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自动补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90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36
SF6自动补气装置,包括能遥控行走的履带底盘,履带底盘的一端铰接有气瓶箱,所述气瓶箱与履带底盘之间还安装有驱动缸,驱动缸伸缩能带动气瓶箱沿铰接位置发生转动,在气瓶箱内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SF气瓶,所述SF气瓶均通过气路与设备的补气口相联通,其中气路包括有主气路,主气路的一端联通有两条并联的进气路,主气路的另一端联通有两条并联的充气路及泄压路,进气路分别与SF气瓶相联通,充气路与设备的补气口相联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F6自动补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检修
,具体地说是一种SF6自动补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电力系统的GIS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密封元件老化、设备热胀冷缩等原因会发生组合电器设备漏气,导致内部SF6气体压力下降,出现低压报警,这时就需要补充SF6气体。目前检修人员采用的补气方式是将装有较高压力的SF6气瓶搬运到漏气设备现场,高压SF6气体经减压阀减压后,通过橡胶软管连接到SF6设备进行补气,补气结束后再将气瓶运回。此方式因漏气而进行频繁的补气不仅仅加大了工作量导致人工成本增加,还可能将外界杂质、空气中的水分带入设备内部,导致设备损坏,而且变电站较多,设备分散,人力不足,检修人员无法准确跟踪所有漏气气室压力,更加难以及时到站完成补气,造成6IS设备补气不及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F6自动补气装置,采用履带底盘进行运输,气路内集成有压力监测和微水测试,通过遥控能够实现对SF6电气设备的自动补气,同时大幅减轻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SF自动补气装置,包括能遥控行走的履带底盘,履带底盘的一端铰接有气瓶箱,所述气瓶箱与履带底盘之间还安装有驱动缸,驱动缸伸缩能带动气瓶箱沿铰接位置发生转动,在气瓶箱内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SF气瓶,所述SF气瓶均通过气路与设备的补气口相联通,其中气路包括有主气路,主气路的一端联通有两条并联的进气路,主气路的另一端联通有两条并联的充气路及泄压路,进气路分别与SF气瓶相联通,充气路与设备的补气口相联通,其中主气路上安装有露点传感器和系统压力传感器,进气路上安装有进气压力传感器和进气电磁阀,充气路上安装有充气电磁阀、比例调节阀、流量传感器和充气压力传感器,泄压路上安装有安全泄压阀和放气单向阀,所述气瓶箱内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气路箱,主气路、进气路和充气路均位于气路箱内,在气路箱的两侧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座,每侧固定座的上端均设有绑带,固定座内开设有与SF气瓶相配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气路箱与固定座的底端安装有气瓶提升装置,气瓶提升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升降板,升降板两侧的气瓶箱内壁上安装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均开设有斜长槽,升降板的两侧安装有与斜长槽相配合的滑块,在升降板的底部安装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折板,折板弯折的位置处与气瓶箱底部相铰接,折板位于升降板底部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铰接在升降板上,两块折板的另一端则固定安装有一块踏板,踏板沿铰接点转动能驱动升降板沿导向板移动,在升降板底部的两端位置处与气瓶箱之间还铰接安装有阻尼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一侧安装有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包括有第一套筒及其内部的第一定位杆,其中第一套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杆相配合的第一透槽,位于第一套筒内的第一定位杆外周设有第一定位凸台,第一定位凸台一侧的第一定位杆能经由第一透槽伸出第一套筒,第一定位凸台一侧的第一定位杆外周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始终有使第一定位杆伸出第一套筒的趋势,对应于升降板上移的极限位置处,在导向板及气瓶箱侧壁上还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杆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对应于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在另一侧气瓶箱侧壁上安装有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包括有第二套筒及其内部的第二定位杆,其中第二套筒的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杆相配合的第二透槽,位于第二套筒内的第二定位杆外周设有第二定位凸台,第二定位凸台一侧的第二定位杆外周套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定位凸台另一侧的第二定位杆上设有楔形面,对应于第二定位杆的位置,在导向板及升降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弹簧始终有使第二定位杆伸入第二定位孔的趋势,对应于第二定位销及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在导向板前侧还设有联动杆,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则伸入第一定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气瓶箱的两侧位置处安装有监控探头。进一步地,所述SF气瓶的外周套装有可拆装的加热套。进一步地,所述SF气瓶与进气路之间安装有减压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路上安装有进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位于进气压力传感器和进气电磁阀之间,所述充气路上安装有充气单向阀,充气单向阀位于流量传感器和充气压力传感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履带底盘底部的前端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铰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端部安装有辅助支撑轮,在转动杆与履带底盘之间还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伸出能带动辅助支撑轮转动移出安装槽。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SF6自动补气装置,采用履带底盘能方便将气瓶运输到补气现场,只要遥控整体装置移动到现场,一次接装完毕后即可实现漏气设备的补气,且该产品集成了SF6气体微水测试功能,在充气过程中,能实现SF6气体微水试验与压力监测,气密性良好,可以保证充气的单向性,并实现了6IS设备带电检测的功能,又可替代检修人员为气室补气,突破了传统带电检测的局限性,大幅减少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提高了检修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气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I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图;图7是图5中B-B向剖视图;图8是图5中C-C向剖视图;图9是第一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第二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辅助支撑轮伸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履带底盘2气瓶箱3驱动缸4SF6气瓶5主气路6进气路7充气路8泄压路9露点传感器10系统压力传感器11进气压力传感器12进气电磁阀13充气电磁阀14比例调节阀15流量传感器16充气压力传感器17安全泄压阀18放气单向阀19监控探头20气路箱21固定座22绑带23加热套24减压阀25进气单向阀26充气单向阀27安装槽28转动杆29辅助支撑轮30电动推杆31卡槽32升降板33导向板34斜长槽35滑块36折板37连接杆38踏板39第一定位销40第一套筒41第一定位杆42第一透槽43第一定位凸台44第一弹簧45第一定位孔46阻尼器47第二定位销48第二套筒49第二定位杆50第二透槽51第二定位凸台52第二弹簧53楔形面54第二定位孔55联动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SF6自动补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能遥控行走的履带底盘(1),履带底盘(1)的一端铰接有气瓶箱(2),所述气瓶箱(2)与履带底盘(1)之间还安装有驱动缸(3),驱动缸(3)伸缩能带动气瓶箱(2)沿铰接位置发生转动,驱动缸(3)可以是现有的油缸、气缸或电动推杆,当气瓶箱(2)转动至与地面垂直位置时,如图2所示,即可以为GIS设备进行补气作业,当气瓶箱(2)转动至履带底盘(1)上时,履带底盘(1)就可以带动其上的气瓶箱(2)一并进行转移,其中履带底盘(1)作为运输载体,可通过遥控实现其动作,便于实现整机的移动、转弯、爬坡和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F6自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遥控行走的履带底盘(1),履带底盘(1)的一端铰接有气瓶箱(2),所述气瓶箱(2)与履带底盘(1)之间还安装有驱动缸(3),驱动缸(3)伸缩能带动气瓶箱(2)沿铰接位置发生转动,在气瓶箱(2)内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SF6气瓶(4),所述SF6气瓶(4)均通过气路与设备的补气口相联通,其中气路包括有主气路(5),主气路(5)的一端联通有两条并联的进气路(6),主气路(5)的另一端联通有两条并联的充气路(7)及泄压路(8),进气路(6)分别与SF6气瓶(4)相联通,充气路(7)与设备的补气口相联通,其中主气路(5)上安装有露点传感器(9)和系统压力传感器(10),进气路(6)上安装有进气压力传感器(11)和进气电磁阀(12),充气路(7)上安装有充气电磁阀(13)、比例调节阀(14)、流量传感器(15)和充气压力传感器(16),泄压路(8)上安装有安全泄压阀(17)和放气单向阀(18),所述气瓶箱(2)内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气路箱(20),主气路(5)、进气路(6)和充气路(7)均位于气路箱(20)内,在气路箱(20)的两侧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座(21),每侧固定座(21)的上端均设有绑带(22),固定座(21)内开设有与SF6气瓶(4)相配的卡槽(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F6自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遥控行走的履带底盘(1),履带底盘(1)的一端铰接有气瓶箱(2),所述气瓶箱(2)与履带底盘(1)之间还安装有驱动缸(3),驱动缸(3)伸缩能带动气瓶箱(2)沿铰接位置发生转动,在气瓶箱(2)内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SF6气瓶(4),所述SF6气瓶(4)均通过气路与设备的补气口相联通,其中气路包括有主气路(5),主气路(5)的一端联通有两条并联的进气路(6),主气路(5)的另一端联通有两条并联的充气路(7)及泄压路(8),进气路(6)分别与SF6气瓶(4)相联通,充气路(7)与设备的补气口相联通,其中主气路(5)上安装有露点传感器(9)和系统压力传感器(10),进气路(6)上安装有进气压力传感器(11)和进气电磁阀(12),充气路(7)上安装有充气电磁阀(13)、比例调节阀(14)、流量传感器(15)和充气压力传感器(16),泄压路(8)上安装有安全泄压阀(17)和放气单向阀(18),所述气瓶箱(2)内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气路箱(20),主气路(5)、进气路(6)和充气路(7)均位于气路箱(20)内,在气路箱(20)的两侧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座(21),每侧固定座(21)的上端均设有绑带(22),固定座(21)内开设有与SF6气瓶(4)相配的卡槽(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自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箱(20)与固定座(21)的底端安装有气瓶提升装置,气瓶提升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升降板(32),升降板(32)两侧的气瓶箱(2)内壁上安装有导向板(33),导向板(33)上均开设有斜长槽(34),升降板(32)的两侧安装有与斜长槽(34)相配合的滑块(35),在升降板(32)的底部安装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折板(36),折板(36)弯折的位置处与气瓶箱(2)底部相铰接,折板(36)位于升降板(32)底部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37),所述连接杆(37)均铰接在升降板(32)上,两块折板(36)的另一端则固定安装有一块踏板(38),踏板(38)沿铰接点转动能驱动升降板(32)沿导向板(33)移动,在升降板(32)底部的两端位置处与气瓶箱(2)之间还铰接安装有阻尼器(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F6自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2)一侧安装有第一定位销(39),第一定位销(39)包括有第一套筒(40)及其内部的第一定位杆(41),其中第一套筒(40)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杆(41)相配合的第一透槽(42),位于第一套筒(40)内的第一定位杆(41)外周设有第一定位凸台(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涛王文琪张天河孙兆国菅有为张凯冯迎春李海东姜建平乔凯张雷董景强赵利富魏哲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