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67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机壳,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垃圾投放门、饮料瓶投放门;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门内侧的自动开门机构;设置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内侧的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桶满检测机构,其电连接于所述自动开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纸皮压缩机构。采用自动开门机构、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桶满检测机构和纸皮压缩机构,实现了垃圾分类的自动化控制。采用紫外线消毒灯和消防喷水系统,不仅保证了机壳内环境的卫生,而且保证了机壳内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提升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和分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如何在前期有效的进行可回收垃圾分类,包括对已经分类的完成易燃型的可回收物品等进行保护,是我们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机壳,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垃圾投放门、饮料瓶投放门;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门内侧的自动开门机构;设置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内侧的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桶满检测机构,其电连接于所述自动开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纸皮压缩机构。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自动开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门下方且检测头朝所述机壳外侧的第一距离传感器;固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电机;以及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杆组,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垃圾投放门上。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机壳上的第二连杆组,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设置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下方的分选机构,其包括:支撑件;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分选件,其包括:中心轴;间隔径向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的分选叶;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两端的隔板,其上间隔设置有弧形通孔;固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二电机,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电机一侧的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分选件下方的第一重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分选件一侧的不合格品筛选仓,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不合格品筛选仓连通的取出通道;以及斜置于所述分选件另一侧的滑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桶满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顶部的第三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底部的第二重量传感器。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纸皮压缩机构为剪叉式升降台。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紫外线消毒灯。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消防喷水系统,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报警器和喷水管,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烟雾报警器和所述喷水管之间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动开门机构、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桶满检测机构和纸皮压缩机构,实现了垃圾分类的自动化控制。采用紫外线消毒灯和消防喷水系统,不仅保证了机壳内环境的卫生,而且保证了机壳内的安全。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提升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和分类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桶满检测机构和紫外线消毒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喷水系统和纸皮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11.垃圾投放门12.饮料瓶投放门13.取出通道2.自动开门机构21.第一距离传感器22.第一电机23.第一连杆组3.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31.第二连杆组32.分选机构321.支撑件322.分选件3221.中心轴3222.分选叶3223.隔板32231.弧形通孔323.第二电机324.第二距离传感器325.第一重量传感器33.不合格品筛选仓34.滑轨4.桶满检测机构41.第三距离传感器42.第二重量传感器5.纸皮压缩机构6.紫外线消毒灯7.消防喷水系统71.温湿度传感器72.烟雾报警器73.喷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机壳1,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垃圾投放门11、饮料瓶投放门12;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门11内侧的自动开门机构2;设置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12内侧的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的桶满检测机构4,其电连接于所述自动开门机构2;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的纸皮压缩机构5。采用自动开门机构2、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3、桶满检测机构4和纸皮压缩机构5,实现了垃圾分类的自动化控制。采用紫外线消毒灯6和消防喷水系统7,不仅保证了机壳1内环境的卫生,而且保证了机壳1内的安全。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提升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和分类效率。参照图2所示,所述自动开门机构2包括: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门11下方且检测头朝所述机壳1外侧的第一距离传感器21;固设于所述机壳1内的第一电机22;以及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电机22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杆组23,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垃圾投放门11上。当第一距离传感器21检测到人体靠近的信号时,发送信号给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组23,从而打开垃圾投放门11。在垃圾投放过程中,自动开门机构2采用钢丝绳弹性连接,在关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被夹伤。参照图5所示,所述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3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机壳1上的第二连杆组31,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12;设置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12下方的分选机构32;设置于所述分选件322一侧的不合格品筛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垃圾投放门、饮料瓶投放门;/n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门内侧的自动开门机构;/n设置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内侧的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n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桶满检测机构,其电连接于所述自动开门机构;以及/n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纸皮压缩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垃圾投放门、饮料瓶投放门;
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门内侧的自动开门机构;
设置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内侧的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
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桶满检测机构,其电连接于所述自动开门机构;以及
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纸皮压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门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门下方且检测头朝所述机壳外侧的第一距离传感器;
固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电机;以及
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杆组,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垃圾投放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瓶计数检测机构包括:
一端连接于所述机壳上的第二连杆组,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
设置于所述饮料瓶投放门下方的分选机构,其包括:
支撑件;
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分选件,其包括:中心轴;间隔径向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的分选叶;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耿向平联吴强陈赐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信昇达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