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01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保温板,保温板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孔,保温板内侧设置有蓄热砖,蓄热砖两侧设置有电加热管,进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孔,第二通风孔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吸尘网,电加热管内部靠近外接线柱的两端设置有内接线柱,内接线柱之间设置有电热丝,电加热管与电热丝外表面均设置有石墨烯涂层;该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通过设置保温板与石墨烯涂层,使电加热管产出的热量能最快速度的传递到蓄热砖并将其吸收储存,增大电暖器的热量利用率;通过设置吸尘网与第二通风口,使壳体内部保持清洁,避免了壳体内部灰尘堆积损坏元件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本技术涉及电供暖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技术介绍
蓄热式电暖器,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段的低价电能,在6-8小时内完成电、热能量转换并贮存,在电网高峰时段,以辐射、对流的方式将贮存的热量释放出来,实现全天24小时室内供暖,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排列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碳质新材料,具优异的导热特性,在电子、能源、化工、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因此石墨烯可以作为复合材料的添加剂来提高材料的热学性能。现有的蓄热式电暖器蓄能效率高,但是在蓄能过程中,热量容易损失利用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能的浪费,从而增加了蓄能所需的电量使电暖器使用的经济负担加重;另外,由于电暖器长期放置于室内,灰尘容易通过进风口与出风口进入壳体内,长期如此,灰尘在电暖器内部堆积,导致内部设备制热效果降低,甚至造成设备堵塞损坏,使电暖器使用寿命减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底脚,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保温板内侧设置有蓄热砖,所述蓄热砖两侧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进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吸尘网,所述吸尘网远离第二通风孔的一侧设置有吸风机,所述电加热管两端设置有外接线柱,所述电加热管内部靠近外接线柱的两端设置有内接线柱,所述内接线柱之间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加热管与电热丝外表面均设置有石墨烯涂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板宽度尺寸与壳体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保温板两侧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风孔贯穿保温板,所述第一通风孔呈梯形,所述第一通风孔较小的一端朝向保温板内侧,所述第一通风孔数量为若干组,呈等距排布。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热砖长度尺寸与保温板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蓄热砖与保温板固定连接,所述蓄热砖长度尺寸与电加热管长度尺寸相适配,所述蓄热砖与电加热管数量均为若干组,所述蓄热砖与电加热管交替排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口宽度尺寸与壳体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进风口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宽度尺寸与吸风机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进风口与吸风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远离壳体的一侧均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数量为若干组,呈倾斜设置,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通过第二通风孔与外界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尘网宽度尺寸与进风口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吸尘网与进风口固定连接,所述吸尘网宽度尺寸与出风口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吸尘网与出风口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接线柱与电加热管固定连接,所述电加热管通过外接线柱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内接线柱一侧与电加热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接线柱另一侧与电热丝固定连接,所述外接线柱内电路贯穿电加热管与内接线柱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加热管外壁设有石墨烯涂层,所述电热丝外表面设有石墨烯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通过设置保温板与石墨烯涂层,壳体内部利用保温板包裹蓄热砖与电加热管,减少壳体内热量的散失,且通过在电加热管与电热丝表面设置石墨烯涂层,使电加热管与电热丝的热传导性大大增强,从而使电加热管产出的热量能最快速度的传递到蓄热砖并将其吸收储存,增大电暖器的热量利用率;2、该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通过设置吸尘网与第二通风口,通过在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第二通风口,通风口倾斜设置能有效防止灰尘大量进入壳体内部,且通过在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吸尘网,当空气从第二通风孔进入后,经吸尘网将灰尘吸附过滤后再通入壳体,使壳体内部保持清洁,避免了壳体内部灰尘堆积损坏元件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电加热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进风口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底脚;3、出风口;4、进风口;5、保温板;6、第一通风孔;7、蓄热砖;8、电加热管;9、第二通风孔;10、吸尘网;11、吸风机;12、外接线柱;13、内接线柱;14、电热丝;15、石墨烯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下端设置有底脚2,壳体1上端设置有出风口3,壳体1下端设置有进风口4,壳体1内部设置有保温板5,保温板5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孔6,保温板5内侧设置有蓄热砖7,蓄热砖7两侧设置有电加热管8,进风口4远离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孔9,第二通风孔9靠近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吸尘网10,吸尘网10远离第二通风孔9的一侧设置有吸风机11,电加热管8两端设置有外接线柱12,电加热管8内部靠近外接线柱12的两端设置有内接线柱13,内接线柱13之间设置有电热丝14,电加热管8与电热丝14外表面均设置有石墨烯涂层15。本实施例中,保温板5宽度尺寸与壳体1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保温板5用于壳体1内部保温,防止热量散失,保温板5两侧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使保温板5与壳体1连接固定,第一通风孔6贯穿保温板5,便于热量从出风口3排放,第一通风孔6呈梯形,用于增大热量排放时的压力,第一通风孔6较小的一端朝向保温板5内侧,使热量排放更迅速,第一通风孔6数量为若干组,呈等距排布;蓄热砖7长度尺寸与保温板5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蓄热砖7与保温板5固定连接,用于壳体1内部蓄热,蓄热砖7长度尺寸与电加热管8长度尺寸相适配,蓄热砖7与电加热管8数量均为若干组,蓄热砖7与电加热管8交替排列,便于蓄热砖7对电加热管8产生的热量进行储存;进风口4宽度尺寸与壳体1宽度尺寸相适配,进风口4与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用于输入外界气体,进风口4宽度尺寸与吸风机11外径尺寸相适配,进风口4与吸风机11固定连接,用于将外界气体吸入壳体1内,加速出风口3热量的排放速度;进风口4与出风口3远离壳体1的一侧均设有第二通风孔9,用于壳体1内空气流通,第二通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底脚(2),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进风口(4),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保温板(5),所述保温板(5)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孔(6),所述保温板(5)内侧设置有蓄热砖(7),所述蓄热砖(7)两侧设置有电加热管(8),所述进风口(4)远离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孔(9),所述第二通风孔(9)靠近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吸尘网(10),所述吸尘网(10)远离第二通风孔(9)的一侧设置有吸风机(11),所述电加热管(8)两端设置有外接线柱(12),所述电加热管(8)内部靠近外接线柱(12)的两端设置有内接线柱(13),所述内接线柱(13)之间设置有电热丝(14),所述电加热管(8)与电热丝(14)外表面均设置有石墨烯涂层(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底脚(2),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进风口(4),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保温板(5),所述保温板(5)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孔(6),所述保温板(5)内侧设置有蓄热砖(7),所述蓄热砖(7)两侧设置有电加热管(8),所述进风口(4)远离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孔(9),所述第二通风孔(9)靠近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吸尘网(10),所述吸尘网(10)远离第二通风孔(9)的一侧设置有吸风机(11),所述电加热管(8)两端设置有外接线柱(12),所述电加热管(8)内部靠近外接线柱(12)的两端设置有内接线柱(13),所述内接线柱(13)之间设置有电热丝(14),所述电加热管(8)与电热丝(14)外表面均设置有石墨烯涂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5)宽度尺寸与壳体(1)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保温板(5)两侧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风孔(6)贯穿保温板(5),所述第一通风孔(6)呈梯形,所述第一通风孔(6)较小的一端朝向保温板(5)内侧,所述第一通风孔(6)数量为若干组,呈等距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砖(7)长度尺寸与保温板(5)内壁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蓄热砖(7)与保温板(5)固定连接,所述蓄热砖(7)长度尺寸与电加热管(8)长度尺寸相适配,所述蓄热砖(7)与电加热管(8)数量均为若干组,所述蓄热砖(7)与电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张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圣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