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02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包括滑轮,所述滑轮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滑轮的外端固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上方设有防脱组件。该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通过滑轮、转轴、框体和防脱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螺栓带动顶杆左右滑动,进而使得两侧斜杆带动圆筒与套接在滑轮外壁的绳索相贴合,进而实现对不同粗细的绳索进行贴合限位,大大避免其脱位的情况发生,油液可通过圆槽和斜孔的传导直接注入转轴与滑轮的内侧,进而大大提升注油的效率和效果,降低注油的难度,使得转轴与滑轮之间转动更加顺畅,进一步提升滑轮的性能,同时可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
本技术涉及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
,具体为一种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
技术介绍
水文缆道能把水文测验仪器送到测验断面任一指定位置的索道,是水文设备的一种,在重要的水文流量测验领域中,缆道方法是主要的流量测验方式,在缆道系统中会大量用到滑轮,滑轮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杠杆类简单机械,是杠杆的变形,应用十分广泛,给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例如申请号“CN200820070000.9”的一种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它含有滑轮和滑轮轴,滑轮套装固定在滑轮轴上,且能够绕滑轮轴旋转,所述滑轮与柔索接触部分包角的顶端设置一个挡板,虽然能够防止柔索不受力时从滑轮槽中掉出,其使用范围广而且成本较低,推广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在使用时,无法实现对不同粗细的绳索进行贴合限位,容易发生绳索脱位的情况,进而降低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导致其适用范围窄,使用实用性较差,同时注油时无法直接注入转轴与滑轮的内侧,导致注油的效率低、效果差,注油难度大,影响滑轮的性能,同时缩短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大成本支出,进而不方便人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包括滑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外端固接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内侧上方设有防脱组件(4);/n所述防脱组件(4)包括通槽(401)、螺栓(402)、套筒(403)、顶杆(404)、斜杆(405)、圆筒(406)、圆杆(407)、耳板(408)和扭力弹簧(409);/n所述通槽(401)加工于框体(3)的左右两端,所述通槽(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栓(402),所述螺栓(402)的外壁内侧螺纹连接有套筒(403),所述套筒(403)的外壁与通槽(40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套筒(403)的内端固接有顶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包括滑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外端固接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内侧上方设有防脱组件(4);
所述防脱组件(4)包括通槽(401)、螺栓(402)、套筒(403)、顶杆(404)、斜杆(405)、圆筒(406)、圆杆(407)、耳板(408)和扭力弹簧(409);
所述通槽(401)加工于框体(3)的左右两端,所述通槽(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栓(402),所述螺栓(402)的外壁内侧螺纹连接有套筒(403),所述套筒(403)的外壁与通槽(40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套筒(403)的内端固接有顶杆(404),所述顶杆(404)的内端抵紧有斜杆(405),所述斜杆(405)的外壁内侧转动连接有圆筒(406),所述斜杆(405)的内端通过圆杆(407)转动连接有耳板(408),所述耳板(408)的外端与框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杆(407)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409),所述扭力弹簧(409)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斜杆(405)和耳板(408)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缆道用新型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伟要锦鹏刘培旺郭永旭郭勇壮雷文祥王少东刘畅陈利霞甄雨欣赵杰田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希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