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89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端,在第一开口端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一盖板,在第一盖板顶部开口有通孔,在通孔内插设有鹅颈管,鹅颈管的底端通过第一螺母将鹅颈管与第一盖板固定在一起,在鹅颈管顶部设置有漏斗,在漏斗的侧面上设置有可拆卸抱箍组件;在筒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端,在第二开口端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二盖板;在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力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出现漏油情况时,无法立刻停止运行处理漏点而造成设备与地面污染的情况,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便于携带,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备试运行阶段采用的临时接油杯,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属于机械安装领域。
技术介绍
:润滑油作为设备的润滑和冷却介质被大型机械采用;控制油作为控制的介质常用于大型精密仪器,火力发电厂有多种大型机械均使用润滑油和控制油,发电厂在安装调试阶段和试运行阶段,经常会出现微小渗油情况,而大型机械设备无法立刻停止运行处理漏点,因此需要在设备的缝隙之间接油,防止污染设备和污染地面。油的“滴漏跑冒”多发生在设备接头位置,而接头位置一般在比较显眼位置,而且处理困难,由于企业文明施工要求非常严格,设备结构复杂,位置狭小的漏点急需要一种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能够解决设备出现“滴漏跑冒”时,无法及时接油而造成设备及地面污染的情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易于携带。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端,在所述第一开口端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一盖板,在所述第一盖板顶部开口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插设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底端通过第一螺母将鹅颈管与第一盖板固定在一起,在所述鹅颈管顶部设置有漏斗,在所述漏斗的侧面上设置有可拆卸抱箍组件;在所述筒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端,在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二盖板;在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力座。所述筒体呈透明状分布,且所述筒体底部呈封闭式分布,筒体顶部呈开口状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计量刻度。所述第一开口端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盖板内壁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二盖板内壁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为两个相同的端口,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为两个内径相同的盖板,在所述第一开口端与第一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可拆卸抱箍组件由抱箍、矩形插筒和矩形插块组成,在所述漏斗侧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矩形插筒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矩形插筒内插设有相匹配的矩形插块,在所述矩形插筒侧面的顶部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在所述第一导向管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导向管对应对应矩形插块的顶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直通第二通孔内;在所述矩形插块内侧面中部挖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抱箍侧面对应第三通孔的位置处挖设有相通的通孔,所述抱箍通过第二螺栓和配套的螺母与矩形插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栓的外径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一螺栓外壁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鹅颈管底端外部设置有限位环,在所述限位环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螺母相匹配的螺柱,所述螺柱呈内部中空状分布,且所述螺柱的内径与鹅颈管的内径一致。所述矩形插块的高度高于矩形插筒的高度。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筒体底部设置磁力座,使用时,通过旋转磁力座的按钮,将磁力座与设备吸附在一起,不使用时,通过再次旋转磁力座按钮,将磁力座与设备分开,实用方便,操作简单。2、本技术通过在筒体顶部及侧面分别设置开口端,使用时,根据冒油位置,来更换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同时,鹅颈管可以弯曲一定角度,通过调整鹅颈管的弯曲度,使鹅颈管顶部的漏斗可以准确的接住设备冒油处的油滴,待一定时间后,将筒体内的液体倾倒即可。3、本技术通过在漏斗侧面设置可拆卸抱箍组件,根据实际需求,可通过抱箍与设备漏油处固定在一起,便于工作人员临时接油的操作,若在实际操作中,不需要通过抱箍将漏斗与设备漏油端固定,只需将抱箍取下,将矩形插块插设在矩形插筒内,并通过第一螺栓插设在矩形插块侧面最下端的第二通孔内即可,体积小,使用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抱箍顶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4表示抱箍前端的定位孔,15表示插设在定位孔内的螺栓和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包括筒体3,筒体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端3-1,在第一开口端3-1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一盖板4,在第一盖板4顶部开口有通孔4-1,在通孔4-1内插设有鹅颈管6,鹅颈管6的底端通过第一螺母5将鹅颈管6与第一盖板4固定在一起,在鹅颈管6顶部设置有漏斗7,在漏斗7的侧面上设置有可拆卸抱箍组件;在筒体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端3-2,在第二开口端3-2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二盖板1;在筒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力座2。筒体3呈透明状分布,且筒体3底部呈封闭式分布,筒体3顶部呈开口状分布,在筒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计量刻度8。第一开口端3-1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盖板4内壁相匹配的螺纹;第二开口端3-2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二盖板1内壁相匹配的螺纹,第一开口端3-1与第二开口端3-2为两个相同的端口,第一盖板4与第二盖板1为两个内径相同的盖板,在第一开口端3-1与第一盖板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第二开口端3-2与第二盖板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可拆卸抱箍组件由抱箍9、矩形插筒10和矩形插块12组成,在漏斗7侧面设置有连接块11,矩形插筒10与连接块1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矩形插筒10内插设有相匹配的矩形插块12,在矩形插筒10侧面的顶部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16,在第一导向管16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一螺栓16-1,第一导向管16对应对应矩形插块12的顶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通孔12-2,第一螺栓16-1的端部直通第二通孔12-2内;在矩形插块12内侧面中部挖设有第三通孔12-1,抱箍9侧面对应第三通孔12-1的位置处挖设有相通的通孔,抱箍9通过第二螺栓13和配套的螺母与矩形插块12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螺栓16-1的外径与第二通孔12-2的内径相匹配,第二通孔12-2内设置有与第一螺栓16-1外壁相匹配的内螺纹。鹅颈管6底端外部设置有限位环6-1,在限位环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螺母5相匹配的螺柱6-2,螺柱6-2呈内部中空状分布,且螺柱6-2的内径与鹅颈管6的内径一致。矩形插块12的高度高于矩形插筒10的高度,当矩形插块12底部位于矩形套筒10内时,第一导向管16的位置正好与U型插块12侧面顶端的第二通孔12-2的位置相对应。上述描述中,连接块11内侧面呈与漏斗7外壁相匹配的角度分布,连接块11内侧面与漏斗外壁固定在一起。上述描述中的磁力座为开关式磁力座,旋转手柄即开关位于底部,左侧面即为吸附面;通过旋转手柄,来转动里面的磁铁,当磁铁的N或S极正对软磁材料底座时,就被磁化了,这个方向上具有强磁,所以能够用于吸住钢铁表面,即设备外部;而当磁铁的两极NS的正中间正对软磁材料底座时(长条形磁铁的正中间只有极小的磁性,可以不记)不会被磁化,所以此时底座上几乎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包括筒体(3)和磁力座(2),在所述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磁力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端(3-1),在所述第一开口端(3-1)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一盖板(4),在所述第一盖板(4)顶部开口有通孔(4-1),在所述通孔(4-1)内插设有鹅颈管(6),所述鹅颈管(6)的底端通过第一螺母(5)将鹅颈管(6)与第一盖板(4)固定在一起,在所述鹅颈管(6)顶部设置有漏斗(7),在所述漏斗(7)的侧面上设置有可拆卸抱箍组件;在所述筒体(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端(3-2),在所述第二开口端(3-2)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二盖板(1);在所述筒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力座(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包括筒体(3)和磁力座(2),在所述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磁力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端(3-1),在所述第一开口端(3-1)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一盖板(4),在所述第一盖板(4)顶部开口有通孔(4-1),在所述通孔(4-1)内插设有鹅颈管(6),所述鹅颈管(6)的底端通过第一螺母(5)将鹅颈管(6)与第一盖板(4)固定在一起,在所述鹅颈管(6)顶部设置有漏斗(7),在所述漏斗(7)的侧面上设置有可拆卸抱箍组件;在所述筒体(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端(3-2),在所述第二开口端(3-2)的外部旋转拧有相匹配的第二盖板(1);在所述筒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力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呈透明状分布,且所述筒体(3)底部呈封闭式分布,筒体(3)顶部呈开口状分布,在所述筒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计量刻度(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临时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端(3-1)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盖板(4)内壁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二开口端(3-2)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二盖板(1)内壁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一开口端(3-1)与第二开口端(3-2)为两个相同的端口,所述第一盖板(4)与第二盖板(1)为两个内径相同的盖板,在所述第一开口端(3-1)与第一盖板(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第二开口端(3-2)与第二盖板(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临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王海波张道保程晓东崔征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