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洪涛专利>正文

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93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39
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面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中固定安装有灯管,壳体底面前后两侧分别横向开设有透槽,壳体下方设有下凸的弧形杆,弧形杆的上端分别伸入对应的透槽中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一侧分别开设有盲孔,壳体朝向盲孔开口一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端为人字型结构且均与壳体固定连接,盲孔的开口均通过软管结构与对应的进气管出气端管路连接。本装置在实现了利用风冷降低灯管温度的同时,在每次启动时还可以自动对灯罩进行吹扫,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灯罩被粉尘糊住,且吹扫功能无需借助其他动力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在含有可燃性粉尘的生产车间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
本技术属于粉尘生产车间安全管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含有大量可燃性粉尘的生产车间,其照明设施均需采用防爆型灯具;防爆型灯具由于其外部包裹有防爆外壳,在使用时一方面其自身散热性能较差,在长时间高温运行时其寿命会缩短,同时也存在高温自燃风险,另一方面在长期使用时,其灯罩表面会覆盖上一层粉尘,降低照明效果;以上问题都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面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中固定安装有灯管,壳体底面前后两侧分别横向开设有透槽,壳体下方设有下凸的弧形杆,弧形杆的上端分别伸入对应的透槽中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一侧分别开设有盲孔,壳体朝向盲孔开口一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端为人字型结构且均与壳体固定连接,盲孔的开口均通过软管结构与对应的进气管出气端管路连接,盲孔的孔内端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为:壳体(1)底面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中固定安装有灯管(2),壳体(1)底面前后两侧分别横向开设有透槽(3),壳体(1)下方设有下凸的弧形杆(31),弧形杆(31)的上端分别伸入对应的透槽(3)中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杆(31)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32),滑块(32)一侧分别开设有盲孔(33),壳体(1)朝向盲孔(33)开口一侧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的出气端为人字型结构且均与壳体(1)固定连接,盲孔(33)的开口均通过软管结构与对应的进气管(4)出气端管路连接,盲孔(33)的孔内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34),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为:壳体(1)底面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中固定安装有灯管(2),壳体(1)底面前后两侧分别横向开设有透槽(3),壳体(1)下方设有下凸的弧形杆(31),弧形杆(31)的上端分别伸入对应的透槽(3)中并与其滑动配合,弧形杆(31)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块(32),滑块(32)一侧分别开设有盲孔(33),壳体(1)朝向盲孔(33)开口一侧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的出气端为人字型结构且均与壳体(1)固定连接,盲孔(33)的开口均通过软管结构与对应的进气管(4)出气端管路连接,盲孔(33)的孔内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34),盲孔(33)内腔底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35),弧形杆(31)内部开设有贯穿整个杆体的第三通孔(36),第三通孔(36)的两端开口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通孔(35)相通,盲孔(33)内部设有用于切换气流方向的翻板结构,弧形杆(31)内弧面上设有数个喷气孔(37),喷气孔(37)均与第三通孔(3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性粉尘生产用防爆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结构为伸缩管(41),盲孔(33)开口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管(41),伸缩管(41)远离盲孔(33)一端均与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涛王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孙洪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