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14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包括冷却水循环水槽和两个袋式过滤器,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槽的软化水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单级树脂软化器的出水口,单级树脂软化器的进水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二管道,冷却水循环水槽的药剂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加药计量泵的出药口,加药计量泵的进药口固定并连通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远离加药计量泵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杀菌除藻剂放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冷却循环水进行杀菌除藻,极大的改善了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提高了袋式过滤器的换热效率,有效保障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温度通常在20~40℃之间,这一温度范围特别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冷却水在冷却塔内的喷淋过程中溶入了大量的氧气,为好氧细菌生长提供必要条件。藻类大量滋生繁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产生大量微生物黏泥,使水质浊度升高,在换热设备低流速区集聚黏泥,造成堵塞、淤积等现象,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冷却设备的冷却效率。菌藻微生物在自身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类型酸性物质,引起系统设备的酸性腐蚀。微生物在黏泥在金属设备表面而不均匀沉积,会因氧浓度差形成电池反应,引起垢下腐蚀。晾水塔壁及支柱及部分设备长满青苔,布满藻类黏泥,使循环水水质恶化,因此我们提出了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包括冷却水循环水槽和两个袋式过滤器,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槽的软化水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单级树脂软化器的出水口,单级树脂软化器的进水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二管道,冷却水循环水槽的药剂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加药计量泵的出药口,加药计量泵的进药口固定并连通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远离加药计量泵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杀菌除藻剂放置槽;两个袋式过滤器的进液口均安装有第五管道,第五管道远离袋式过滤器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同一个第六管道,第六管道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旁滤循环泵的出液口,旁滤循环泵的进液口与冷却水循环水槽的出液口固定并连通,两个袋式过滤器的出液口均固定并连通有回流支管,两个回流支管远离袋式过滤器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同一个回流总管,回流总管的一端与冷却水循环水槽的回流入口固定并连通。优选的,所述杀菌除藻剂放置槽的内部盛放有杀菌除藻剂。优选的,所述单级树脂软化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工业供水设备。优选的,所述加药计量泵、单级树脂软化器、旁滤循环泵和两个袋式过滤器电性连接有同一个控制柜,并均受控于控制柜。本技术对冷却循环水进行杀菌除藻,极大的改善了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提高了袋式过滤器的换热效率,有效保障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水循环水槽、2第三管道、3加药计量泵、4第四管道、5杀菌除藻剂放置槽、6第一管道、7单级树脂软化器、8第二管道、9袋式过滤器、10第五管道、11第六管道、12旁滤循环泵、13回流支管、14回流总管、15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包括冷却水循环水槽1和两个袋式过滤器9,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软化水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单级树脂软化器7的出水口,单级树脂软化器7的进水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二管道8,单级树脂软化器7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道8连通有工业供水设备,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药剂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三管道2,第三管道2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加药计量泵3的出药口,加药计量泵3的进药口固定并连通有第四管道4,第四管道4远离加药计量泵3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杀菌除藻剂放置槽5,杀菌除藻剂放置槽5的内部盛放有杀菌除藻剂;两个袋式过滤器9的进液口均安装有第五管道10,第五管道10远离袋式过滤器9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同一个第六管道11,第六管道1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旁滤循环泵12的出液口,旁滤循环泵12的进液口与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出液口固定并连通,加药计量泵3、单级树脂软化器7、旁滤循环泵12和两个袋式过滤器9电性连接有同一个控制柜15,并均受控于控制柜15,两个袋式过滤器9的出液口均固定并连通有回流支管13,两个回流支管13远离袋式过滤器9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同一个回流总管14,回流总管14的一端与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回流入口固定并连通,本技术对冷却循环水进行杀菌除藻,极大的改善了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提高了袋式过滤器9的换热效率,有效保障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技术中,工业供水设备通过第二管道8将工业补充水通入单级树脂软化器7的内部,单级树脂软化器7对其内部的工业补充水进行软化处理,单级树脂软化器7将软化处理后的工业补充水通入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内部,同时加药计量泵3对杀菌除藻剂放置槽5内部的杀菌除藻剂进行抽取,然后加药计量泵3将抽取的杀菌除藻剂加入到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内部,使得杀菌除藻剂和工业补充水进行混合,杀菌除藻剂有效改善了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旁滤循环泵12对含有杀菌除藻剂的工业补充水进行抽取,旁滤循环泵12将含有杀菌除藻剂的工业补充水通过第六管道11和第五管道10通入对应的袋式过滤器9内,然后袋式过滤器9再通过回流支管13和回流总管14回流到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内部,有效保障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包括冷却水循环水槽(1)和两个袋式过滤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软化水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单级树脂软化器(7)的出水口,单级树脂软化器(7)的进水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二管道(8),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药剂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三管道(2),第三管道(2)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加药计量泵(3)的出药口,加药计量泵(3)的进药口固定并连通有第四管道(4),第四管道(4)远离加药计量泵(3)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杀菌除藻剂放置槽(5);/n两个袋式过滤器(9)的进液口均安装有第五管道(10),第五管道(10)远离袋式过滤器(9)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同一个第六管道(11),第六管道(1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旁滤循环泵(12)的出液口,旁滤循环泵(12)的进液口与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出液口固定并连通,两个袋式过滤器(9)的出液口均固定并连通有回流支管(13),两个回流支管(13)远离袋式过滤器(9)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同一个回流总管(14),回流总管(14)的一端与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回流入口固定并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却塔循环水除藻装置,包括冷却水循环水槽(1)和两个袋式过滤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软化水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单级树脂软化器(7)的出水口,单级树脂软化器(7)的进水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二管道(8),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药剂添加口固定并连通有第三管道(2),第三管道(2)远离冷却水循环水槽(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加药计量泵(3)的出药口,加药计量泵(3)的进药口固定并连通有第四管道(4),第四管道(4)远离加药计量泵(3)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杀菌除藻剂放置槽(5);
两个袋式过滤器(9)的进液口均安装有第五管道(10),第五管道(10)远离袋式过滤器(9)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同一个第六管道(11),第六管道(1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旁滤循环泵(12)的出液口,旁滤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文
申请(专利权)人:吉俪源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