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58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旨在提供一种能感应式进行防尘保护的快速软帘门。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包括卷轴,卷轴的两侧皆连接有防护立杆,两侧的防护立杆上分别设置有转动电机和传动转轮,卷轴通过转动电机和传动转轮架设在两防护立杆之间,而卷轴的轴面上连接有软帘片,而两防护立杆上皆开设有供软帘门滑动的导轨,其中所述的防护立杆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用来检测物体并输出检测信号,转动电机接收该检测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自身转动,此外在软帘门的上端连接有除尘装置,当软帘门打开同时触动除尘装置开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要实现的技术效果,且加设了相应的除尘操作,进一步优化了实际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间管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
技术介绍
在许多特殊领域的加工车间,都会要求尽量做到无尘化生产,而于此同时为方便操作人员的进出,许多厂商都会在需要隔离的地方挂上防尘幕帘,但是这种防尘幕帘不仅在很多时候不能达到很好的防尘效果,并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便之处,在操作人员进出时都需要手动拨开幕帘,如果手上刚好拿着物品,就尤其不方便,此外在操作人员用利用运输拉车运输货物的过程中,也需要先拨开幕帘,拉动运输拉车通过后再去放下幕帘,十分繁琐,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旨在争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应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感应式进行防尘保护的快速软帘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包括卷轴,卷轴的两侧皆连接有防护立杆,两侧的防护立杆上分别设置有转动电机和传动转轮,卷轴通过转动电机和传动转轮架设在两防护立杆之间,而卷轴的轴面上连接有软帘片,而两防护立杆上皆开设有供软帘门滑动的导轨,其中所述的防护立杆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用来检测物体并输出检测信号,转动电机接收该检测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自身转动,此外在软帘门的上端连接有除尘装置,当软帘门打开同时触动除尘装置开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的卷轴外套接有防护壳,除尘装置连接在防护壳上,其中所述的除尘装置主要包括风机以及引风管,引风管一端连接在风机的出风口处,另一端上连接有若干的导风管,其中在防护壳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导风管的出风管口穿接在通孔上。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软帘片为pvc基布,且在软门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的抗风杆。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软帘片由两块pvc前后拼合组接而成,其中在拼合组接过程中间隔预留有若干的插槽,所述的抗风杆插接在插槽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感应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操作人员站在软帘门门口时,设置于软帘门防护立杆上的感应传感器会检测到相应信号,此时转动电机便会控制卷轴转动,卷轴控制软帘门打开,而设置在软帘门上的除尘装置会在软帘门打开时同时开启,借此则可以在操作人员进入车间之前进行一定的除尘操作。上述的技术方案很好的解决了本技术所提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抗风杆连接于软帘片上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除尘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卷轴;2、防护立杆;3、转动电机;4、传动转轮;5、软帘片;6、导轨;7、感应传感器;8、除尘装置;81、风机;82、引风管;83、导风管;9、防护壳;10、通孔;11、插槽;12、抗风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实施方式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包括卷轴1,卷轴1的两侧皆连接有防护立杆2,两侧的防护立杆2上分别设置有转动电机3和传动转轮4,卷轴1通过转动电机3和传动转轮4架设在两防护立杆2之间,而卷轴1的轴面上连接有软帘片5,而两防护立杆2上皆开设有供软帘门滑动的导轨6,其中所述的防护立杆2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7,用来检测物体并输出检测信号,转动电机3接收该检测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自身转动,此外在软帘门的上端连接有除尘装置8,当软帘门打开同时触动除尘装置8开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卷轴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电机3和传动转轮4,其中转动电机3和传动转轮4于转轴相连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着防护立杆2。在控制转动电机3转动时,夹设在中间的卷轴1即可转动,而由于软帘片5是连接在卷轴1上的,因此软帘片5也会随卷轴1的转动实现下放或者收起,这其中软帘片5的两侧边其实是分别设置在防护立杆2的导轨6上的,可以借助导轨6保证软帘片5运行轨迹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转动电机3是软帘片5活动的动力提供装置,而该装置的转动状态是通过感应传感器7进行控制的,其中该感应传感器7主要用来感应物体或者是人的接近,当有物体或是人接近时,感应传感器7即可接收到该信号,并向转动电机3输出控制电信号,转动电机3随即控制软帘片5收起,此时操作人员或者小推车即可在无需按动任何按钮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十分方便,其中在本技术方案中所提及的感应传感器7可以采用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是先对现有的应用技术,因此本申请人就不再对该技术方案做过多的说明。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中,同样受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控制的还有连接在软帘门上的除尘装置8,当软帘片5上移的同时,除尘装置8也会随即开启,对经过的物体或是人进行相应的除尘操作,尽量确保加工车间的无尘或是低尘化标准。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操作人员接近软帘门时,会向转动电机3和除尘装置8同时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软帘片5收起且控制除尘装置8开始除尘操作,因此操作人员可以运货的运输推车就可以在完成除尘操作后,直接进入加工车间内,不仅能尽可能降低带入车间内的粉尘,且无需手动按动按钮,方便实际的使用,在保证防尘的同时也不会对实际生产的效率造成影响,很好的实现了本技术所提出要实现的技术效果。而在本技术方案种,在所述的卷轴1外套接有防护壳9,这一防护壳9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对卷轴1以及卷轴1上的软帘片5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在本技术方案种所提及的除尘装置8的除尘操作,主要通过下述结构实现:除尘装置8连接在防护壳9上,其中所述的除尘装置8主要包括风机81以及引风管82,引风管82一端连接在风机81的出风口处,另一端上连接有若干的导风管83,其中在防护壳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0,导风管83的出风管口穿接在通孔10上。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得知,在本技术方案中,风机81实际上是除尘装置8的主控制单元件,因此红外线传感器的控制信号接收单位就是风机81,在现有技术中通过传感器控制风机81工作是相当现有的技术,因此本申请文件就不再对它们的控制工作方式再过过多累述。在实际的实用过程中,风机81在接受到控制信号后,便会输出风力,该风力由引风管82被传输至相应的导风管83,而导风管83的输出端口是分别相应连接在防护壳9所开设的通孔10处的,因此风就可以从通孔10处吹出,借助吹出的风进行相应的除尘操作。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本技术方案的软帘片5采用pvc基布,且在软门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的抗风杆12。pvc基布不仅能起到很好的防尘效果,且起材质较为轻和柔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能相对灵活,能达到较好的实用效果,而设置抗风杆12则可以保证软帘片5一定的结构强度。其中,所述软帘片5由两块pvc前后拼合组接而成,在拼合组接过程中间隔预留有若干的插槽11,所述的抗风杆12插接在插槽11内。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轴(1),卷轴(1)的两侧皆连接有防护立杆(2),两侧的防护立杆(2)上分别设置有转动电机(3)和传动转轮(4),卷轴(1)通过转动电机(3)和传动转轮(4)架设在两防护立杆(2)之间,而卷轴(1)的轴面上连接有软帘片(5),而两防护立杆(2)上皆开设有供软帘门滑动的导轨(6),其中所述的防护立杆(2)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7),用来检测物体并输出检测信号,转动电机(3)接收该检测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自身转动,此外在软帘门的上端连接有除尘装置(8),当软帘门打开同时触动除尘装置(8)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轴(1),卷轴(1)的两侧皆连接有防护立杆(2),两侧的防护立杆(2)上分别设置有转动电机(3)和传动转轮(4),卷轴(1)通过转动电机(3)和传动转轮(4)架设在两防护立杆(2)之间,而卷轴(1)的轴面上连接有软帘片(5),而两防护立杆(2)上皆开设有供软帘门滑动的导轨(6),其中所述的防护立杆(2)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7),用来检测物体并输出检测信号,转动电机(3)接收该检测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自身转动,此外在软帘门的上端连接有除尘装置(8),当软帘门打开同时触动除尘装置(8)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式快速软帘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卷轴(1)外套接有防护壳(9),除尘装置(8)连接在防护壳(9)上,其中所述的除尘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宗孩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辰邦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