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991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包括发光单元、光源基板、导光棒、导光棒固定组件和光学投射机构:发光单元设置在光源基板上,能够发射一个或多个波段的光线,发光单元与导光棒的入射端接触设置,光源基板与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导光棒固定组件设有用于容置导光棒的安装通腔,导光棒的入射端和出射端能够暴露于安装通腔的两端口,导光棒的侧棱与导光棒固定组件之间不产生应力;光学投射机构包括会聚透镜、调焦透镜和透镜连接件,透镜连接件与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会聚透镜调焦透镜会聚透镜的入射面朝向导光棒的出射端,至少一个调焦透镜的入射面用于接收会聚透镜出射面所出射的光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操作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照明系统的出射光需满足一定的光强、波段和均匀度条件,通常采用光学系统对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进行整定,尤其是设有多波段发光单元的照明系统,需要通过合束的方式进行多种波段的光耦合,以得到满足条件的出射光。目前普遍采用多个棱镜或者二向色镜组成多组光学准直系统,对多波段的光进行合束,但在合束过程中,需要每个波段的发光单元在出射方向上光轴一致,装调难度很大且成本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合束方式简单、装调难度小的照明系统,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操作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单元、光源基板、导光棒、导光棒固定组件和光学投射机构: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光源基板上,能够发射一个或多个波段的光线,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导光棒的入射端接触设置,所述光源基板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设有能够容置所述导光棒的安装通腔,所述导光棒的入射端和出射端能够暴露于所述安装通腔的两端口,所述导光棒的侧棱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之间不产生应力;所述光学投射机构包括会聚透镜、至少一个调焦透镜和透镜连接件,所述透镜连接件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会聚透镜的入射面朝向所述导光棒的出射端,所述至少一个调焦透镜的入射面能够接收所述会聚透镜出射面所出射的光线。本技术提供的照明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利用导光棒和设有一组透镜组的光学投射机构实现了一种波段或多波段光线的整定,光线调节方式简单且装调难度小,有效降低操作复杂度和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的剖面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的立体结构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的部分组件的爆炸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的部分组件的剖面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棒固定基座的立体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棒固定基座的剖面图;图7:图5中方框区域的放大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棒盖板的立体图;图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照明系统部分组件的剖面图;图10:图9中照明系统部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棒安装件的立体图;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棒座的立体图;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投射机构中各透镜的结构图;图中:110-发光单元,120-光源基板,200-导光棒,310-安装通腔,320-导光棒固定基座,321-安装凹槽,322-会聚透镜连接面,323-第一安装孔,330-导光棒盖板,331-第二安装孔,340-避空凹槽,350-导光棒安装件,351-连接部,352-定位销,353-导光棒套筒,354-夹持片,355-会聚透镜沉台,356-间隙,360-导光棒座,361-定位槽,362-同心定位柱,363-套筒通腔,364-第一端面,365-第二端面,366-安装窗口,367-安装孔,370-导光棒紧固件,380-避空沉台,410-会聚透镜,420-调焦透镜,430-会聚透镜连接板,431-会聚透镜安装通孔,440-会聚透镜压圈,450-调焦透镜连接板,451-挡边,460-滑动连接件,470-调焦透镜压圈,480-出光透镜,500-调焦结构,610-散热器,620-风机,700-箱体,710-前盖,711-出光接口,720-侧板,730-后盖,740-进风口,750-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请参考图1-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包括发光单元110、光源基板120、导光棒200、导光棒固定组件和光学投射机构:所述发光单元110设置在所述光源基板120上,能够发射一个或多个波段的光线,所述发光单元110与所述导光棒200的入射端接触设置,所述光源基板120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设有能够容置所述导光棒200的安装通腔310,所述导光棒200的入射端和出射端能够暴露于所述安装通腔310的两端口,所述导光棒200的侧棱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之间不产生应力;所述光学投射机构包括会聚透镜410、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和透镜连接件,所述透镜连接件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会聚透镜410的入射面朝向所述导光棒200的出射端,所述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的入射面能够接收所述会聚透镜410出射面所出射的光线。如此,本技术利用导光棒200和设有一组透镜组的光学投射机构实现了一种波段或多波段光线的整定,光线调节方式简单且装调难度小,有效降低操作复杂度和生产成本。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棒200具有棱柱和/或棱台结构,所述安装通腔310沿所述导光棒200的轴向设置。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会聚透镜410和所述导光棒共轴设置。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会聚透镜410的出射面朝向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的入射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投射机构包括L个调焦透镜420,其中L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L个调焦透镜420用于将会聚透镜410出射的光线调节为预设光线,所述预设光线为满足所述照明系统出射光需求的光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会聚透镜410与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共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L等于1,即所述光学投射机构包括一个调焦透镜420,所述导光棒200、所述会聚透镜410和一个所述调焦透镜420共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单元(110)、光源基板(120)、导光棒(200)、导光棒固定组件和光学投射机构:/n所述发光单元(110)设置在所述光源基板(120)上,能够发射一个或多个波段的光线,所述发光单元(110)与所述导光棒(200)的入射端接触设置,所述光源基板(120)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n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设有能够容置所述导光棒(200)的安装通腔(310),所述导光棒(200)的入射端和出射端能够暴露于所述安装通腔(310)的两端口,所述导光棒(200)的侧棱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之间不产生应力;/n所述光学投射机构包括会聚透镜(410)、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和透镜连接件,所述透镜连接件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会聚透镜(410)的入射面朝向所述导光棒(200)的出射端,所述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的入射面能够接收所述会聚透镜(410)出射面所出射的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单元(110)、光源基板(120)、导光棒(200)、导光棒固定组件和光学投射机构:
所述发光单元(110)设置在所述光源基板(120)上,能够发射一个或多个波段的光线,所述发光单元(110)与所述导光棒(200)的入射端接触设置,所述光源基板(120)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设有能够容置所述导光棒(200)的安装通腔(310),所述导光棒(200)的入射端和出射端能够暴露于所述安装通腔(310)的两端口,所述导光棒(200)的侧棱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之间不产生应力;
所述光学投射机构包括会聚透镜(410)、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和透镜连接件,所述透镜连接件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会聚透镜(410)的入射面朝向所述导光棒(200)的出射端,所述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的入射面能够接收所述会聚透镜(410)出射面所出射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200)具有棱柱和/或棱台结构,所述安装通腔(310)沿所述导光棒(200)的轴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投射机构还包括出光透镜(480),所述出光透镜(480)的入射面能够接收至少一个调焦透镜(420)的出射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的朝向所述会聚透镜(410)的端面上设有会聚透镜连接面(322)或会聚透镜沉台(355),所述安装通腔(310)的端口位于所述会聚透镜连接面(322)或所述会聚透镜沉台(355)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光棒(200)容置于所述安装通腔(310)中时,所述导光棒(200)出射端的端面平齐或略低于所述会聚透镜连接面(322);或者,
所述导光棒(200)出射端的端面平齐或略低于所述会聚透镜沉台(355)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连接件包括会聚透镜连接板(430)和会聚透镜压圈(440),所述会聚透镜连接板(430)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会聚透镜连接板(430)上设有会聚透镜安装通孔(431),所述会聚透镜(410)设置于所述会聚透镜安装通孔(431)中;
通过所述会聚透镜压圈(440),所述会聚透镜(410)能够被固定于所述会聚透镜连接面(322)或会聚透镜沉台(35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调焦透镜连接板(450),调焦透镜连接板(450)上设有调焦透镜安装通孔,所述调焦透镜(420)设置于所述调焦透镜安装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会聚透镜连接板(430)与至少一个调焦透镜连接板(450)滑动连接,通过调整所述会聚透镜连接板(430)与至少一个调焦透镜连接板(450)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所述会聚透镜(410)与所述调焦透镜(420)间轴向上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投射机构还包括调焦结构(500),所述调焦结构(500)与至少一个调焦透镜连接板(450)连接,所述调焦结构(500)能够带动所述至少一个调焦透镜连接板(450)相对于所述会聚透镜连接板(430)移动,进而改变所述会聚透镜(410)与所述调焦透镜(420)间轴向上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朝向所述发光单元(110)的端面和所述光源基板(120)上二者择一地设有若干同心定位柱(362),另一设有与所述同心定位柱(362)相匹配的同心定位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光棒(200)固定于所述安装通腔(310)中时,所述导光棒(200)出射端的各棱边与所述安装通腔(310)端口的各个边不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固定组件包括导光棒固定基座(320)和导光棒盖板(330);所述导光棒固定基座(320)的第一连接面和/或所述导光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志樑陈隐宏熊大曦杨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医世凯半导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