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定量称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上料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物料的输送,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定量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设备之一,通过上料装置可实现在电子定量称使用时达到自动上料的目的,使得其便于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上料装置在用于电子定量称时存在上料效率低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旋转杆,且第一旋转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上料箱,所述上料箱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3),且第一旋转杆(13)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旋转杆(13)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上料箱(19),所述上料箱(19)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左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进料箱(15),所述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3),且第一旋转杆(13)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旋转杆(13)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上料箱(19),所述上料箱(19)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左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进料箱(15),所述箱体(1)的左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6),且第一软管(16)的左端与进料箱(1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6)的另一端与上料箱(19)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上料箱(1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16)内设置有第一螺旋弹簧(17),且第一螺旋弹簧(17)的左端穿过箱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进料箱(15)内,所述第一螺旋弹簧(17)的另一端延伸至上料箱(19)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5),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顶端通过轴承与上料箱(19)的内腔顶部活动连接,且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上料箱(19)与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存料漏斗(6),且存料漏斗(6)的顶部为闭口设置,所述存料漏斗(6)的左右两侧侧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存料漏斗(6)的左侧侧壁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2),且第二软管(12)的右端与存料漏斗(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2)的左端与上料箱(19)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上料箱(1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旋弹簧(24),且第二螺旋弹簧(24)的右端穿过存料漏斗(6)的侧壁并延伸至存料漏斗(6)内,所述第二螺旋弹簧(24)的另一端延伸至上料箱(19)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8),所述第二转动杆(18)的底端通过轴承与上料箱(19)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且第二转动杆(18)的底端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上料箱(19)外与第一旋转杆(1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三皮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定量称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漏斗(6)的内腔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7),且第二旋转杆(7)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二旋转杆(7)的顶端穿过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存料漏斗(6)外与第一旋转杆(1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杰,郭家铭,赵悦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