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旋转杆,且第一旋转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上料箱,所述上料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进料箱,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的左端与进料箱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上料效率高个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定量称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上料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物料的输送,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定量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设备之一,通过上料装置可实现在电子定量称使用时达到自动上料的目的,使得其便于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在用于电子定量称时存在上料效率低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旋转杆,且第一旋转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上料箱,所述上料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进料箱,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的左端与进料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上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上料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内设置有第一螺旋弹簧,且第一螺旋弹簧的左端穿过箱体的侧壁,并延伸至进料箱内,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上料箱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上料箱的内腔顶部活动连接,且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上料箱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存料漏斗,且存料漏斗的顶部为闭口设置,所述存料漏斗的左右两侧侧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箱体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存料漏斗的左侧侧壁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且第二软管的右端与存料漏斗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左端与上料箱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上料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旋弹簧,且第二螺旋弹簧的右端穿过存料漏斗的侧壁并延伸至存料漏斗内,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上料箱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上料箱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且第二转动杆的底端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上料箱外与第一旋转杆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皮带。进一步的,所述存料漏斗的内腔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且第二旋转杆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二旋转杆的顶端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存料漏斗外与第一旋转杆之间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右侧内壁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且蜗杆的下方设置有蜗轮,并且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蜗轮的后壁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箱体的后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存料漏斗的右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蜗轮的下方设置有齿轮,且齿轮的前壁通过转轴和轴承与支撑板的后壁活动连接,并且齿轮与蜗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五皮带,所述齿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分离板,且分离板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齿条,且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存料漏斗上开设有与两个分离板相匹配的通槽,两个所述分离板的底部靠近右侧处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U形板上开设有与两个第一滑块相匹配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杆,所述存料漏斗的下方设置有定量箱,且定量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定量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与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定量箱的底部靠近前壁处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顶端与定量箱的内部相连通,并且出料管的底端贯穿箱体的前侧内壁并延伸至箱体外。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内壁分别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与蜗杆之间传动连接有第六皮带,所述丝杆上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且第二滑块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吸尘器,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吸尘器进气口上套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穿过通槽,并延伸至箱体内贯穿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尘管,并且吸尘管的左右两侧为闭口设置,所述吸尘管的顶部与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软管上套接固定轮,且固定轮的后侧外壁通过第三连接杆与上料箱的顶部固定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软管、第一螺旋弹簧、上料箱和进料箱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进料箱内的物料进行螺旋推送,使得其自动上料,有效的提高了其上料效率;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存料漏斗、分离板、第二电机和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存料漏斗中的物料进行分离,使得其分批导入到定量箱中,可有效的提高其工作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箱体;2、定量箱;3、U形板;4、第二电机;5、丝杆;6、存料漏斗;7、第二旋转杆;8、吸尘管;9、气管;10、吸尘器;11、移动块;12、第二软管;13、第一旋转杆;14、第一电机;15、进料箱;16、第一软管;17、第一螺旋弹簧;18、第二转动杆;19、上料箱;20、蜗杆;21、蜗轮;22、分离板;23、齿轮;24、第二螺旋弹簧;25、第一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3,且第一旋转杆13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第一旋转杆13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箱体1的内腔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3),且第一旋转杆(13)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旋转杆(13)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上料箱(19),所述上料箱(19)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左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进料箱(15),所述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6),且第一软管(16)的左端与进料箱(1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6)的另一端与上料箱(19)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上料箱(1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6)内设置有第一螺旋弹簧(17),且第一螺旋弹簧(17)的左端穿过箱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进料箱(15)内,所述第一螺旋弹簧(17)的另一端延伸至上料箱(19)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5),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顶端通过轴承与上料箱(19)的内腔顶部活动连接,且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上料箱(19)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存料漏斗(6),且存料漏斗(6)的顶部为闭口设置,所述存料漏斗(6)的左右两侧侧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存料漏斗(6)的左侧侧壁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2),且第二软管(12)的右端与存料漏斗(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2)的左端与上料箱(19)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上料箱(1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旋弹簧(24),且第二螺旋弹簧(24)的右端穿过存料漏斗(6)的侧壁并延伸至存料漏斗(6)内,所述第二螺旋弹簧(24)的另一端延伸至上料箱(19)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8),所述第二转动杆(18)的底端通过轴承与上料箱(19)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且第二转动杆(18)的底端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上料箱(19)外与第一旋转杆(1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皮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3),且第一旋转杆(13)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旋转杆(13)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上料箱(19),所述上料箱(19)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左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进料箱(15),所述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6),且第一软管(16)的左端与进料箱(1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6)的另一端与上料箱(19)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上料箱(1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6)内设置有第一螺旋弹簧(17),且第一螺旋弹簧(17)的左端穿过箱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进料箱(15)内,所述第一螺旋弹簧(17)的另一端延伸至上料箱(19)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5),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顶端通过轴承与上料箱(19)的内腔顶部活动连接,且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上料箱(19)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存料漏斗(6),且存料漏斗(6)的顶部为闭口设置,所述存料漏斗(6)的左右两侧侧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存料漏斗(6)的左侧侧壁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2),且第二软管(12)的右端与存料漏斗(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2)的左端与上料箱(19)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上料箱(1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旋弹簧(24),且第二螺旋弹簧(24)的右端穿过存料漏斗(6)的侧壁并延伸至存料漏斗(6)内,所述第二螺旋弹簧(24)的另一端延伸至上料箱(19)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8),所述第二转动杆(18)的底端通过轴承与上料箱(19)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且第二转动杆(18)的底端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上料箱(19)外与第一旋转杆(1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皮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漏斗(6)的内腔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7),且第二旋转杆(7)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二旋转杆(7)的顶端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存料漏斗(6)外与第一旋转杆(1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杰,郭家铭,赵悦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