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36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39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涉及水利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成U形状,所述滤网的长度方向沿防水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滤网的两端与防水层的外侧壁相互连接;本申请具有避免水中异物对防水层产生的影响,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
本申请涉及水利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可利用的水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人们修建了水利建筑,如大坝、运河以及堰等,而水利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造型,由于长时间使用其表面容易出现裂缝,而裂缝容易引起水渗透,造成水资源浪费。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498899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及水利大坝,这种防水结构通过多层材料符合形成防水结构,但是结构采用传统的平板式形状,结构强度不够高,并且忽略了水中异物对结构的影响,水中异物会随水流不断的流动,而异物对结构产生不断的撞击,会使防水结构产生损坏,影响其防水效果,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其具有避免水中异物对防水层产生的影响,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优势。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成U形状,所述滤网的长度方向沿防水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滤网的两端与防水层的外侧壁相互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网设置在防水层的一侧,当水中异物向防水层方向流动时,异物受到滤网的阻隔,从而避免了异物对防水层产生撞击,防水层不易发生损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层与滤网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防水层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沿滤网的宽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网受到水中异物的撞击时,滤网与支撑杆相抵,支撑杆对滤网进行支撑,从而滤网不易发生形变损坏,提高了滤网的强度。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朝向滤网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面板,所述扩面板的外侧壁与滤网相互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面板增大了支撑杆与滤网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支撑杆对滤网的支撑效果。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扩面板与滤网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固定设置在扩面板的外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中异物在对滤网产生撞击时,滤网与扩面板相互撞击,此时缓冲层可以对滤网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少滤网受到的作用力,延长了滤网的使用寿命。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层的外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所述滤网的端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固定设置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相互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网上的燕尾块插设进安装块上的燕尾槽内,从而将滤网快速安装在防水层的外侧壁,对滤网拆装方便,便于对滤网进行清洁更换,防止滤网发生堵塞。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滤网的顶部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环,便于燕尾块在燕尾槽内滑动,将滤网从防水层侧壁上拆卸下来。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层的顶壁上且位于其端部对称开设有一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长度方向沿防水层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孔内转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组连接杆和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杆对称一体设置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连接孔内,所述防水层的端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与连接孔相互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供连接板插设并且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两侧的连接杆分别插设进相邻防水层上的连接孔内,从而连接件将相邻两个防水层之间进行连接,便于防水结构的安装,同时连接杆可以在连接孔内转动,连接板可以在连接槽内沿连接杆的圆周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相邻防水层之间活动连接,当水流对防水层产生撞击时,防水层不易发生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为弧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便于将连接杆插设进连接孔内,提高对防水结构安装的便捷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滤网、支撑杆和扩面板,将滤网设置在防水层的一侧,支撑杆和扩面板对滤网进行支撑,当水中异物有异物向防水层方向流动时,异物受到滤网的阻隔,从而避免了异物对防水层产生撞击,滤网的强度高,防水层不易发生损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确保防水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2.通过设置安装块、燕尾槽和燕尾块,将滤网上的燕尾块插设进安装块上的燕尾槽内,从而将滤网快速安装在防水层的外侧壁,对滤网拆装方便,便于对滤网进行清洁更换,防止滤网发生堵塞;3.通过设置连接孔、连接件和连接槽,利用连接件将相邻两个防水层之间进行连接,便于防水结构的安装,同时使得相邻防水层之间活动连接,当水流对防水层产生撞击时,防水层不易发生损坏,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防水层;11、连接孔;12、连接槽;2、滤网;21、燕尾块;3、支撑杆;31、扩面板;32、缓冲层;4、安装块;41、燕尾槽;5、拉环;6、连接件;61、连接杆;62、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1,防水层1设置有若干个,防水层1为刚性防水,通过水泥防水界面剂与堵漏粉的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刚性防水的层结构,通过防水层1对水流进行隔离防水;防水层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滤网2,滤网2成U形状,滤网2的长度方向沿防水层1的长度方向设置,滤网2的两端与防水层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当水中有异物向防水层1方向流动时,异物受到滤网2的阻隔,避免异物对防水层1产生撞击,从而防水层1不易发生损坏。参照图1和图2,防水层1的外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安装块4,安装块4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41,滤网2的端壁上沿其高度方向焊接固定设置有燕尾块21,燕尾块21与燕尾槽41相互适配;通过燕尾块21与燕尾槽41相互配合,将燕尾块21与安装块4相互脱离,可以将滤网2从防水层1一侧拆卸下来,便于对滤网2上杂物进行清洁更换。参照图2,滤网2的顶部对称焊接固定设置有一组拉环5,拉动拉环5,便于将滤网2进行搬运。参照图1,防水层1与滤网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3,支撑杆3的端部与防水层1外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沿滤网2的宽度方向设置,支撑杆3朝向滤网2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面板31,扩面板31的外侧壁与滤网2相互贴合,利用支撑杆3对滤网2进行支撑,扩面板31增大了支撑杆3与滤网2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滤网2的强度;扩面板31与滤网2之间设置有缓冲层32,缓冲层32为橡胶,缓冲层32固定设置在扩面板31的外侧壁上,当滤网2受到异物撞击时,缓冲层32对滤网2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层(1),所述防水层(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滤网(2),所述滤网(2)成U形状,所述滤网(2)的长度方向沿防水层(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滤网(2)的两端与防水层(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层(1),所述防水层(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滤网(2),所述滤网(2)成U形状,所述滤网(2)的长度方向沿防水层(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滤网(2)的两端与防水层(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与滤网(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端部与防水层(1)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沿滤网(2)的宽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朝向滤网(2)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面板(31),所述扩面板(31)的外侧壁与滤网(2)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面板(31)与滤网(2)之间设置有缓冲层(32),所述缓冲层(32)固定设置在扩面板(31)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的外侧壁上沿其高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友其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