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簧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12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簧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端支架、活动端支架、衬套及活动吊耳,固定端支架包括相互焊接的固定片和倒U型吊架,固定片上端固定在车架纵梁前端面,倒U型吊架通过板簧销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板簧的连接;活动端支架上端固定在车架纵梁后端面,衬套依次贯穿车架纵梁和活动端支架并与两者焊接,活动吊耳通过板簧销依次插入活动吊耳上端和衬套后配合螺母实现与活动端支架的连接,活动吊耳下端通过板簧销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板簧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实现板簧的固定装配,还能满足悬架系统弹性元件、减震器和导向机构的作用,同时装置又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簧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板簧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板簧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商用车基于成本及使用工况的考虑均采用非独立悬架系统,其中纵置式钢板弹簧结构最为普遍。纵置式钢板弹簧悬架系统主要零部件包括钢板弹簧、U型螺栓、板簧销、板簧固定支架等标准件组成。其中板簧固定支架在重中型商用车上均采用铸造件的型式用高强度螺栓与车架相连接,轻型商用车大部分采用冲压件的型式用铆钉与车架新连接。但以上两种结构在制作工艺上涉及到铸造和冲压工艺,在生产设备上要求厂家需要具备铸造设备和冲压设备,这就造成生产投入大,零部件初期的单件成本高。以上两种结构的板簧固定支架使得小批量多车型生产的主机厂的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产品的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于小批量多车型的主机场所,设计一种的低成本、高可靠的悬架系统固定装置,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板簧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端支架、活动端支架、衬套及活动吊耳,所述固定端支架包括相互焊接的固定片和倒U型吊架,所述固定片上端固定在车架纵梁前端面,所述倒U型吊架通过板簧销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板簧的连接;所述活动端支架上端固定在所述车架纵梁后端面,所述衬套依次贯穿所述车架纵梁和所述活动端支架并与两者焊接,所述活动吊耳通过板簧销依次插入所述活动吊耳上端和所述衬套后配合螺母实现与所述活动端支架的连接,所述活动吊耳下端通过板簧销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所述板簧的连接。优选的,所述板簧销端面为不完整圆面,形成切面,所述活动吊耳前端面上设置限位块,所述固定片下端设置缺口,连接在所述活动吊耳上的板簧销的切面与限位块端部贴合,连接在所述倒U型吊架上的板簧销切面端嵌入所述缺口内。优选的,所述活动吊耳包括前吊耳和后吊耳两部分,所述板簧销依次插入前吊耳和后吊耳上的通孔,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前吊耳上。优选的,所述衬套由外侧的无缝钢套筒和内侧的铜合金衬套两部分相互套接组成。优选的,所述板簧销端头设置直通式滑脂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固定端支架、活动端支架、铜合金衬套、活动吊耳、板簧销和标准件构成,这样的结构形式同时满足了悬架系统弹性元件、减震器和导向机构的作用,同时装置又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还能确保系统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板簧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端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端支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端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活动端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活动端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活动端支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衬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A处剖视截面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前吊耳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后吊耳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板簧销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提供的板簧销端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固定端支架1;固定片11;缺口111;U型吊架12;车架纵梁2;活动吊耳3;前吊耳31;限位块32;后吊耳33;活动端支架4;板簧5;直通式滑脂嘴6;板簧销7;切面71;衬套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加以解释。如图1-13所示,一种板簧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端支架1、活动端支架4、衬套8及活动吊耳3,固定端支架1包括相互焊接的固定片11和倒U型吊架12,固定片11上端固定在车架纵梁2前端面,倒U型吊架12通过板簧销7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板簧5的连接;活动端支架4上端固定在车架纵梁2后端面,衬套8依次贯穿车架纵梁2和活动端支架4并与两者焊接,活动吊耳3通过板簧销7依次插入活动吊耳3上端和衬套8后配合螺母实现与活动端支架4的连接,活动吊耳3下端通过板簧销7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板簧5的连接。其中的固定片11与车架纵梁2;活动端支架4与车架纵梁2之间均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本技术采用上述固定端支架、活动端支架、衬套、活动吊耳以及板簧销等实现板簧的固定装配,这样的结构形式既能满足悬架系统弹性元件、减震器和导向机构的作用,同时装置又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还能确保系统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板簧销7端面为不完整圆面,形成切面71,活动吊耳3前端面上设置限位块32,固定片11下端设置缺口111,连接在活动吊耳3上的板簧销7的切面71与限位块32端部贴合,连接在倒U型吊架12上的板簧销7切面71端嵌入缺口111内;如此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板簧销7锁紧后发生转动造成的松脱问题;具体的,活动吊耳3包括前吊耳31和后吊耳33两部分,板簧销7依次插入前吊耳31和后吊耳33上的通孔,限位块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端支架(1)、活动端支架(4)、衬套(8)及活动吊耳(3),所述固定端支架(1)包括相互焊接的固定片(11)和倒U型吊架(12),所述固定片(11)上端固定在车架纵梁(2)前端面,所述倒U型吊架(12)通过板簧销(7)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板簧(5)的连接;所述活动端支架(4)上端固定在所述车架纵梁(2)后端面,所述衬套(8)依次贯穿所述车架纵梁(2)和所述活动端支架(4)并与两者焊接,所述活动吊耳(3)通过板簧销(7)依次插入所述活动吊耳(3)上端和所述衬套(8)后配合螺母实现与所述活动端支架(4)的连接,所述活动吊耳(3)下端通过板簧销(7)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所述板簧(5)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端支架(1)、活动端支架(4)、衬套(8)及活动吊耳(3),所述固定端支架(1)包括相互焊接的固定片(11)和倒U型吊架(12),所述固定片(11)上端固定在车架纵梁(2)前端面,所述倒U型吊架(12)通过板簧销(7)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板簧(5)的连接;所述活动端支架(4)上端固定在所述车架纵梁(2)后端面,所述衬套(8)依次贯穿所述车架纵梁(2)和所述活动端支架(4)并与两者焊接,所述活动吊耳(3)通过板簧销(7)依次插入所述活动吊耳(3)上端和所述衬套(8)后配合螺母实现与所述活动端支架(4)的连接,所述活动吊耳(3)下端通过板簧销(7)配合相应的螺母实现与所述板簧(5)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销(7)端面为不完整圆面,形成切面(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王小龙唐乾张博刘卫芬文振杨顺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