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24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其活动卡在电镀池的上端,其包括吹风筒、排风筒和卡块,左卡块连接在下排风筒的下端,右卡块连接在下吹风筒的下端,左卡块和右卡块分别活动卡在电镀池左右侧壁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设置在电镀池上方,通过吹风筒和排风筒中间形成气流,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收集,收集效果好;上排风筒与上吹风筒为直线设置,下排风筒与下吹风筒为倾斜设置,这样形成两股气流,保证废气不会溢出;筒体均通过卡块卡在电镀池壁,装卸便捷,且设有橡胶层,保证了固定时的稳定性;筒体分隔为多个,可选择使用单个或多个分隔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属于环保工程

技术介绍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过程由于是化学反应,会产生一些有机废气,必须进行收集处理,若不进行收集处理,会造成车间内空气污染,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该装置设置在电镀池上方,通过吹风筒和排风筒中间形成气流,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收集,收集效果好。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其活动卡在电镀池的上端,其包括吹风筒、排风筒和卡块,所述吹风筒包括上吹风筒和下吹风筒,所述上吹风筒连接在所述下吹风筒的上端,所述排风筒包括上排风筒和下排风筒,所述上排风筒连接在所述下排风筒的上端,所述卡块分为左卡块和右卡块,所述左卡块连接在所述下排风筒的下端,所述右卡块连接在所述下吹风筒的下端,所述左卡块和所述右卡块分别活动卡在所述电镀池左右侧壁的上端。所述上吹风筒、所述下吹风筒、所述上排风筒和所述下排风筒的内壁均开有通孔,所述上吹风筒、所述下吹风筒、所述上排风筒和所述下排风筒的外壁均连接气管连接装置。所述上吹风筒和所述下吹风筒通过对应的所述气管连接装置连接到外部的吹气装置。所述上排风筒和所述下排风筒通过对应的所述气管连接装置连接到外部的排风装置。所述上吹风筒和所述下吹风筒之间以及所述上排风筒和所述下排风筒之间均通过隔板隔开。所述上吹风筒、所述下吹风筒、所述上排风筒和所述下排风筒均设有多个,每个均连接对应的所述气管连接装置。所述上吹风筒和所述上排风筒的内侧壁为垂面,所述下吹风筒和所述下排风筒的内侧壁为朝向内部下侧倾斜的斜面。所述下吹风筒和所述下排风筒内侧壁上的通孔朝向内部下侧倾斜。所述左卡块和所述右卡块的下端均开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设有一层橡胶层。所述上吹风筒和所述上排风筒的位置左右对应,所述下吹风筒和所述下排风筒的位置左右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设置在电镀池上方,通过吹风筒和排风筒中间形成气流,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收集,收集效果好;2、本技术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的上排风筒与上吹风筒为直线设置,下排风筒与下吹风筒为倾斜设置,这样形成两股气流,保证废气不会溢出;3、本技术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的筒体均通过卡块卡在电镀池壁,装卸便捷,且设有橡胶层,保证了固定时的稳定性;4、本技术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的筒体分隔为多个,可选择使用单个或多个分隔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镀池,2为上吹风筒,3为下吹风筒,4为上排风筒,5为下排风筒,6为左卡块,7为右卡块,8为通孔,9为气管连接装置,10为隔板,11为卡槽,12为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其活动卡在电镀池1的上端,其包括吹风筒、排风筒和卡块,吹风筒包括上吹风筒2和下吹风筒3,上吹风筒2连接在下吹风筒3的上端,排风筒包括上排风筒4和下排风筒5,上排风筒4连接在下排风筒5的上端,卡块分为左卡块6和右卡块7,左卡块6连接在下排风筒5的下端,右卡块7连接在下吹风筒3的下端,左卡块6和右卡块7分别活动卡在电镀池1左右侧壁的上端。上吹风筒2、下吹风筒3、上排风筒4和下排风筒5的内壁均开有通孔8,上吹风筒2、下吹风筒3、上排风筒4和下排风筒5的外壁均连接气管连接装置9。上吹风筒2和下吹风筒3通过对应的气管连接装置9连接到外部的吹气装置。上排风筒4和下排风筒5通过对应的气管连接装置9连接到外部的排风装置。上吹风筒2和下吹风筒3之间以及上排风筒4和下排风筒5之间均通过隔板10隔开。上吹风筒2、下吹风筒3、上排风筒4和下排风筒5均设有多个,每个均连接对应的气管连接装置9。上吹风筒2和上排风筒4的内侧壁为垂面,下吹风筒3和下排风筒5的内侧壁为朝向内部下侧倾斜的斜面。下吹风筒3和下排风筒5内侧壁上的通孔8朝向内部下侧倾斜。左卡块6和右卡块7的下端均开有卡槽11,卡槽11的内壁设有一层橡胶层12。所上吹风筒2和上排风筒4的位置左右对应,下吹风筒3和下排风筒5的位置左右对应。使用时,将左卡块6和右卡块7分别活动卡在电镀池1左右侧壁的上端,以对应位置的一个上吹风筒2、一个下吹风筒3、一个上排风筒4和一个下排风筒5为一组,可以开启一组,也可以开启多组,吹气装置和排风装置启动,气体从气管连接装置9进入一个上吹风筒2,然后通过通孔8进入对应的上排风筒4,然后从上排风筒4的气管连接装置9排出,形成一股气流,气体从气管连接装置9进入一个下吹风筒3,然后通过通孔8进入对应的下排风筒5,然后从下排风筒5的气管连接装置9排出,形成另一股气流。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活动卡在电镀池(1)的上端,其包括吹风筒、排风筒和卡块,所述吹风筒包括上吹风筒(2)和下吹风筒(3),所述上吹风筒(2)连接在所述下吹风筒(3)的上端,所述排风筒包括上排风筒(4)和下排风筒(5),所述上排风筒(4)连接在所述下排风筒(5)的上端,所述卡块分为左卡块(6)和右卡块(7),所述左卡块(6)连接在所述下排风筒(5)的下端,所述右卡块(7)连接在所述下吹风筒(3)的下端,所述左卡块(6)和所述右卡块(7)分别活动卡在所述电镀池(1)左右侧壁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活动卡在电镀池(1)的上端,其包括吹风筒、排风筒和卡块,所述吹风筒包括上吹风筒(2)和下吹风筒(3),所述上吹风筒(2)连接在所述下吹风筒(3)的上端,所述排风筒包括上排风筒(4)和下排风筒(5),所述上排风筒(4)连接在所述下排风筒(5)的上端,所述卡块分为左卡块(6)和右卡块(7),所述左卡块(6)连接在所述下排风筒(5)的下端,所述右卡块(7)连接在所述下吹风筒(3)的下端,所述左卡块(6)和所述右卡块(7)分别活动卡在所述电镀池(1)左右侧壁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吹风筒(2)、所述下吹风筒(3)、所述上排风筒(4)和所述下排风筒(5)的内壁均开有通孔(8),所述上吹风筒(2)、所述下吹风筒(3)、所述上排风筒(4)和所述下排风筒(5)的外壁均连接气管连接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吹风筒(2)和所述下吹风筒(3)通过对应的所述气管连接装置(9)连接到外部的吹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风筒(4)和所述下排风筒(5)通过对应的所述气管连接装置(9)连接到外部的排风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冬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绿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