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装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86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装车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托辊支撑架、第二托辊支撑架和托辊组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平行设置;第一托辊支撑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托辊支撑架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且第二托辊支撑架与第一托辊支撑架相对应且相平行;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本体和托辊轴;托辊本体连接在托辊轴中部;托辊轴一端连接在第一托辊支撑架上,托辊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托辊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将轨道一端放置在托辊本体上,施工人员手扶轨道另一端并匀速向前推动轨道,相比于现有的人工装运的方式,减少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装车过程中存在的挤手风险,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装车架
本技术涉煤矿生产
,具体为一种轨道装车架。
技术介绍
煤矿生产在回收期间,有大量的轨道需要回收。井下系统巷道存在大量的轨道,具有分布范围广,回收难度大的特点,如何提高轨道回收效率成了必须面对的难题。目前轨道回收装车过程中,全部为人工抬运装车,多人同时抬运一根轨道,不仅浪费大量人力,且轨道回收效率低。同时人工装运轨道存在安全风险,在轨道装车时容易挤伤施工人员手部。如何降低风险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解决于的人工抬运轨道装车效率低和存在的安全风险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轨道装车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托辊支撑架、第二托辊支撑架和托辊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相对应且相平行;所述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本体和托辊轴;所述托辊本体连接在所述托辊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装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托辊支撑架、第二托辊支撑架和托辊组件;/n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平行设置;/n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n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相对应且相平行;/n所述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本体和托辊轴;所述托辊本体连接在所述托辊轴中部;所述托辊轴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上,所述托辊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装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托辊支撑架、第二托辊支撑架和托辊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相对应且相平行;
所述托辊组件包括托辊本体和托辊轴;所述托辊本体连接在所述托辊轴中部;所述托辊轴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上,所述托辊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装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两端,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装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且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装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从上到下依次等间距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一托辊支撑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装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托辊支撑架从上到下依次等间距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柱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飞王晋林纪成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