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50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负载和控制模块。如此设置,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待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阈值时,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使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导通,供电电源为待充电电池充电;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待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二阈值时,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使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截止,供电电源停止为待充电电池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产品对自身电量的需求比较高,使得常规的电子产品通常会设置充放电电池。而为了保证充放电电池的正常工作,需要额外对充放电电池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充放电电池的正常工作,需要额外对充放电电池进行管理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待充电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阈值时,使所述第一开关导通,并且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电池的电量高于第二阈值时,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可选地,该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用于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端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第二负载,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四开关,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用于在闭合时导通,使所述控制模块得电;第五开关,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五开关在所述控制模块得电,所述控制模块在输出驱动信号时导通。可选地,所述第五开关的控制端还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二供电端。可选地,该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用于连接所述待充电电池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用于在没有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且所述第四开关闭合时所述待充电电池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可选地,该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稳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可选地,该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稳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可选地,该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可选地,还包括:采样模块,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入端适于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适于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分压模块,所述分压模块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分压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电池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所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待充电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端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阈值时,使所述第一开关导通,并且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电池的电量高于第二阈值时,使所述第一开关断开。如此设置,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待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阈值时,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使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导通,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为待充电电池充电;当控制模块检测到待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二阈值时,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使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截止,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停止为待充电电池充电。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开关、第五开关、第二负载以及第四开关,当连接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且待充电电池没电时,将第四开关闭合,控制模块得电之后,控制第五开关导通,从而第三开关导通,所以可以通过供电电源为控制模块供电。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第五开关的控制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的第二供电端,待充电电池电量较低的话就可能无法满足控制模块启动的电压,此时控制模块可能无法工作。当供电电源的第二供电端接入电路时,供电电源的第二供电端可以直接给控制模块供电和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如此,就可以保证即使这个时候不闭合第四开关,电路系统也可以正常工作。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二极管,当待充电电池有电,且没有连接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时,将第四开关闭合,控制模块得电之后,控制第五开关导通,从而第三开关导通,所以可以通过待充电电池为控制模块供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模块化的电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全部模块化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的电路图。附图标记: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20;第三开关30;第四开关40;第五开关50;采样模块60;分压模块70;第一稳压模块80;第二稳压模块9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负载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二负载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电解电容C1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MOS管Q2;第一三极管Q3;第二MOS管Q1;第二三极管Q4;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一供电端VIN1;第二供电端VIN2;按键开关S3;待充电电池BT1;BC端;AVL端;BVL端;VCC端;DC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开关(10),所述第一开关(10)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2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待充电电池(BT1)的负极;/n所述第二开关(20),所述第二开关(2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VIN1),所述第二开关(20)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待充电电池(BT1)的正极连接;/n第一负载(R5),所述第一负载(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20)的控制端,所述第一负载(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20)的第一端连接;/n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电池(BT1)的电量低于第一阈值时,使所述第一开关(10)导通,并且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电池(BT1)的电量高于第二阈值时,使所述第一开关(10)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10),所述第一开关(10)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2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待充电电池(BT1)的负极;
所述第二开关(20),所述第二开关(2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VIN1),所述第二开关(20)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待充电电池(BT1)的正极连接;
第一负载(R5),所述第一负载(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20)的控制端,所述第一负载(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20)的第一端连接;
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电池(BT1)的电量低于第一阈值时,使所述第一开关(10)导通,并且在检测到所述待充电电池(BT1)的电量高于第二阈值时,使所述第一开关(10)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开关(30),所述第三开关(30)的第一端用于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VIN1),所述第三开关(30)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端(VCC)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端(VCC)用于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第一供电端(VIN1);
第二负载(R13),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30)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30)的控制端连接;
第四开关(40),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30)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40)用于在闭合时导通,使所述控制模块得电;
第五开关(50),所述第五开关(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3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50)的第二端用于连所述待充电电池(BT1)的负极,所述第五开关(50)在所述控制模块得电,所述控制模块在输出驱动信号时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50)的控制端还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根基敬仕林李俊锴李自强张君明陈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