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患者接口的头带管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821,878号和于2018年6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689,968号的权益,并且还要求于2019年3月28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临时申请AU2019901040和2019年4月30日提交的AU2019901459号的权益,它们中的每一个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2
技术介绍
2.1
本技术涉及呼吸相关障碍的筛选、诊断、监测、治疗、预防和改善中的一者或多者。本技术还涉及医疗装置或设备及其用途。本技术的某些形式涉及用于治疗呼吸、预防和改善呼吸相关病症的患者接口。2.2相关技术描述2.2.1人类呼吸系统及其障碍人体的呼吸系统促进气体交换。鼻和嘴形成患者的气道入口。气道包括一系列分支气管,当分支气管穿透更深入肺部时,其变得更窄、更短且更多。肺部的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允许氧气从吸入空气进入静脉血并从相反方向排出二氧化碳。气管分成左主支气管和右主支气管,它们最终再分成端部细支气管。支气管构成传导气道,但是并不参与气体交换。气道的进一步分支通向呼吸细支气管,并最终通向肺泡。肺部的肺泡区域为发生气体交换的区域,且称为呼吸区。参见2012年由JohnB.West,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出版的《呼吸系统生理学(RespiratoryPhysiology)》,第9版。存在一系列呼吸障碍。某些障碍可以通过特定事件来表征,例如呼吸中止、呼吸不足和呼吸过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接口,其包括:/n充气室,其能够被加压到高于环境空气压力至少6cm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328 AU 2019901040;20190430 AU 2019901459;20181.一种患者接口,其包括:
充气室,其能够被加压到高于环境空气压力至少6cmH2O的治疗压力,所述充气室包括充气室入口端口,将所述充气室入口端口的尺寸和结构设置为在所述治疗压力下接收空气流用于患者呼吸,
密封形成结构,其构造并布置成与围绕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所述患者面部的区域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在其中具有孔,使得处于所述治疗压力下的所述空气流输送到所述患者鼻孔的至少一个入口,所述密封形成结构构造并布置成用于在使用中在整个所述患者的呼吸周期中维持所述充气室中的所述治疗压力;
定位和稳定结构,其提供将所述密封形成结构保持在患者头部上的治疗有效位置的力,所述定位和稳定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以经由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将所述空气流输送至所述患者气道的所述入口,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构造并布置成在使用中接触高于所述患者头部的耳上基点的所述患者头部的至少一个区域;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包括内织物层和外织物层,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具有基本上平面的横截面形状,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具有预定的非平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其中所述外织物层是有回弹力的,使得当受到外力时,所述外织物层的所述横截面形状改变,并且当释放所述外力时,所述外层返回到所述预定的非平面的横截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具有与所述外织物层不同的材料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所述内织物层包括内部织物膜,其中在使用期间当用空气加压时,所述内部织物膜配置成允许空气穿过所述内部织物膜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包括适型的内织物膜,并且所述外织物层包括适型的外织物膜,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厚于所述内织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沿着所述气体输送管的至少一个边缘连接到所述外织物层以形成管状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是松软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固定到所述外织物层,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将张力施加到所述内织物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包括外部织物片材和内部织物膜,其中所述内部织物膜配置成抵抗空气穿过所述外部织物片材的所述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配置成从所述患者的右侧沿着所述顶骨连续地延伸到所述患者的左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包括空气供应导管,其中当所述患者佩戴所述患者接口时,所述空气供应导管被定位成邻近所述顶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包括外部织物片材和内部织物膜,其中适型片材夹在所述外部织物片材和所述内部织物膜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在接头处连接到所述外织物层,其中所述接头的宽度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的长度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具有内表面,其中所述外织物层的所述内表面具有正曲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具有零曲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和所述外织物层在没有缝合的情况下连接在一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包括内内部织物膜,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包括外内部织物膜,其中所述外织物层的所述外内部织物膜与所述内织物层的所述内内部织物膜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的边缘连接,其中所述内内部织物膜和所述外内部织物膜将所述内织物层连接到所述外织物层,并且在所述内织物层和所述外织物层之间形成不透气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和所述外织物层在第一边缘处通过第一接头连接并且在第二边缘处通过第二接头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彼此间隔开,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沿着所述内织物层不使用加固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在使用期间并且通过空气加压,所述内织物层远离所述外织物层膨胀。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包括适型材料,其中所述适型材料热成形为所述非平面的横截面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被热成形为预定形状,使得第一臂沿着第一平面延伸,并且上部沿着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延伸而没有外力或压力。
21.一种患者接口,其包括:
充气室,其能够被加压到高于环境空气压力至少6cmH2O的治疗压力,所述充气室包括充气室入口端口,将所述充气室入口端口的尺寸和结构设置为在所述治疗压力下接收空气流用于患者呼吸,
密封形成结构,其构造并布置成与围绕所述患者气道的入口的所述患者面部的区域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在其中具有孔,使得处于所述治疗压力下的所述空气流输送到所述患者鼻孔的至少一个入口,所述密封形成结构构造并布置成用于在使用中的整个所述患者的呼吸周期中维持所述充气室中的所述治疗压力;
定位和稳定结构,其提供将所述密封形成结构保持在患者头部上的治疗有效位置的力,所述定位和稳定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以经由所述密封形成结构将所述空气流输送至所述患者气道的所述入口,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构造并布置成在使用中接触高于所述患者头部的耳上基点的所述患者头部的至少一个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包括内织物层及外织物层,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及所述外织物层在第一接头处沿着第一纵向边缘且在第二接头处沿着第二纵向边缘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所述外织物层与所述内织物层间隔开;
其中所述外织物层被热成型为具有预定形状并且所述内织物层没有被热成型;并且
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支撑其自身重量,使得所述外织物层在不被加压空气支撑时与所述内织物层保持间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具有与所述外织物层不同的材料特性。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21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所述内织物层包括内部织物膜,其中在使用期间当用空气加压时,所述内部织物膜配置成允许空气穿过所述内部织物膜传递。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包括适型内织物膜,并且所述外织物层包括适型外织物膜,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厚于所述内织物层。
25.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具有基本上平面的横截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是松软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固定到所述外织物层,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将张力施加到所述内织物层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包括外部织物片材和内部织物膜,其中所述内部织物膜配置成抵抗空气穿过所述外部织物片材的所述传递。
29.根据权利要求2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配置成从所述患者的右侧沿着所述顶骨连续地延伸到所述患者的左侧。
30.根据权利要求2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包括空气供应导管,其中当所述患者佩戴所述患者接口时,所述空气供应导管被定位成邻近所述顶骨。
31.根据权利要求21-30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包括外部织物片材和内部织物膜,其中适型片材夹在所述外部织物片材和所述内部织物膜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1-31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在接头处连接到所述外织物层,其中所述接头的宽度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的长度变化。
33.根据权利要求2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具有内表面,其中所述外织物层的所述内表面在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具有正曲率。
34.根据权利要求21-33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在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具有零曲率。
35.根据权利要求21-34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和所述外织物层在没有缝合的情况下连接在一起。
36.根据权利要求2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接口,其中所述内织物层包括内内部织物膜,其中所述外织物层包括外内部织物膜,其中所述外织物层的所述外内部织物膜与所述内织物层的所述内内部织物膜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气体输送管的边缘连接,其中所述内内部织物膜和所述外内部织物膜将所述内织物层连接到所述外织物层,并且在所述内织物层和所述外织物层之间形成不透气膜。
技术研发人员:A·F·巴洛,D·J·布朗德,A·陈,J·J·佛米卡,G·M·鲁梅里,M·R·威尔斯,P·D·沃特森,
申请(专利权)人:瑞思迈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