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端子及阳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45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8
使阳端子确实停止向前。一种阳端子(40),收纳于壳体(11)的腔(12)内,阳端子(40)具备:形成于前端部的板状的突片(49);和方筒状的箱部(41),与所述突片(49)的后部连续,并朝向后方开口,在所述箱部(41)的前端部具有:抵接部(44),与所述腔(12)的内壁从后方抵接;和支承部(56),位于所述抵接部(44)的后方,所述抵接部(44)具有通过构成所述箱部(41)的金属板材的板面构成的抵接面(48),所述抵接面(48)与所述腔(12)的内壁抵接,所述支承部(56)在所述抵接部(44)与所述腔(12)的内壁抵接时,从与所述抵接面48相反的一侧支承所述抵接部(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阳端子及阳连接器
本公开涉及阳端子及阳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3-243065号公报中记载一种具备阳端子零件的连接器。在连接器的腔中设置有与阳端子零件的插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接受面。在阳端子零件设置有与该阳端子零件的插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抵接面。阳端子零件具有从方筒部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的突片。抵接面设置于方筒部的前端缘。插入到腔内的阳端子零件通过使其抵接面在与阳端子零件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与腔内的接受面碰触而停止向前,所以能够使阳端子零件在预定的正规插入位置确实停止向前。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430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近来,要求阳端子及阳连接器的小型化。为了使阳端子小型化,考虑到例如使构成阳端子的金属板材与以前相比减薄。当将金属板材减薄时,在方筒部的前端缘设置有抵接面的情况下,当抵接面与壳体的接受面抵接时,构成方筒部的金属板材有可能压弯。于是,产生不能使阳端子相对于阳连接器停止向前的问题。本公开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使阳端子确实停止向前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公开是一种阳端子,收纳于壳体的腔内,所述阳端子具备:板状的突片,形成于所述阳端子的前端部;和方筒状的箱部,与所述突片的后部连续,并朝向后方开口,在所述箱部的前端部具有:抵接部,与所述腔的内壁从后方抵接;和支承部,位于所述抵接部的后方,所述抵接部具有通过构成所述箱部的金属板材的板面构成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腔的内壁抵接,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腔的内壁抵接时,从与所述抵接面相反的一侧支承所述抵接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使阳端子相对于壳体停止向前。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阳连接器的、图2中的I-I线剖视图。图2是示出阳连接器的、图5中的II-II线剖视图。图3是示出阳端子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阳端子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是示出阳连接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6是示出阳端子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7是示出抵接部和支承部的局部放大剖视立体图。图8是示出抵接部和支承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本公开是一种阳端子,收纳于壳体的腔内,所述阳端子具备:形成于前端部的板状的突片;和方筒状的箱部,与所述突片的后部连续,并朝向后方开口,在所述箱部的前端部具有:抵接部,与所述腔的内壁从后方抵接;和支承部,位于所述抵接部的后方,所述抵接部具有通过构成所述箱部的金属板材的板面构成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腔的内壁抵接,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腔的内壁抵接时,从与所述抵接面相反的一侧支承所述抵接部。因为通过构成箱部的金属板材的板面构成的抵接面与腔的内壁抵接,所以能够将与腔的内壁抵接的部分的面积扩大。由此,可抑制抵接部压弯,所以能够使阳端子在壳体的腔内确实停止向前。而且,在抵接部与腔的内壁抵接而被向后方按压时,通过支承部支承抵接部,从而可更进一步抑制抵接部压弯。由此,更进一步使阳端子在壳体的腔内确实停止向前。(2)优选的是,所述抵接部通过构成所述箱部的侧壁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因为能够通过将构成箱部的侧壁的一部分弯折的简易手法来形成抵接部,所以能够抑制阳端子的制造成本增大。(3)优选的是,所述支承部通过构成所述箱部的侧壁的一部分被切割冲起而形成。因为能够通过将构成箱部的侧壁的一部分切割冲起的简易手法来形成支承部,所以能够抑制阳端子的制造成本增大。(4)优选的是,所述箱部中形成有所述抵接部的一侧壁和所述箱部中形成有所述支承部的其其他的侧壁相互对置。通过抵接部和支承部分别设置于箱部中不同的侧壁,从而能够由支承部确实接受抵接部受到的力。而且,因为形成有抵接部的一侧壁和形成有支承部的其他的侧壁成为相互对置的配置,所以可抑制抵接部受到的力沿着箱部的侧壁给支承部带来影响。由此,通过支承部能够确实地支承抵接部。(5)本公开是一种阳连接器,具备:上述的任一项记载的阳端子;和壳体,具有收纳所述阳端子的腔,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腔的内壁形成有与所述抵接部从前方抵接的抵接壁。通过壳体的抵接壁和阳端子的抵接部抵接,能够使阳端子相对于壳体确实停止向前。[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实施方式1>一边参照图1至图8一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10具备壳体11和阳端子40。在以下说明中,将阳端子40的、在图中用箭头线Z表示的方向作为上方,将用箭头线Y表示的方向作为前方,将用箭头线X表示的方向作为左方。另外,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附图标记,对其他的构件省略附图标记。[壳体]如图1所示,壳体11为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在内部以在壳体11的前后开口的方式形成有腔12。在壳体11的前壁形成有在前方开口的突片插入孔13。突片插入孔13与腔12连通。突片插入孔13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小于腔12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壳体的11的前壁中、比突片插入孔13靠上方的部分形成为与后述的抵接部44抵接的抵接壁14(内壁的一例)。抵接壁14的后表面在上下方向延伸地形成。如图2所示,在壳体11、且腔12的靠近后部的位置形成有在左方开口的前侧开口部16。如图2所示,在壳体11、且前侧开口部16的后方形成有在左方开口的后侧开口部17。由此,腔12呈在左方开口的形状。如图2所示,在后侧开口部17的前端缘形成有向左斜后方倾斜的引导斜面15。该引导斜面15和后述的卡止部47滑接。[阳端子40]如图3所示,阳端子40是对冲裁成预定形状的金属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成形的,在整体上成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态。作为金属板材,能够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任意的金属。如图3所示,在阳端子40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前方细长地延伸的突片49。突片49与未图示的对方侧的阴端子连接。突片49在上下方向形成得扁平。如图3所示,阳端子40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成为箱部41。箱部41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整体上形成为在上下方向扁平的方筒状。箱部41的前表面由前壁封闭。箱部41具有:底壁42;左侧壁45及右侧壁46,从底壁42的左右两侧缘向上方延伸;以及上壁43,从右侧壁46的上端部弯折并卡止于左侧壁45的上端部。如图4所示,在箱部41的左侧壁45的靠近后端部的位置形成有向左方突出的卡止部47。卡止部47通过构成左侧壁45的金属板材被敲出而形成。卡止部47的前表面向左斜后方倾斜地形成。由此,卡止部47的前表面与壳体11的引导斜面15顺利地滑接。卡止部47的后表面尖锐地峭立而形成,且形成为悬伸形状。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端子,收纳于壳体的腔内,所述阳端子具备:/n板状的突片,形成于所述阳端子的前端部;和/n方筒状的箱部,与所述突片的后部连续,并朝向后方开口,/n在所述箱部的前端部具有:抵接部,与所述腔的内壁从后方抵接;和支承部,位于所述抵接部的后方,/n所述抵接部具有通过构成所述箱部的金属板材的板面构成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腔的内壁抵接,/n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腔的内壁抵接时,从与所述抵接面相反的一侧支承所述抵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JP 2019-1790371.一种阳端子,收纳于壳体的腔内,所述阳端子具备:
板状的突片,形成于所述阳端子的前端部;和
方筒状的箱部,与所述突片的后部连续,并朝向后方开口,
在所述箱部的前端部具有:抵接部,与所述腔的内壁从后方抵接;和支承部,位于所述抵接部的后方,
所述抵接部具有通过构成所述箱部的金属板材的板面构成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腔的内壁抵接,
所述支承部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腔的内壁抵接时,从与所述抵接面相反的一侧支承所述抵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端子,其中,所述抵接部通过构成所述箱部的侧壁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端子,其中,所述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本圭佑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