再经过输风口26循环至表冷器24;在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2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61,处理器通过对比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得出温度差,当温度差超过预设值时则提高变频风机23的风速从而增大风压,风压传感器222用于检测出风口22的风压;通过稳定风压的方式来控制风量的恒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藏厢体(1)、制冷装置(2)和控制系统;/n所述冷藏厢体(1)内设置有用于向冷藏厢体(1)内导入气体的进风管(11)和用于将冷藏厢体(1)内气体导出的回风管(12),且进风管(11)和回风管(12)分别设置在冷藏厢体(1)的顶部和底部;/n所述制冷装置(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两端的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安装在壳体(21)内部的表冷器(24)和变频风机(23),所述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分别与进风管(11)和回风管(12)连接,所述表冷器(24)安装在输风口(26)与变频风机(23)之间;/n所述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制冷装置(2)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之间的温度差和出风口(22)的风压,并对变频风机(23)进行调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藏厢体(1)、制冷装置(2)和控制系统;
所述冷藏厢体(1)内设置有用于向冷藏厢体(1)内导入气体的进风管(11)和用于将冷藏厢体(1)内气体导出的回风管(12),且进风管(11)和回风管(12)分别设置在冷藏厢体(1)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制冷装置(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两端的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安装在壳体(21)内部的表冷器(24)和变频风机(23),所述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分别与进风管(11)和回风管(12)连接,所述表冷器(24)安装在输风口(26)与变频风机(23)之间;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制冷装置(2)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之间的温度差和出风口(22)的风压,并对变频风机(23)进行调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恒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分别安装在出风口(22)和输风口(26)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忠祥曹宝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荣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