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119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引导流向的四块夹板,第一腔室的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水口,污水经过第一腔室进水口流入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中的污水漫过分离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夹板流入第二腔室内,第二腔室下端设有第二腔室出水口,第二腔室中间设有第二腔室夹板,第二腔室中的污水漫过分离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夹板流入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的上端设有第三腔室出水口,下端设有第三腔室排菌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的MPBR反应器,使丝状真菌净水设备化和工程化,将有利于促进丝状真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为污水处理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环保可持续的新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污水中的氮磷若不能得到及时地去除,一旦排放到湖泊或河流中,则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水生动物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并且可能进一步导致生态恶化。污水中的氮磷净化技术主要分为化学净化技术、物理净化技术以及生物净化技术。其中,利用生物技术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因为该技术不仅处理效果好、经济适用,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常用的生物技术手段有:净水菌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法等,其作用主体都是微生物,主要依靠微生物发挥作用。其中活性污泥法被最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大量产生剩余污泥,且此污泥自身不具备明显经济价值。丝状真菌含有丰富的真菌多糖和真菌蛋白,赋予其以增强免疫力、抑菌、抗炎、抗病毒、提高细胞活性及促进细胞增殖等功能。此外,丝状真菌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开发成水产动物和畜禽的高级饲料添加剂。利用丝状真菌菌丝球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既减少了营养性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水环境,又获得了有价值的真菌菌丝体,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主要设备是采用序批示反应器及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由于序批示反应器虽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但无法达到水体循环,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虽然抗冲击负荷强且能够充分混合,但需要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现有阶段缺少能够在非厌氧条件下同时使用折流板反应器的设备。r>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在好氧条件下,采用折流式装置可使得丝状真菌与水体充分接触,最大化利用外加碳源的营养成分,回收污水中的氮磷,既减少了营养性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水环境,又获得了有价值的真菌菌丝体,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外加碳源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引导流向的四块夹板,所所述第一腔室的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水口,污水经过所述第一腔室进水口流入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污水漫过分离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夹板流入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下端设有第二腔室出水口,所述第二腔室中间设有第二腔室夹板,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污水漫过所述分离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夹板流入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的上端设有第三腔室出水口,下端设有第三腔室排菌口,所述第三腔室中设有第三腔室夹板;所述菌丝球主要分布于第一腔室内。可选的,所述分离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夹板,所述分离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夹板底部与反应器底部设有夹角为30°~45°;所述第二腔室夹板,所述第三腔室夹板底部斜板设有角度于夹板夹角为30°~45°。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各设有曝气装置,曝气量为60L/min~200L/min。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管道连接至碳源液,碳源液浓度为100mg/L~2200mg/L。可选的,所述菌丝球在第一腔室的体积覆盖率为1%~80%。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进水口上设有进水泵和用于控制第一腔室进水口中水体流速的阀门。可选的,所述水体流速为3.68~8.75L/h,所述水力停留时间为1h~8h。可选的,所述第一腔室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水口,所述第一腔室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所述第二腔室下端的第二腔室出水口设有阀门控制。可选的,所述第三腔室上端设有第三腔室出水口,所述第三腔室出水口上设有出水阀;所述第三腔室下端设有第三腔室排菌口,所述第三腔室排菌口上设有出水阀。可选的,所述反应器为多个,多个反应器并列,反应器的第一腔室进水口,所述第三腔室出水口分别与污水储水器两端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MPBR反应器中,水体经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并在夹板作用下形成折流式前进,进而依次接触各腔室的菌丝球,能够再好氧条件下进行折流式混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适用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中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适用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适用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中一实施例的左视图。附图标识:1第一腔室进水口;2第二腔室出水口;3第三腔室排菌口;4第三腔室出水口;5分离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夹板;6第二腔室夹板;7分离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夹板;8第三腔室夹板;9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11第三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图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包括用于外加碳源的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与引导流向的四块夹板,所述第一腔室9的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水口1,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水漫过分离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夹板5流入第二腔室10内,所述第二腔室10下端设有第二腔室出水口2,所述第二腔室10中间设有第二腔室夹板6,所述第二腔室10中的水漫过分离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夹板7流入第三腔室11,所述第三腔室11的上端设有第三腔室出水口4,下端设有第三腔室排菌口3,所述第三腔室11中设有第三腔室夹板8;所述菌丝球主要分布于第一腔室9内。其中,反应器可固定在固定架上或其他装置上,使反应器底部不低于污水储备器,按照实际情况通过泵将水产养殖尾水经过入水口1泵入第一腔室9内。水产养殖尾水流入第一腔室9后,通过在第一腔室9内的丝状真菌同化吸收其中的大部分氮磷,再依次经后续腔室的菌丝球进一步吸收去除,同时菌丝球自身实现增殖,并在后期通过第三腔室11下端的第三腔室排菌口3收集丝状真菌,所获得的菌丝球可用于加工成生物饲料等。由于反应器与储水器存在液位差,第三腔室11中的水会通过第三腔室出水口4在液位差产生的重力下流入储水器;此过程中,水产养殖尾水通过水泵一直流入第一腔室9内且从第三腔室11流出,经各腔室的丝状真菌不断净化,实现氮磷高效去除。进一步的,反应器中的菌丝球通过水体流动,少部分从第一腔室9流动到第三腔室11。其中,第一腔室9与第二腔室10设有曝气装置,为丝状真菌供氧,排气强度为60L/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外加碳源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引导流向的四块夹板,所述第一腔室的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水口,污水经过所述第一腔室进水口流入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污水漫过分离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夹板流入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下端设有第二腔室出水口,所述第二腔室中间设有第二腔室夹板,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污水漫过所述分离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夹板流入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的上端设有第三腔室出水口,下端设有第三腔室排菌口,所述第三腔室中设有第三腔室夹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外加碳源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与引导流向的四块夹板,所述第一腔室的上端设有第一腔室进水口,污水经过所述第一腔室进水口流入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污水漫过分离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夹板流入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下端设有第二腔室出水口,所述第二腔室中间设有第二腔室夹板,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污水漫过所述分离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夹板流入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的上端设有第三腔室出水口,下端设有第三腔室排菌口,所述第三腔室中设有第三腔室夹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夹板,所述离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夹板底部与反应器底部设有夹角为30°~45°;所述第二腔室夹板,所述第三腔室夹板底部斜板设有角度于夹板夹角为30°~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各设有曝气装置,曝气量为60L/min~200L/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污水净化的MP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管道连接至碳源液,碳源液浓度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勇杨泳聪彭康淳王宝娥陶雪琴林冲雷泽湘杜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