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35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包括依次铺设在护坡斜面上的砂垫层、碎石砂层和绿化层,绿化层包括多个种植框以及用于定位多个种植框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纵向设置在碎石砂层上端面的主梁,多个主梁相互平行设置且沿护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主梁之间可拆卸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副梁,主梁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排水渠,副梁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导水渠,当主梁与副梁扣合连接后,导水渠与排水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主梁和副梁可拆卸连接形成多个排水渠和多个导水渠连通而成的排水网络,不仅利于绿化层积水的有效排泄,同时主梁和副梁可以提前预制、现场安装,极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防护基础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实现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的目的,从而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其中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但由于这些水利工程由于长时间与水源接触,其与水源临近的部位极易造成侵蚀或水土流失现象。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203452044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基体,基体的斜坡面上从内至外依次铺设有砂垫层、碎石砂层、块石层以及绿化层,绿化层由斜向布置的混凝土构件铺设而成,基体的顶部设置有花池。该技术的结构稳定性好,适应性较广,不仅抗风浪能力较高,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内外水体能自由交换,利于水生物的繁衍,具有生态环保功能,整个护坡结构安全性大,景观效果佳。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南方多雨气候频发,大量的雨水倾泻在生态护坡的坡面并蓄积在种植绿植的种植框中,容易影响绿植的正常生长,甚至造成绿植根部腐烂,使得绿植丧失了对护坡的绿化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具有有效排泄护坡表面集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依次铺设在护坡斜面上的砂垫层、碎石砂层和绿化层,所述绿化层包括多个用于种植绿植的种植框以及用于定位多个所述种植框的混凝土构件,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纵向设置在所述碎石砂层上端面的主梁,多个所述主梁相互平行设置且沿护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主梁之间可拆卸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副梁,所述主梁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排水渠,所述副梁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导水渠,当所述主梁与所述副梁扣合连接后,所述导水渠与所述排水渠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主梁和副梁可拆卸连接形成设置在碎石砂层上的整体框架,以对多个种植框记性定位,提高了绿化层的整体性,尽可能避免了绿化层局部滑坡的可能,同时混凝土构件便于提前预制、现场安装,极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施工效率;当在雨季大量雨水汇聚至绿化层表面时,一部分雨水直接汇入主梁中的排水渠中并沿排水渠排泄至护坡底部,另一部分雨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大面积的种植框渗透至副梁内的导水渠中,并经导水渠最终也汇聚至排水渠内,从而使得大部分雨水尽可能排泄至护坡底部,以免过多雨水积聚在种植框内而影响绿植的正常生长,实现了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对绿化层积水的有效排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副梁端部于所述导水渠的底壁延伸有衔接板,所述主梁长度方向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副梁端部嵌合适配的缺口,所述主梁于所述缺口处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衔接板插接适配的衔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装副梁和主梁时,可直接将副梁的端部直接插入主梁侧壁上的缺口内,并使衔接板与衔接槽嵌合连接,既能实现对主梁和副梁拼装时的定位作用,又提高了主梁与副梁连接部的密封性,尽可能避免雨水自主梁和副梁连接部的缝隙过多渗入至水碎石砂层中。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衔接板沿所述副梁长度方向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燕尾榫,所述主梁于所述排水渠底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燕尾榫插接适配的燕尾槽,相邻两个所述燕尾槽均与所述衔接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梁端部的衔接板嵌入衔接槽后,衔接板两侧的燕尾榫嵌入两个临近的燕尾槽内,以对衔接板与主梁的连接进行固定,以免主梁和副梁拼装后副梁发生横向位移而导致主梁与副梁之间连接部缝隙过大,进一步确保了主梁与副梁连接部的密封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副梁呈倒“V”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种植框渗入导水渠中的雨水能沿副梁走势快速排泄至排水渠内,提高了副梁内导水渠的快速疏水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副梁上方侧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导水渠连通的导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框内渗出的雨水既能通过导水渠的上开口渗入导水渠内,也可通过副梁上侧壁的多个导水孔渗入导水渠内,进一步提高了导水渠对种植框内雨水的快速导出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梁于所述排水渠长度方向两侧和所述副梁于所述导水渠长度方向两侧均分别开设有沿所述主梁长度方向和所述副梁长度方向的沉台,所述主梁和所述副梁于所述沉台内嵌设有格栅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板可对绿植上掉落的残枝败叶或外部杂物进行阻挡,以免其在排水渠和导水渠内造成堵塞而影响排水渠和导水渠的排水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护坡坡顶上端设置有沿护坡沿边设置的集水槽,所述排水渠的上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泻在护坡顶部的雨水大部分汇入集水槽内,并通过多个排水渠直接排至坡底,尽可能避免坡顶的雨水流入种植框内加重导水渠和排水渠对积水的排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梁上端和/或下端穿设有延伸至护坡基土内的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梁通过锚杆钩挂或抵托在护坡坡面,提高了绿化层整体稳定性,降低了绿化层在护坡上发生滑坡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多个主梁和副梁可拆卸连接形成多个排水渠和多个导水渠连通而成的排水网络,不仅利于绿化层积水的有效排泄,同时主梁和副梁可以提前预制、现场安装,极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施工效率;2.拼装副梁和主梁时,衔接板插入主梁的缺口内与衔接槽嵌合连接,既能实现对主梁和副梁拼装时的定位作用,又提高了主梁与副梁连接部的密封性,尽可能避免雨水自主梁和副梁连接部的缝隙过多渗入至水碎石砂层中;3.副梁端部的衔接板嵌入衔接槽后,衔接板两侧的燕尾榫嵌入两个临近的燕尾槽内,以对衔接板与主梁的连接进行固定,以免主梁和副梁拼装后副梁发生横向位移而导致主梁与副梁之间连接部缝隙过大,进一步确保了主梁与副梁连接部的密封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副梁呈倒“V”字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混凝土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砂垫层;2、碎石砂层;3、绿化层;4、种植框;5、主梁;6、副梁;7、排水渠;8、导水渠;9、衔接板;10、缺口;11、衔接槽;12、燕尾榫;13、燕尾槽;14、导水孔;15、沉台;16、格栅板;17、集水槽;18、锚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依次铺设在护坡斜面上的砂垫层1、碎石砂层2和绿化层3,绿化层3包括多个用于种植绿植的种植框4以及用于定位多个种植框4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依次铺设在护坡斜面上的砂垫层(1)、碎石砂层(2)和绿化层(3),所述绿化层(3)包括多个用于种植绿植的种植框(4)以及用于定位多个所述种植框(4)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纵向设置在所述碎石砂层(2)上端面的主梁(5),多个所述主梁(5)相互平行设置且沿护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主梁(5)之间可拆卸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副梁(6),所述主梁(5)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排水渠(7),所述副梁(6)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导水渠(8),当所述主梁(5)与所述副梁(6)扣合连接后,所述导水渠(8)与所述排水渠(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依次铺设在护坡斜面上的砂垫层(1)、碎石砂层(2)和绿化层(3),所述绿化层(3)包括多个用于种植绿植的种植框(4)以及用于定位多个所述种植框(4)的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多个纵向设置在所述碎石砂层(2)上端面的主梁(5),多个所述主梁(5)相互平行设置且沿护坡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主梁(5)之间可拆卸设置有多个横向布置的副梁(6),所述主梁(5)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排水渠(7),所述副梁(6)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导水渠(8),当所述主梁(5)与所述副梁(6)扣合连接后,所述导水渠(8)与所述排水渠(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6)端部于所述导水渠(8)的底壁延伸有衔接板(9),所述主梁(5)长度方向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副梁(6)端部嵌合适配的缺口(10),所述主梁(5)于所述缺口(10)处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衔接板(9)插接适配的衔接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9)沿所述副梁(6)长度方向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燕尾榫(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巨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