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及窗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50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及窗口。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包括钢筋架、附框、保温层和浇筑模板,附框具有与钢筋架连接的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朝向室外设置的第三侧,第二侧形成用于安装窗框的窗口,浇筑模板包括第一侧模板及与第一侧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模板,保温层设于钢筋架一侧,第一侧模块设于保温层远离钢筋架的一侧以用于支撑保温层,第二模板设于钢筋架的与保温层相对的一侧,保温层、第一侧、第二侧模块形成用于浇筑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提高了保温层的安全性;此外在保证窗口部位具有良好的断热桥效果和优良的气密性的同时,具有施工流程简单、周期短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及窗口
本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及窗口。
技术介绍
窗口节点建造是房屋建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包括钢筋架及用于形成洞口的洞口封堵组件,混凝土浇筑模板设于钢筋架的两侧形成用于浇筑空间,在浇筑、养护完成后,再拆除混凝土浇筑模板和洞口封堵组件。一般在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后进行窗框的安装,然后在窗口部位铺贴防水透汽膜及防水隔汽膜以满足气密性的要求,最后铺贴保温层并覆盖部分窗框,以达到断热桥及建筑节能的效果。由于要预留用于安装窗框的洞口,即安装和拆除洞口封堵组件,费时费力,窗口部位防水透汽膜及防水隔汽膜的铺贴使施工流程更加复杂。而且,在墙体上贴保温层时,先要对墙体表面进行处理,如将突出的部分剔平,将墙体表面凿毛以加强其与保温层的贴合效果,这样进一步降低了施工效率。此外,施工质量极大地依赖于施工现场管理程度及工人施工水平,安全性及可靠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及窗口,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窗口结构建造结构导致的施工效率低的缺陷并保证窗口部位的断热桥效果和优良的气密性。提高附框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气密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包括钢筋架、附框、保温层和浇筑模板,附框具有与钢筋架连接的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附框还包括朝向室外设置的第三侧,第二侧形成用于安装窗框的窗口,浇筑模板包括第一侧模板及与第一侧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模板,保温层设于钢筋架一侧,第一侧模块设于保温层远离钢筋架的一侧以用于支撑保温层,第二侧模块设于钢筋架的与保温层相对的一侧,保温层、第一侧、第二侧模块形成用于浇筑的空间。第一侧上设有与混凝土贴合的凹凸结构。第二侧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段,及与第一连接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向洞口内部延伸。第一连接段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垂直设置。保温层其部分与第三侧贴合。窗框与附框通过企口相配合;企口包括若干组贴合面,每组贴合面具有设于附框上的第一贴合面,以及设于窗框上用于与第一贴合面相对贴合的第二贴合面。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连接段呈阶梯状设置,窗框朝向室外的一侧凸出于第三侧,窗框内部设有用于水珠排出的通道,通道的出口设于第二贴合面上且设于第三侧外侧。该窗口节点建造结构,还包括安装槽,以及设于安装槽内的密封件,安装槽开设于第一贴合面和\或第二贴合面上。密封件为预压膨胀密封带。一种窗口,包括上述所述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所述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包括钢筋架、附框、保温层和浇筑模板,附框具有与钢筋架连接的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附框还包括朝向室外设置的第三侧,第二侧形成用于安装窗框的窗口,浇筑模板包括第一侧模板及与第一侧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模板,保温层设于钢筋架一侧,第一侧模块设于保温层远离钢筋架的一侧以用于支撑保温层,第二侧模块设于钢筋架的与保温层相对的一侧,保温层、第一侧、第二侧模块形成用于浇筑的空间。由于设置有附框,无需设置现有技术中的洞口封堵组件,附框起到洞口封堵组件的作用,附框全部或部分封堵洞口,节省因洞口封堵组件的安装和拆卸的施工成本,省时省力;通过将附框、保温层与钢筋架一体化浇筑,使浇筑后得到的混凝土层与保温层达到满粘,从而提高了保温层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在墙体上贴保温层时,先要对墙体表面进行处理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2.本技术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第一侧上设有与混凝土贴合的凹凸结构,保证了附框与混凝土之间优良的气密性。第二侧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段,及与第一连接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向洞口内部延伸。这样的好处在于将附框、保温层与钢筋架一体化浇筑的同时,保证了窗口节点断热桥的效果,具有施工流程简单、周期短的优点。3.本技术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窗框与附框通过企口相配合;企口包括若干组贴合面,每组贴合面具有设于附框上的第一贴合面,以及设于窗框上用于与第一贴合面相对贴合的第二贴合面。通过设置企口,气流难以沿直线传递,提升了附框第二侧和窗框间的气密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窗口节点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图3所示的附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C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筋架;2-第三侧;3-保温层;4-第一贴合面;5-窗框;6-密封件;7-玻璃窗;8-附框;9-第二连接段;10-防水透汽膜;11-防水隔汽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钢筋架1、附框8、保温层3和浇筑模板,附框8具有与钢筋架1连接的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附框8还包括朝向室外设置的第三侧2,第二侧形成用于安装窗框5的窗口,保温层3设于钢筋架1的一侧,保温层3其部分与第三侧2贴合;第一侧模块设于保温层远离钢筋架的一侧以用于支撑保温层,第二侧模块设于钢筋架的与保温层相对的一侧,保温层3、第一侧、第二侧模块形成用于浇筑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浇筑模板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由于设置有附框8,无需设置现有技术中的洞口封堵组件,附框全部或部分封堵洞口,节省因洞口封堵组件的安装和拆卸的施工成本,省时省力;保温层3作为形成浇筑空间的其中一部分,混凝土浇筑后可以粘附在保温层3表面,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在墙体上贴保温层时,先要对墙体表面进行处理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第一侧上设有与混凝土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包括钢筋架、附框、保温层和浇筑模板,所述附框具有与所述钢筋架连接的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所述附框还包括朝向室外设置的第三侧,所述第二侧围成形成用于安装窗框的窗口,浇筑模板包括第一侧模板及与第一侧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设于钢筋架一侧,第一侧模块设于保温层远离钢筋架的一侧以用于支撑保温层,第二侧模块设于钢筋架的与保温层相对的一侧,保温层、第一侧、第二侧模块形成用于浇筑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包括钢筋架、附框、保温层和浇筑模板,所述附框具有与所述钢筋架连接的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所述附框还包括朝向室外设置的第三侧,所述第二侧围成形成用于安装窗框的窗口,浇筑模板包括第一侧模板及与第一侧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设于钢筋架一侧,第一侧模块设于保温层远离钢筋架的一侧以用于支撑保温层,第二侧模块设于钢筋架的与保温层相对的一侧,保温层、第一侧、第二侧模块形成用于浇筑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上设有与混凝土贴合的凹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段,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向洞口内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节点建造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栋谢红陈占虎孟辉江张双美郝建江王慧茹郭丹丹杨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三楷深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