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76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属于微电机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固定在微电机外壳上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设置有供电机转轴伸出的通孔,所述通孔其中一侧边的安装座上一体成型有轴座,在通孔另一侧边的安装座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支座,在支座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轴座相配合固定齿轮的定位板;在支座侧边的安装座上端面设置有与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组件,在定位板上设置有与定位组件相配合的让位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且造价较低的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用于微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支架,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带有单齿轮的减速电机,其通过两片定位板固定蜗轮,两片定位板再通过前端盖上的支座配合固定。这种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下述的缺点:一是由于定位板尺寸较大,遮挡了大部分的散热孔,使得电机动力输出轴端部的风叶产生的气流无法有效送入散热孔,使得产品散热效果较差。二是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另外,目前微电机前端盖和外壳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前后端盖上分别延伸连接耳,采用长螺丝穿过前后端盖上对应的连接耳拉紧,另一种是在前端盖侧边的外壳上设置连接座,再通过螺丝连接连接座和连接耳。上述两种方式,前端盖边缘均需要延伸设计连接耳,以实现对前端盖和外壳的固定。由于前端盖边缘设计有连接耳,使得其外径大幅度变大,在安装时,需要较大的安装腔室或额外设计相应的槽体结构以容纳连接耳部分。不仅造成电机尺寸变大,而且增加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且造价较低的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包括固定在微电机外壳上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设置有供电机转轴伸出的通孔,所述通孔其中一侧边的安装座上一体成型有轴座,在通孔另一侧边的安装座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支座,在支座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轴座相配合固定齿轮的定位板;在支座侧边的安装座上端面设置有与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组件,在定位板上设置有与定位组件相配合的让位缺口。上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中,所述定位组件由沿定位板放置方向设置且位于支座其中一侧的定位凸块及沿定位板放置方向设置且位于支座另一侧的定位座组成;在定位座上设置有与定位板厚度相适应的定位槽;定位凸块、定位座与支座配合形成夹持定位板的槽体结构;所述定位凸块与定位座均一体成型在安装座上端面;所述让位缺口位于定位座靠近定位凸块一侧的定位板端部。上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中,所述支座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台阶盲孔;所述定位板由支撑板面和一体成型在支撑板面上端的定位耳板组成,在定位耳板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台阶盲孔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在第一定位孔与内螺纹台阶盲孔相对的一端的定位耳板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台阶盲孔开口部的定位台阶相配合的第一定位环;当第一定位环位于内螺纹台阶盲孔内时,支撑板面下端面的其中一侧抵紧在定位槽内,支撑板面下端面的另一侧夹持在定位凸块与支座配合形成的槽体结构内。上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中,所述定位凸块与定位座之间的安装座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凸块,在定位板与限位凸块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块相配合的限位缺口,当定位板下端夹持在支座与定位组件之间时,限位凸块位于限位缺口内。上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中,所述限位缺口开口部靠近定位座的一侧对应的定位板上设置有与限位凸块相适应的让位斜面。上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中,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轴座上的轴孔同轴心的第二定位孔,在第二定位孔与轴座相对的一端外围的定位板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定位环,在第二定位环内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可拆卸穿设有第一含油轴承套,在轴座的轴孔内设置有第二含油轴承套,与外部齿轮固定连接的动力输出轴两边分别可转动穿设在第一含油轴承套和第二含油轴承套内。上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中,所述第二含油轴承套与轴座轴孔之间的间隙为0.1-0.22mm。上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中,所述安装座沿水平方向的外轮廓线与电机外壳对应端部的外轮廓线不重合,在安装座外边缘与电机外壳对应端部之间形成若干与电机外壳内腔相导通的透气孔。上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中,所述安装座与电机外壳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座,安装座通过连接座与电机外壳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在现有敞开式齿轮支架的基础上,为便于齿轮支架与齿轮的装配,在定位板上设置让位缺口,使得定位板在装配时既能躲开定位组件中部分定位结构的阻碍限制,使定位板方便地移动到位并最终实现定位组件与支座配合固定定位板的目的。通过巧妙设置让位缺口的位置,极大地提高了定位板安装的效率,显著节省装配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3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1a、通孔;1b、透气孔;1c、连接座;2、轴座;3、支座;3a、内螺纹台阶盲孔;4、定位板;4a、让位缺口;4b、支撑板面;4c、定位耳板;4d、第一定位孔;4e、第一定位环;4f、限位缺口;4g、让位斜面;4h、第二定位孔;4i、第二定位环;5、定位组件;5a、定位凸块;5b、定位座;5c、定位槽;6、限位凸块;7、第一含油轴承套;8、第二含油轴承套;9、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包括固定在微电机外壳上的安装座1,在安装座1上设置有供电机转轴伸出的通孔1a,所述通孔1a其中一侧边的安装座1上一体成型有轴座2,在通孔1a另一侧边的安装座1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支座3,在支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轴座2相配合固定齿轮的定位板4。在支座3侧边的安装座1上端面设置有与定位板4相配合的定位组件5,在定位板4上设置有与定位组件5相配合的让位缺口4a。在装配时,首先将齿轮9转轴其中一端穿入轴座轴孔内,然后再将定位板装入齿轮9转轴另一端,最后再将定位板移入支座与定位组件之间。由于齿轮轴限定了定位板的移动幅度、角度及距离等,造成在装配时,定位板需要反复移动调节多次才能装入,从而影响装配效率。通过设置让位缺口,定位板可快速避开定位组件上的相应部件进而实现快速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5由沿定位板4放置方向设置且位于支座3其中一侧的定位凸块5a及沿定位板4放置方向设置且位于支座3另一侧的定位座5b组成;在定位座5b上设置有与定位板4厚度相适应的定位槽5c;定位凸块5a、定位座5b与支座3配合形成夹持定位板4的槽体结构;所述定位凸块5a与定位座5b均一体成型在安装座1上端面;所述让位缺口4a位于定位座5b靠近定位凸块5a一侧的定位板4端部。通过让位缺口的设置,在装配时,定位板可快速避开定位座,从而实现定位板的快速到位,从而显著地提升装配的效率。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包括固定在微电机外壳上的安装座(1),在安装座(1)上设置有供电机转轴伸出的通孔(1a),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a)其中一侧边的安装座(1)上一体成型有轴座(2),在通孔(1a)另一侧边的安装座(1)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支座(3),在支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轴座(2)相配合固定齿轮的定位板(4);/n在支座(3)侧边的安装座(1)上端面设置有与定位板(4)相配合的定位组件(5),在定位板(4)上设置有与定位组件(5)相配合的让位缺口(4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包括固定在微电机外壳上的安装座(1),在安装座(1)上设置有供电机转轴伸出的通孔(1a),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a)其中一侧边的安装座(1)上一体成型有轴座(2),在通孔(1a)另一侧边的安装座(1)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支座(3),在支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轴座(2)相配合固定齿轮的定位板(4);
在支座(3)侧边的安装座(1)上端面设置有与定位板(4)相配合的定位组件(5),在定位板(4)上设置有与定位组件(5)相配合的让位缺口(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由沿定位板(4)放置方向设置且位于支座(3)其中一侧的定位凸块(5a)及沿定位板(4)放置方向设置且位于支座(3)另一侧的定位座(5b)组成;在定位座(5b)上设置有与定位板(4)厚度相适应的定位槽(5c);定位凸块(5a)、定位座(5b)与支座(3)配合形成夹持定位板(4)的槽体结构;所述定位凸块(5a)与定位座(5b)均一体成型在安装座(1)上端面;所述让位缺口(4a)位于定位座(5b)靠近定位凸块(5a)一侧的定位板(4)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电机专用敞开式齿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台阶盲孔(3a);所述定位板(4)由支撑板面(4b)和一体成型在支撑板面(4b)上端的定位耳板(4c)组成,在定位耳板(4c)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台阶盲孔(3a)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4d),在第一定位孔(4d)与内螺纹台阶盲孔(3a)相对的一端的定位耳板(4c)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台阶盲孔(3a)开口部的定位台阶相配合的第一定位环(4e);当第一定位环(4e)位于内螺纹台阶盲孔(3a)内时,支撑板面(4b)下端面的其中一侧抵紧在定位槽(5c)内,支撑板面(4b)下端面的另一侧夹持在定位凸块(5a)与支座(3)配合形成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发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和微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